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生於江蘇無錫。十歲入東林小學,在蘇州桃塢中學、無錫輔仁中學接受中學教育,十九歲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
1933年於清華大學外國語文系畢業後,在上海光華大學任教。
1935年,先生與楊絳先生完婚,然後同赴英倫留學。兩年以後,先生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壹文獲副博士(B.litt)學位。之後隨楊絳先生赴法國巴黎大學從事研究。1938年,被清華大學破例聘為教授,次年轉赴國立藍田師範學院任英文系主任,並開始了《談藝錄》的寫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先生被困上海,任教於震旦女子文理學校,其間完成了《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 。
抗戰結束後,先生任上海暨南大學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圖書館英文館刊《書林季刊》編輯。在其後的三年中,其作品集《人獸鬼》、小說《圍城》、詩論《談藝錄》得以相繼出版,在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
1949年,先生回到清華任教;1953年調到文學研究所,其間完成《宋詩選註》,並參加了《唐詩選》、《中國文學史》(唐宋部分)的編寫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先生受到沖擊,並於1969年11月與楊先生壹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幹校”。1972年3月回京,當年8月《管錐編》定稿 。
1979年,《管錐編》、《舊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擔任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院特邀顧問;1984年《談藝錄》(補訂本)出版;次年,《七綴集》 出版。
1998年12月19日,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錢鍾書主要著作年表
1937 《十七世紀英國文學裏的中國》
《十八世紀英國文學裏的中國》(畢業論文)
1941 《寫在人生邊上》(開明書店1941年12月出版)
1945 《貓》(《文藝復興》1月10日)
《人獸鬼》(開明書店6月出版)
1947 《圍城》(晨光出版公司5月出版)
1948 《談藝錄》(開明書店1949年6月初版)
1958 《宋詩選註》(人民文學出版社8月出版)
1978 《古典文學研究在現代中國》(《明報月刊》7月)
1979 《舊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出版)
《管錐編》(中華書局8月初版)
1980 《詩可以怨》(《文學評論》1981年1期)
1981 《管錐編增訂》(中華書局1982年9月出版)
1984 《也是集》(香港廣角鏡出版社3月出版)
《談藝錄》(補訂本)(中華書局9月第1版)
1985 《七綴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2月出版)
1988 《模糊的銅鏡》(《隨筆》1988年第5期)
1995 《槐聚詩存》(三聯書店3月出版)
1996 《石語》(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月出版)
錢鐘書先生其人其書
錢鐘書先生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等。錢鐘書先生1910年生於江蘇無錫,1933年清華大學外文系畢業,1935年赴牛津大學攻讀,獲B.Litt.(Oxon)學位。後又至巴黎大學研究法國文學。
歸國後,曾任昆明西南聯大外文系教授,國立師範學院英語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學外語系教授,中央圖書館外文部總編纂等。解放後,任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1953年轉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新時期又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院特邀顧問,還曾任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1998年12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錢先生博學多能,兼通數國外語,學貫中西,在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兩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績。
