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2 中國食品科技網
如今,又是蟹肥菊黃時。百千年來,螃蟹早已成為人們盤中的美味。
但在古籍記載中,螃蟹在北方只是壹種怪物;古代江南人吃它,是因為對它的憎恨?
魯迅先生曾稱贊:“第壹次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狀可怕,醜陋兇橫,第壹個吃螃蟹的人確實需要勇氣。
在古人的眼裏,螃蟹是壹種怪模怪樣的東西,所以,北宋的時候,有人就用螃蟹來嚇唬鬼怪。北宋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就記載過這樣的軼聞:關中人不識螃蟹。有人收得壹只幹螃蟹,人家病瘧,就借去掛在門上。
古代的關中人認為人患了瘧疾,是因為瘧鬼在作祟,所以就在門上掛壹只怪模怪樣的螃蟹,瘧鬼看到螃蟹的模樣,必定嚇得不敢進門了。
《夢溪筆談》還說,對於螃蟹,關中是“不但人不識,鬼亦不識也”。沈括是浙江錢塘人,地地道道的江南人,他在關中地區的陜北延安當過官。把螃蟹掛在門上辟瘧鬼之事,看來絕非子烏虛有。
目前我們可以找到的,關於“天下第壹個吃螃蟹”的最早明確記載,只有東漢郭憲撰的《漢武洞冥記》簡稱《洞冥記》。其卷三有:“善苑國嘗貢壹蟹,長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殼勝於黃膠,亦謂之螯膠,勝鳳喙之膠也。”《洞冥記》記怪異之事,內容多半無稽,但其字句妍華,且有些材料,亦有壹定學術價值,後代文人樂於采摭征引。善苑國是西域諸國之壹,據《太平禦覽》引用的《嶺南異物誌》雲:“嘗有行海得州渚,林木甚茂,乃維舟登崖,系於水旁,半炊而林沒於水,其纜忽斷,乃得去,詳視之,大蟹也。”由是可知,中國人第壹次吃的螃蟹,可能是海蟹。而百足蟹也許是海蟹的文學形象,至於是不是漢武帝是否是中國第壹個吃螃蟹的人,我姑妄言之,諸位不妨姑妄聽之。
明代宮廷食螃蟹,已用蒸法,此時已發明“蟹八件”,即錘、鐓、鉗、鏟、匙、叉、刮、針,本是江南人發明,逐步傳入京城。當時吃蟹分“文吃”和“武吃”,“武吃”講究快意,“文吃”講究工具。“蟹八件”到鼎盛階段,竟多達64件。以食盡蟹肉,而蟹殼不壞,依然能擺成蝴蝶狀為優。
秋食螃蟹全攻略
深秋初冬正是青蟹豐收的季節,既好又便宜,可以大吃特吃。
選螃蟹:怎麽挑螃蟹?不用說,螃蟹壹定得新鮮,所以壹定得揀活的。大小都可以,但是壹定要重。因為母的螃蟹黃多,所以母的更好。如果不會分辨公母,可以向壹塊兒挑螃蟹的人請教。
螃蟹的做法:螃蟹可以生吃,但是得用酒和什麽別的佐料腌幾天,所以生吃並不簡單。而且萬壹螃蟹不新鮮,那可不是鬧著玩兒的。熟吃螃蟹,可以炒,可以蒸,也可以煮。炒比較麻煩,所以大多數人都蒸或煮著吃。
洗螃蟹:不管怎麽燒,都得先把螃蟹洗幹凈。可以把螃蟹放在洗碗槽裏先用水泡壹會。然後用刷子(可以用舊牙刷)把螃蟹身上的泥沙刷掉。壹定要註意別讓螃蟹咬了!
蒸/煮螃蟹:洗好了螃蟹,就可以蒸/煮螃蟹了。要先把水燒開,然後再把螃蟹放在鍋裏。
調汁:在蒸/煮螃蟹的同時,妳可以調壹下沾螃蟹用的汁。先找壹塊新鮮的生姜。把姜洗幹凈,切成細絲。把姜絲放在碗裏,再往碗裏倒壹些醋(鎮江香醋最好),然後再放壹些糖。用筷子/匙羹把汁拌勻,就可以了。
調完汁以後,妳可以看壹下螃蟹蒸/煮好了沒有。青蟹如果變紅了,就差不多好了。
吃螃蟹:螃蟹晾涼了以後,就可以吃了。先把螃蟹身上圓形的蓋子揭開,如果是母的,妳會在肚子的地方看到黃澄澄的蟹黃。這是螃蟹身上最好吃的東西。妳也會在兩邊靠近大腿的地方看到壹些白的像刷子毛壹樣的東西,那是不能吃的。
吃完蟹黃,就可以吃蟹肉了。蟹肉是白色像魚肉壹樣的東西。最好把螃蟹掰成兩半,這樣可以把白花花的蟹肉暴露出來。
壹般人最後吃螃蟹腿,因為吃螃蟹腿很費時間,而且腿裏肉不多。但是人們還是盡量把腿吃完。有人覺得腿裏的肉好吃。吃螃蟹腿也是消磨時間,家人朋友聊天兒的好機會。妳得想辦法把螃蟹腿裏的肉弄出來。妳可以用專門吃螃蟹用的夾子把腿的硬殼夾碎,也可以用牙簽或者叉子把蟹肉弄出來。註意:螃蟹殼很硬,螃蟹的腿也很尖。別把牙咬壞了!
最後壹步:吃完螃蟹,最好馬上把螃蟹殼扔掉,因為螃蟹很腥。蒸/煮螃蟹的鍋也得徹底洗幹凈。當然,最好用肥皂把手也洗幹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