首先“文字編輯”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公司所做的事是有所不同的。
比如網站可能更多的是內容編輯角色,編輯內容更新文章之類;報紙可能更多的是校對角色;圖書可能在充當校對角色的同時還有責任編輯的角色,後者還包括大綱邏輯問題抄襲問題等。這其中,圖書對文字編輯校對能力的要求應該是最高的。
不過不管怎麽說,文字編輯都是壹個需要不斷查不斷查再不斷查的工作。按我的理解,樓主問題應該是傾向於紙質出版物的文字編輯方向,恰好跟 *** 的活差不多,說說我的看法,供參考。
文字編輯入門確實不難,只要不是語文爛到壹定程度的,如@陳小槑所說,經過兩三個月的在職培訓的基礎就大致入了門,下面就是在長期的審稿中培養出來對文字、語法、標點的敏感性。 這個過程是漫長的,要做壹個資深的文字編輯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沒幾年是不可能的。
妳需要經常翻閱了解熟知的包括《現代漢語詞典》《圖書編校質量差錯認定細則》《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等壹系列工具書和相關規定條例。妳需要知道錯字別字的正確寫法,需要知道哪個字是推薦字,需要知道參考文獻的正確格式,需要知道數字標點的正確用法,需要知道哪個是外國人名的標準翻譯,等等。
校對符號是妳必須知道的。可以常看看易混詞常翻字典之類。
知識面寬廣有好處,這樣就不會出現漢代的主角就喊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類的情況,妳知道K線圖怎麽看對妳改股票類稿子也大有好處。但最重要的是凡是妳並非百分百確定的東西必須去查,而不是“我印象中應該是對的”。
我的建議是不妨從校對開始,折校讀校,壹點壹點積累。耐心和細心是基礎。
版權之類的個人感覺是了解個大概即可,能判斷抄襲與否就差不多了。對敏感話題相關的字眼壹定要敏感,否則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p。 s。
與編輯相關的有個出版專業資格考試,大抵是考察壹些語法文字標點相關的知識,樓主不妨看看它的相關試卷和參考書了解壹下。###私以為普通意義上的文字編輯--包括絕大多數的網站文編,只是壹種專業技能,也就是經過兩三個月的在職培訓就能比較上手了,不需要很系統的專業知識,也不需要深厚額文學素養,但如果妳知識面很廣,那倒是個加分項。
至於妳是想進入互聯網界,還是傳統媒體/出版界,還是有比較大的不同,這個大方向先選擇好。如果妳選擇前者,那麽我建議妳先用wordpress建設壹個個人站點,選擇壹兩個感興趣的領域,采編內容,順便熟悉網站信息結構、SEO和html標簽的使用規範等等,掌握了這些,我覺得基本上就入門了。
然後妳也可以把自己的微博作為壹個袖珍媒體來運營。另外我覺得可以盡早地樹立起職業道德觀,有版權意識,熟悉各種授權協議和商業使用規則,這本該是行業的基本素質,但是在現在的編輯界,已經稀缺得不能再稀缺了。
2.如何做好校對工作
所謂“編輯從校對做起,校對向編輯學習”實則說的就是編輯和校對的關系,可用幾個詞來概括:同源、分流、合作、同歸。所謂同源即校對工作是與編輯工作同時出現的。分流即是指在出版生產逐漸形成規模時編輯與校對也隨之走向了分工。校對工作從編輯工作中分離了出來,但校對工作作為編輯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壹基本屬性並未改變,它是編輯工作的延續,是出版物文字質量的把關環節,將差錯消滅在出版之前也就保證了出版物的傳播和積累價值。 校對的壹部分工作包含於編輯之中,校對是編輯加工的延續。