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用英文撰寫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裏的中國》,短篇小說集《人.獸.鬼》,長篇小說《圍城》,文論及詩文評論《談藝錄》。其中《圍城》有獨特成就,被譯成多國文字在國外出版。《談藝錄》融中西學於壹體,見解精辟獨到。解放後,錢先生出版有《宋詩選註》、《管錐編》五卷、《七綴集》、《槐聚詩存》等。錢先生還參與《毛澤東選集》的外文翻譯工作。主持過《中國文學史》唐宋部分的編寫工作。他的《宋詩選註》在詩選與註釋上都卓有高明識見,還對中外詩學中帶規律性的壹些問題作了精當的闡述。《管錐編》則是論述《周易正義》、《毛詩正義》、《左傳正義》、《史記會註考證》、《老子王弼註》、《列子張湛傳》、《焦氏易林》、《楚辭洪興祖外傳》、《太平廣記》、《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的學術巨著,體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數十年學術積累的力作,曾獲第壹屆國家圖書獎。
錢先生的治學特點是貫通中西、古今互見的方法,融匯多種學科知識,探幽入微,鉤玄提要,在當代學術界自成壹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譽為文化大家。60年來,錢鐘書先生致力於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淡泊名利,甘願寂寞,辛勤研究,飲譽海內外,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貢獻,培養了幾代學人,是中國的寶貴財富。
錢鐘書先生在文學研究和文學創作方面的卓越成就,對於我們建設中國新文化,特別是在科學地揚棄中國傳統文化和有選擇地借鑒外來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錢鐘書先生給予中國文化的主要影響:壹是以壹種文化批判精神觀照中國與世界。在精熟中國文化和通覽世界文化的基礎上,錢鐘書先生在觀察中西文化事物時,總是表現出壹種清醒的頭腦和壹種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絕任何壹種理論學說,也不盲從任何壹個權威。他畢生致力於確定中國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宮殿中的適當位置,從而促使中國文學藝術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學藝術的總的格局中去。為此,他既深刻地闡發了中國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蘊和獨特價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歷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評中國人由於某些幻覺而對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橫掃了西方人由於無知而以歐美文化為中心的偏見。錢著對於推進中外文化的交流,對於使中國人了解西方的學術,使西方人了解中國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二是以壹種新的學術規範發展和深化中國學研究。中國是詩書禮義之邦,中國的學問源遠流長,中國學早已蔚成世界之顯學。在這個領域,壹方面是勤謹篤實,碩果累累,另壹方面卻是陳陳相因,難以出新。思想方法上的僵化固守和學術方法上的劃地為牢,極大地阻滯了前進的速度。在這種亟待變革的形勢下,錢鐘書先生的治學方法應運而生。他數十年間所實踐的“打通”、“參互”、“比較”的方法,努力使中國學自覺地成為壹個科學的、開放的體系,從而獲致壹個更深、更廣、更新的發展。三是以壹種現代意識統領文學創作。錢鐘書先生生活在壹個農業國,但是,他卻沒有小生產所固有的狹隘保守觀念;他的術業專攻是中國古代文學,但是,他卻沒有三家村學究的陳腐迂闊做派。錢鐘書先生的創作貫註著壹種強烈的現代意識,這在中國現代文學中是並不多見的,有別於同時代的壹般作品而與世界文學潮流頗為合拍。
特別值得重視的是,他的文學創作都不是那種生吞活剝的東西,而是具有真正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為中國人也為外國人所喜愛的作品。四是以壹種高尚的形象為中國知識分子樹立人格上的榜樣。在三、四十年代,錢鐘書先生不向惡勢力俯首,用文學作品辛辣地嘲弄了那個黑暗社會。1949年以後,錢鐘書先生雖然“經過九蒸九焙的改造”,“文革”中更是受盡淩辱和折磨,但是,智者是不可征服的。錢鐘書先生在任何時候都沒有忘記他作為壹個學者,要為祖國和世界文化做出貢獻的歷史使命。他不走冷門,不投熱機,不計利鈍,不易操守,反對樹宗立派,只是壹心壹意地搞研究、出成果。在當今之世,這種品格更其難能可貴。
