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古人劉德之風,獻縣人重學術、民風樸實淳樸。
明朝建都北京後,滹沱河南北人來車往,甚為不便。當地人遂建木橋,然滹沱河水勢洶湧,木橋屢經毀復,耗費了大量人力財物。河間知府王逢元等提議修建石橋。獻縣知事李粹自捐資主修,邑人劉沿用、石守誌、張九敘等捐資募款,力成此舉。為此捐資出力者不計其數,就連石料都是商船纖夫不矢勞苦從千裏以外的太行山區義務代運。經過8年努力,於崇禎二年建成,成為京東南的交通咽喉。
自明代,單橋歷代設有重兵把守。日軍侵占華北時,對京德古禦路采取避村過野,裁彎取直的辦法,向西移1公裏修建新橋。興盛了幾百年的單橋冷落蕭條下來,而石橋也得已完好地保存。
現今,有獻縣企業家孫英傑先生為振興家鄉經濟、重塑獻縣人尊學、重教之風,欲以單橋為中心,打造漢文化小鎮,並為此此次奔波。
作為獻縣人,甚為孫先生的言行所動,作詩壹篇。
註:
①今河北省滄州市獻縣,秦初始置樂成邑,西漢為樂成縣。東漢至東晉時期,屬河間郡,為河間國治所,隋開皇十八年(598)改樂城為廣城,仁壽初,因“廣”字與國君楊廣名諱,廣城改稱樂壽,金太宗天會七年(1129),樂壽升為壽州,完顏天德三年(1151)改壽州為獻州,此為效漢獻王劉德承謚號為縣州名稱之始,明洪武九年(1376)降州為縣,改樂壽州為獻縣。
②秦焚書坑儒,漢初,河間獻王劉德好古愛學,曾下令修築日華宮,"置客館二十余區,以待學士","於灰盡之余纂亡散篇卷,僅而復存"。所得之書,有《詩》、《左傳》、《周官》、《禮記》等多達幾十種。數量之多,充滿樓閣,據載 "其量可與漢朝" 等。
③單橋,位於河北省獻縣城南6公裏滹沱河舊道上,為五孔四券石拱橋,始建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橋面青石鋪砌,兩側橋欄由64根望柱和68塊石欄組成大小九拱拱頂的兩端,雕飾著18個龍頭;在欄板、欄柱上雕刻著不同的動物圖案。當地至今對單橋還有"三千獅子,六百猴,七十二統蛟龍碑"的傳頌。此橋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