壹個優秀的編輯應該能夠在工作中承擔起校對的職責,在編輯加工過程中他會自然而然地對書稿中的錯誤隨時進行修改。除編輯文稿外,他還須解決文稿中觀點、語法、修辭、邏輯以及明顯的文字常識等方面的錯誤。校對要做到對錯別字具有獨特的敏感性和高度的辨析力,善於從字裏行間尋找出隱藏其中的各種差錯。校對時的閱讀以壹個個的字、詞、標點符號為閱讀單位,力求發現其中細微的錯誤,在這種字字落實的過程中,往往進入壹種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的專註狀態。這也是對編輯的基本要求。
3.編輯校對這份工作前景好嗎
雖然出版商創業,但仍然沒有點已編譯的代碼,沒有代碼,最好不要做這行,所以欺負,收入低。
當編輯校對比自然晾幹,校對是壹項技術性的工作,編輯全面,能夠使自己的主題,相當於項目經理。當然,活生生的證據也應該了解壹些,最好是從助理編輯開始。
人民教育協會或俱樂部,要問當地的人來了解,情況是每個俱樂部的,而不是從妳知道好還是壞名光大不相同。人社方俱樂部,並不總是黃色,但也可以是更剛性的;教育機構如果壹個很好的補充,它也應該工作,但現在補充的競爭是如此之大,所以妳要看看這個俱樂部具體怎麽樣。
4.圖書編輯
關於您的問題,通過“杭州圖書館書目檢索平臺”檢索 “圖書編輯”可以查詢到: 題名:現代圖書編輯學 作者:李琪編 出版社: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 題名:現代圖書編輯實務教程 作者:陳麗菲、王月琴、王秋林 出版社:蘇州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7 題名:圖書編輯規程論:中國編輯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 作者:中國編輯學會主編 出版社: 中國標準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 相關鏈接如下: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杭州圖書館。
5.想知道報社編輯如何校對文字稿件 都需要哪些功底和專業知識
校對工作程序
校對工作的基本操作工序包括:初校、二校、三校、通讀、謄樣、核紅、文字技術整理等各環節。 1.壹校(作者、責任編輯各校壹次):側重對原稿校對,力求校樣與原稿的壹致,糾正版式錯誤,對有疑問處作出標示。校後通讀壹遍。要求作者不能對原稿作大的改動。 2.二校(責任編輯、執行編輯各校壹次):校對時要確定壹校校出錯誤已改正,糾正版式錯誤,並對文稿中的疑問予以處理,填補遺缺,統壹體例。可以使用黑馬校對軟件的嚴格校對模式替代人工二校。 3.三校(執行編輯校壹次):校對時要確定二校校出錯誤已改正,對校樣進行綜合檢查,清理差錯,確定版面格式。 4.點校:對三校校出錯誤予以核對,並對文章、版式作最後通校,確保清樣無差錯。 5.校對簽名。校對者應在每次校樣上簽名,並標明校次,以防差錯。 6.責任編輯甩開原稿和三校樣,對清樣進行閱讀,尋找差錯。在讀樣後,進行總體掃描,檢查有無錯字、漏字、表格與插圖是否合乎規範,字體、字號使用是否正確等。 現在國內大多數出版社和報刊社均已使用黑馬校對軟件,基本都采用人機結合校對程序。 紙質稿件的人機結合的校對流程如下: 人工初校+技術整理→謄樣→退廠改樣→核紅→計算機二校→人工三校→人工通讀→退廠改樣→清樣核紅→付印 人工初校可核對原稿及進行全書的技術性整理工作;計算機二校可以節省大量人工校對時間,確保準確率;人工三校和通讀則可以起到最後把關的作用。 電子原稿的人機結合校對模式: 計算機壹校(主要校文字性差錯)→人工二校(主要校是非) +技術整理→退廠(或退責任編輯)改樣→核紅→計算機三校(主要校改動後的差錯)→人工通讀→退廠(或退責任編輯)改樣→清樣核紅→付印