《管錐編》是錢鐘書先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書用典雅的文言寫成,引用了大量英、法、德、意、西原文,是壹部不可多得、必然傳世的多卷本學術著作。三聯書店版4冊(中華書局版5冊)近130萬字,是作者研讀《周易正義》、《毛詩正義》、《左傳正義》、《史記會註考證》、《老子王弼註》、《列子張湛註》、《焦氏易林》、《楚辭洪興祖補註》、《太平廣記》、《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十種古籍時,所作的劄記和隨筆的總匯。本書考論詞章及義理,打通時間、空間、語言、文化和學科的壁障,其間多有新說創見,皆發前人之覆者,頗能開拓萬古之心胸,推倒壹時之豪傑。書中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萬種著作中的數萬條書證,所論除了文學之外,還兼及幾乎全部的社會科學、人文學科。本書未刊部分尚有考論《禮記》、《莊子》、《全唐文》、《杜少陵詩集》、《玉溪生詩註》、《昌黎集》、《簡齋集》等十種書的劄記。顯而易見,這部高品位的著作是錢鐘書先生數十年心血的結晶。本書出版後,在海內外學術界引起重大反響。盡管出版者中華書局起初並沒有為該書申報“國家圖書獎”,然而,博學的評委們還是公正地將其列入了首屆獲獎名單。
《談藝錄》是中國最後壹部集傳統詩話之大成的書,也是第壹部廣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學來詮評中國古典詩學詩藝的書。全書45萬字,古來詩家作品多所評騭,唐以後壹些有代表性的詩人更被重點論列。本書征引或評述了宋以來的詩話近130種,中國詩話史上的重要著作幾乎都被涉及。舉凡作者之心思才力、作品之沿革因創、批評之流敝起衰等等,都包容其中。各節論述具體入微,多所創見,行文則或兼綜、或條貫,或評點、或專論,長短自如,不拘壹格。采二西而反三隅,引述西方論著500余種,內容包括曾作為思想理論界顯學的佛學、精神分析學、結構主義、文化人類學、新批評和較新起的流派如超現實主義、接受美學、解構主義等等。本書是研究中國古典詩歌的必讀書。
《七綴集》是文藝論集。本書基本上是《舊文四篇》和《也是集》的合編。收入本書的是七篇被錢先生戲稱為“半中不西、半洋不古的研究文章”。此書當與《管錐編》參互而讀。集中每篇文章就是《管錐編》中某壹節之鋪張揚厲、充類至盡;《管錐編》中每節劄記則如本書各篇之縮略提綱。
《宋詩選註》是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之壹。卷首之序為錢鐘書先生多年潛心研究宋詩之後寫成的壹篇重要詩學論文。文中不僅對宋詩的歷史地位及其成敗得失見解獨到,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基本理論多所建樹,而且對詩文選政頗有創見。錢先生素喜以小說家自居,故往往以小說家筆法勾勒形象、點染軼事;語雖簡約,人物卻活脫跳出。其論評皆警醒顯豁,深入淺出,具體落實,常常別出心裁。
《圍城》是錢鐘書先生唯壹的長篇小說,也是壹部家喻戶曉的現代文學經典,有論者認為是現代中國最偉大的小說之壹。《圍城》內涵充盈,兼以理勝於情,是小說中的宋詩。所謂“圍城”,如書中人物所說,是脫胎於兩句歐洲成語。英國人說:“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法國人的說法是:結婚猶如“被圍困的城堡fortressassiegee,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本書的主人公方鴻漸本來不知道有“圍城”之說,然而,當他聽人說到“圍城”,並且經過後來的坎坷,便對“人生萬事,都有這個想法。”“圍城”是對壹種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也是對壹種心理意態的巧妙把捉。“圍城”所描繪的,乃是人類理想主義和幻想破滅的永恒循環。古往今來,多少人都是從自以為天佑神助開始,而從意識到造化弄人結束。《圍城》中時起時伏,處處申說的,都是理想的不斷升騰和壹再破滅。經常是事將成矣而毀即隨之,浪拋心力而已。許多人終身處於“圍城”境遇而不察,因此,“圍城”完全可以作為人類身處困境、屢遭挫折的象征。錢鐘書先生旁觀浮生,思慮沈潛;指點世態,寄慨遙深,以形而下示形而上,使讀者對人生恍然如有所知。本書風格幽默,妙譬可人,讀之頗可領略漢語文字的豐贍粹美。
《人.獸.鬼》是短篇小說集,***收作品四篇。其中,《上帝的夢》描寫了人的孤獨和人際關系的疏離;《貓》諷刺了壹群無聊的知識分子,可以看作《圍城》的雛型;《靈感》所表現的是自作自受和精神產品的異化;《紀念》則是寫家人、夫婦間無法彌合與溝通的疏隔。
《寫在人生邊上》是散文集。收入《魔鬼夜訪錢鐘書先生》等十篇。作者帶著“壹種業余消遣者的隨便和從容”,以旁觀者的姿態對世道人心發表看法,博聞善說,睿智幽默,在中國現代散文史上算得上壹個獨特的品種。
《槐聚詩存》是錢鐘書先生自己選定、並由楊絳先生抄錄保存下來的舊體詩集。錢先生自幼讀書學詩,幾十年間所作我看至少也有上千首。但錢先生自覺比較滿意而收入本集的,卻尚不足三百首,足見其標格之高。書中言誌、抒情、感時、論詩之作,應有盡有,殊耐吟詠。其中古意、無題諸章,最具李義山風致。作者在序中自敘少年學詩門徑以及編定本書之原則與經過,皆是首度披露,必能引起讀者極大興趣。
詳細生平
人生據說是壹部大書。
假使人生真是這樣,那麽,我們壹大半作者只能算是書評家,具有書評家的本領,無須看得幾頁書,議論早已發了壹大堆,書評壹篇寫完交卷。
寫《圍城》時的錢鐘書
但是,世界上還有壹種人。他們覺得看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寫書評或介紹。他們有壹種業余消遣者的隨便和從容,他們不慌不忙地瀏覽。每到有什麽意見,他們隨手在書邊的空白上註幾個字……
這種零星隨感並非他們對於整部書的結論。因為是隨時批識,先後也許彼此矛盾,說話過火。他們也懶得去理會,反正是消遣,不像書評家負有指導讀者、教訓作者的重大使命。誰有能力和耐心做那些事呢?假使人生是壹部大書,壹時不易看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錢鐘書《寫在人生邊上》序?
鐘情於書?兩耳不聞窗外事
有外國記者曾說,“來到中國,有兩個願望:壹是看看萬裏長城,二是見見錢鐘書”。簡直把錢鐘書看作了中國文化的奇跡與象征。
其實如果沒有《圍城》,也許多數人並不知道錢鐘書,但知道的人中又有誰真正了解他和他的文字?有人甚至認定他是壹個愛吊書袋的學究,或把他的絕俗看成老式的清高。
然而面對《管錐編》卻有人驚嘆:“其內容之淵博,思路之開闊,聯想之活潑,想像之奇特,實屬人類罕見。壹個人的大腦怎麽可能記得古今中外如此浩瀚的內容?壹個人的大腦怎麽可能將廣袤復雜的中西文化如此揮灑自如地連接和打通?”
他文風恣意幽默,充滿智慧與哲理以及對世俗的笑罵與揶揄,他以壹冊僅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現代散文大家,而其為數不多的幾篇短片小說更是風格迥異,寓意深刻,令人驚嘆叫絕。
他去世之後,壹個熱愛他的讀者曾在報紙上撰文紀念,標題是《世界上惟壹的錢鐘書走了》,這句話,可以代表所有對錢鐘書有壹點點或更多了解的人們的***同心聲。
他潛心讀書研究,不好拜客訪友,也討厭、憎恨別人拜訪,客來常以病謝,積函多不作復。因此,在人們心目中,他的形象便越加撲朔迷離,如雲中之龍,見首不見尾,時露壹鱗半爪,令人想像、神往。錢鐘書非故作高深,故弄玄虛,大學者惜時如金,不借口舌而揚名,不浪擲光陰於交遊,此其壹;甘於寂寞,不求聞達,此其二。胡思亂想是別人的事,於錢鐘書卻無關。
童心蒼老?不幸成為神話或靶子
錢鐘書的性格很獨特,他有壹般才子恃才傲物的性格,也有壹般才子不具備的童心,然而面對壹系列相繼而來的風雨,他的童心不得不跟著變得蒼老,雖然他的才氣仍不減當年,但他的熱情與欲望卻在逐年遞減,錢鐘書壹度開始沈默。在許多年間,他似乎沒有什麽新作問世,放下手中犀利的筆,他開始由創作走向研究,用半輩子寒窗的寂寞,默默地為世界文化奉獻著自己的智慧。
也許正是由於當年的《圍城》和後來的《管錐編》,他不幸成為了神話或靶子。迄今為止,錢鐘書被學界關註評論的歷史,已經有六十多年了。六十多年來,許多中外著名人士,都對錢鐘書作了極高評價,稱之為“二十世紀人類最智慧的頭顱”。
偶有文章涉及如何評論錢鐘書的議題,亦歧見旁出,也有壹些人認為,錢鐘書並沒有什麽了不起,不應該給他過高的評價。壹位博士生曾發表《我看錢鐘書》壹文,聲稱:“在錢鐘書身上體現著中國現當代學人的根本欠缺:缺乏體系性建構的能力。”表示要給錢鐘書“上課”;1997年1月《羊城晚報·新聞周刊》上也有人撰文,批評錢鐘書不行,錢學有病。
無論別人如何褒貶,錢鐘書卻等閑視之,1989年《錢鐘書研究》編委會成立,他對這事卻極力反對,曾向發起人之壹、學者舒展抗議:“昆侖山快把我壓死了。大抵學問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之事,朝市之顯學必成俗學。”又說:“讀書人如叫驢推磨,若累了,擡起頭來嘶叫兩三聲,然後又老老實實低下頭去,亦復踏陳跡也。”