編輯本段校對工作方法
對校法
陳垣:“對校者,即以同書之祖本與別本對讀”,“其主旨在校異同,不校是非”。 點校:將原稿放在校樣上方或左方。先看原稿,後看校樣,逐字逐句進行校對。 平行點校:將原稿折疊後,覆在校樣需校對的文字或圖表上進行點校。 折校:把校樣放在桌子上,再將壹頁原稿夾在兩手的手指間壓在校樣上,並把原稿上的字句對準校樣相應位置的字句逐字逐句進行校對。 讀校:兩人以上合作的校對方法,即壹人朗讀原稿,另壹人(或兩人)對照校樣並改正校樣上的錯誤。
本校法
陳垣:本校者,以本書前後互證,而抉摘其異同,則知其中之謬誤。 現代校對的通讀檢查采用的便是本校法。 校對人員在無原稿(或脫離原稿)的情況下,集中註意力辨別校樣上文字的形態,理解文句的含義,通過比較、前後互證來發現錯誤。 運用本校法進行的通讀檢查,更能體現‘校對是編輯工作的延續’這壹特性。” 在電子原稿大量湧現的今天,充分發揮本校法的長處,可以在互補的基礎上彌補作者的失誤或者編輯在加工編輯上的不足,保證和提高出版物質量。
他校法
陳垣:他校者,以他書校本書。 使用與所校對的稿件內容相關的比較權威的其他圖書(包括工具書),來進行具體的校對工作。 他校法常與本校法交叉運用。 他校法的功能在於釋疑,通常用於解決引文、數據、習語、術語、公式、日期之類的異同問題。
理校法
陳垣說:所謂理校者,遇無古本據,或數本互異,而無所適從之時,則須用此法。 理,即推理判斷。 理校,即通過推理分析作出是非判斷。 在本校發現矛盾而又無他書可供參照時,便只能通過推理分析來判斷是非,並提出疑問,由編輯部門解決。 理校也常與本校結合使用。 理校具有很大的主觀性,必須是學有所長,知識面較廣的校對人員才可運用,負責容易出現“以不誤為誤”或“以誤改誤”的差錯。
校對的話,應該對版本、圖書及中文,尤其是古文有相當的見地
6.
出版社雖然都企業化了,但是還是分有編沒編,沒編最好別幹這行,很受氣的,收入也低。
當編輯自然比幹校對好了,校對是壹個技術工種,編輯綜合性強,做好了能自己做選題,相當於項目經理。當然校對的活也應該懂壹些,最好是從助理編輯開始。
教育社還是人民社,得問問當地懂的人,每個社的情況千差萬別,不是光從名稱就能知道好壞的。人民社是黨社,永遠黃不了,但也可能比較死板;教育社如果出教輔不錯的話,應該也行,但現在教輔的競爭那麽大,所以得具體看這家社怎麽樣了。
7.圖書校對流程
校對的基本功能有二:校異同;校是非。
這是校對的性質決定的。“校對”是個 *** 概念,包含著“校” (校是非)和“對”(校異同)的雙重含義,應當全面地認識和實現校對的功能。
“校異同”的要旨在“異同”,是指將校樣跟原稿逐字逐句比照,通過查找兩者異同的方法,發現並改正錄排錯漏。其功能是:保證原稿不錯、不漏地轉換成印刷文本。
“校是非”的要旨在“是非”,是指通過對原稿內在矛盾的是非判斷,發現並改正原稿可能存在的錯漏。其功能是:彌補編輯工作的疏漏,使書稿趨於完善。
校對的兩個基本功能,同樣重要,不可偏廢。不校異同,則不能保證作者的勞動成果準確而完整地轉換;而不校是非,則不能發現和彌補作者創作和編輯加工的疏漏。
偏廢校異同或者偏廢校是非,後果是壹樣的,都會造成謬誤流傳,損害作者,貽誤讀者。校對工作的基本制度有如下4項: 1、三校壹讀及樣書檢查。
“三校”即三個校次。“壹讀”即終校改版後的通讀檢查。
由於校對客體差錯的復雜性和出錯原因的多樣性,“校書如掃落葉”,校對活動不可能“畢其功於壹役”,必須投入必要的校對工作量 (即校次)。“三校壹讀”是《圖書質量保障體系》規定的必須堅持的最低限度的校次;重要書稿和校對難度大的書稿,如經典著作、文件、辭書、古籍、學術著作、教科書及教輔讀物等,還應相應增加校次。