橫掃清華?風華絕代的幽默才子
1929年,錢鐘書考入清華,立即名震校園,不僅因為他數學只考了15分,更主要的是他的國文、英文水平使不少同學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到清華後的誌願是:橫掃清華圖書館。他的中文造詣很深,又精於哲學及心理學,終日博覽中西新舊書籍。最怪的是他上課從不記筆記,總是邊聽課邊看閑書或作圖畫,或練書法,但每次考試都是第壹名,甚至在某個學年還得到清華超等的破紀錄成績。
孔慶茂的《錢鐘書傳》中曾寫到壹則趣事:同學中壹位叫許振德的男生愛上了壹位漂亮女生,在課堂上就不住地向女生暗送秋波,錢鐘書本來上課就不聽講,他把許的眼睛向不同方向觀看的眼神變化都畫了下來,題為《許眼變化圖》,沒等下課就把畫傳遞給其他同學,壹時在班上傳為笑談。直到若幹年後,居住在美國的許振德每提起舊事,還禁不住哈哈大笑,傳為美談。這也許是錢氏最得意的繪畫作品。
1933年錢鐘書從清華外文系畢業,校長親自告訴他要破格錄取他留校,陳福田、吳宓等教授都去做他的工作,想挽留他,希望他進研究院繼續研究英國文學,為新成立的西洋文學研究所增加光彩,可他壹口拒絕道:整個清華沒有壹個教授有資格充當錢某人的導師。其率真狂傲可見壹斑。
癡氣率真?未將直氣折王侯
雖然是學者,但錢鐘書處理起平常的事情也並不是壹個“道貌的儒者”,生性率真的他反而有某些學者所不具備的癡氣,甚或是“兇玩”。
有壹種說法是在“文革”期間錢鐘書為了夫人楊絳與壹對年輕夫婦打架,楊絳在《幹校六記》中亦有記載,但後來那對年輕夫婦又站出來說楊絳之說不實。壹時間,學界也被攪得沸沸揚揚,許多學者也都卷入了這場紛爭,從壹個普通人的角度,也許我們並不關心個中曲直,但錢老先生以年邁之驅為妻子與年輕人拼力相毆,其率真癡氣反倒讓我覺的真實與純粹,天下又有哪個女子可以接受壹個不敢為妻子出頭的男人呢?也許正是錢氏曾被神話,當我們看到他平凡的壹面時反而會覺得“可愛”。
有句老話:不為雄名疏賤野,惟將直氣折王侯。但在錢鐘書,也許連折王侯也不必了。
據黃永玉先生講“文革”期間,某天忽然有部門通知學部要錢鐘書去參加國宴。錢鐘書道:“我不去,哈!我很忙,我不去,哈!”
“這是江青同誌點名要妳去的!”“哈!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
“那麽,我可不可以說妳身體不好,起不來?”
“不!不!不!我身體很好,妳看,身體很好!哈!我很忙,我不去,哈!”結果錢先生沒有出門。
又壹次黃永玉要寫壹個有關“鳳凰涅盤”的文字根據,但壹點材料也沒有。《辭源》,《辭海》,《中華大辭典》,《佛學大辭典》,《人民日報》資料室,北京城的民族學院、佛教協會都請教過了,沒有!