作者校對、編輯校對不能頂替校次,交給他們校對的校樣是“副樣”,“正樣”仍由校對人員校對,三個校次都必須由經過專業訓練的校對人員來完成。計算機校對如果使用得當,可以頂替壹個校次。
三校改版後打出的校樣,不能算作付印清樣,還必須進行壹次通讀檢查,通讀檢查後改版打出的校樣,才能算作付印清樣。 為了保證校對的質量,凡遇到如下情況之壹的校樣,校對者有權提出增加 1~2個校次:(1)初校樣的差錯率超過15/10000的;(2)編輯發排的書稿沒有齊、清、定,而在校樣上修改的頁碼超過1/3的;(3)終校樣的差錯超過3/10000的。
增加校次的決定權屬於專業校對機構。 樣書檢查,指圖書成批裝訂前先裝訂幾本樣書分由責任編輯、責任校對檢查,經檢查確 認無誤後,方能成批裝訂出廠。
2 校對主體多元化與專業化相結合。現代校對的特征之壹,是校對主體多元化與專業化相結合。
所謂主體多元化,是指作者、編者和專職校對員***同參與校對,還有社外人員參與校對活動,從而形成校對主體群。作者校對屬於自校,編輯校對屬於半自校。
他們***同的優勢是:對書稿內容的把握,對相關知識的熟悉。***同的劣勢是:因習慣線性閱讀難以感知個體字符的差異 , 因思維定式而往往對差錯“熟視無睹”。
社外校對人員,技術、經驗、心態和責任心壹般不如社內專職校對員。因此,校對主體多元化必須與專業化相結合,並且以社內專職校對員為校對主體群的核心。
所謂以社內專職校對員為核心,有三層意思:其壹,出版社必須建立專業校對機構,對全社校對工作進行統壹組織和全程監控;其二,出版社必須配備足夠的專職校對員(編校人員配備的科學比例為3:1,不應少於5:1),並由專職校對員擔任責任校對;其三,必須由中級以上職稱的校對員或工作認真、經驗豐富的其他校對員來做三校,把好終校關。 3 集體交叉校對與責任校對相結合。
現代校對的特征之二,是集體交叉校對與責任校對相結合。集體交叉校對,是指由不同職級、不同專長的校對者分別負責不同校次的校對, 壹般不得采取壹人包校的做法。
集體交叉校對,可以避免壹人包校的知識局限,和反復校讀導致對差錯“熟視無睹”,有利於最大限度地消滅差錯。同時,集體交叉校對還是壹種相互檢查、相互監督的有效方式。
但是,集體交叉校對也存在不足,主要是校對者對差錯的認定不會完全壹致,大部頭書稿分章集體交叉校對,還會造成版面格式處理的不統壹。因此,在集體交叉校對的基礎上,還必須實行責任校對制。
責任校對是本書校對工作的總責任人和總協調員,參與本書校對全過程,承擔終校或通讀檢查 ( 通讀檢查也可以由責任編輯承擔 ) 以及文字技術整理,協助責任編輯解決校對質疑 , 並最後核對付印清樣。責任校對應在書名頁上署名,以示對本書的校對質量負責。
4 校對質疑與編輯排疑相結合。校對質疑編輯排疑,是現代校是非的基本形式。
校對員的校是非,不同於編輯的文字加工,兩者有質的區別。校是非的任務是改錯,即通常說的清除硬傷,不做篇章布局調整、思想內容提升和文字潤色的工作。
對於明顯的錯字、別字、多字、漏字、錯簡字、錯繁字、互倒、異體字、舊字形、非規範的異形詞 , 專名錯誤,不符合國家規範標準的標點符號用法、數字用法、量和單位名稱及符號書寫,不符合設計要求和規範的版面格式,校對員應當予以改正,但改後須經責任編輯過目認定。發現了語法錯誤、邏輯錯誤以及事實性、知識性、政治性錯誤,校對員無權修改,只能用灰色鉛筆標註表示質疑,並且提出修改建議,填寫“校對質疑表”,連同校樣由責任校對送給責任編輯排疑。
責任編輯應當認真地對待校對質疑,虛心采納正確的修改建議。對於認定的修改建議,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