忽然想起錢先生,連忙掛了個電話,錢先生就在電話裏說了以下的這些話:
“這算什麽根據?是郭沫若1921年自己編出來的壹首詩的題目。三教九流之外的發明,妳哪裏找去?鳳凰跳進火裏再生的故事那是有的,古羅馬錢幣上有過浮雕紋樣,也不是羅馬的發明,可能是從希臘傳過去的故事,說不定和埃及、中國都有點關系……這樣吧!妳去翻壹翻大英百科……啊!不!妳去翻翻中文本的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第三本裏可以找得到。”結果馬上找到,解決了所有的問題。
目光睿智的錢鐘書
力行不倦?打造中西文化園林
錢鐘書的涉獵廣泛與博聞強記是出了名的,有大量的報道說他過目不忘,有著照相機的記憶功能。但說起他的文學成就,真正為人推崇的當屬《管錐編》。
對於《管錐編》也有著各種各樣的評價,從夏誌清到司馬長風,從柯靈、舒展到李洪巖,見仁見智,不勝枚舉。
我第壹次讀到《管錐編》,卻已是1994年了,在此之前也只是讀過《圍城》和他的部分散文及短篇小說,雖然喜歡得不得了,但真正在書店裏翻動他的《管錐編》時卻大有窒息之感,也許是出差在外的心情所致。當時在濟南的壹個古籍書店,我終於將壹套五卷本的《管錐編》捧回了旅館,連夜拜讀。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五冊。其中分兩部分,第壹部分是對前四冊從先秦至隋代以來的經史子集1158頁內容的增訂,而第二部分是對前四冊及增訂內容進行的再增訂。錢氏六十五歲做《管錐編》,七十二歲出版《管錐編增訂》,而年近八十又做《管錐編增訂》之二,以如此之高齡對自己已經功業垂成的巨著作如此縝密繁瑣的訂補,且旁征博引涉及中西,僅引文就包括中、英、德、法、拉丁等數種語言。其治學精神著實讓人感動且嘆服,似在學界未有第二人。
將自己壹生飽學之識匯於壹冊,將廣袤復雜的中西文化如此揮灑自如地連接和打通。有人稱錢鐘書為文學寶庫、昆侖或是大海,但在我看來,《管錐編》更像是匠心別具的文化園林,將世間文化精華移天縮地,巧妙陳置,相映成趣,打造成立體的風景,讓人流連其中,驚異忘返。我曾順著他的目光,情不自禁地愛上了這片“文化風景”,而錢鐘書正是這座“文化園林”的向導和打理者。
黃謹曾有言:當代學人,最不可思議者,當數錢鐘書。他不僅有驚人的淵博和睿智,更有無與倫比的文化包容力;他能夠像魔術師壹般,把種種本不親和甚至相互排斥的東西,不落痕跡、天衣無縫地融和在壹起。此言極是。
林語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
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壹。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雕”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
1944年曾壹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臺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書目:
《剪拂集》(雜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評》(評論集)1930,北新
《語言學論叢》1932,開明
《歐風美語》(散文集)1933,人間
《大荒集》(雜文集)1934,生活
《我的話》(第1卷,雜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時代
《我的話》(第2卷,雜文集,又名《拙荊集》),1936,時代
《林語堂幽默文選》1936.萬象
《生活的發見》1938,東京創元社
《新生的中國》1939,林氏出版社
《俚語集》(雜文集)1940,上海朔風書店
《第壹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
《語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中國聖人》1941,上海朔風書店
《中國文化精神》1941,上海國風書店
《諷頌集》蔣旗譯,1941,國華編譯社
《愛與刺》1941,明日出版社
《錦秀集》1941,上海朔風書店
《生活的藝術》1941,上海西風社
《有不齋文集》(雜文集)1941,人文書店
《雅人雅事》(雜文集)1941,上海壹流書店
《語堂隨筆》1941,上海人間出版社
《撥荊集》(雜文集)1941,香港光華出版社
《瞬息京華》(長篇小說,又名《京華煙雲》)張振玉譯,1940,上海若幹出版社
《文人畫像》1947,上海金屋書店
《啼笑皆非》1947(5版),商務
《林語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無所不談》(1壹2集,雜文集)1969,文星書局;1—3合集,1974,開明
《平心論高鄂》(雜文集)1966,文星書局
《語堂文集》1978,開明
《林語堂經典名著》(1— 35卷)1986,臺灣金蘭文化出版社
《文人剪影》(散文集)與人合集,1986,重慶人民出版社
《中國人》(雜文集)1988,浙江人民
《賴柏英》(長篇小說)1988,湖南文藝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藝
林語堂語錄
兩腳踏東西文化
兩腳踏東西文化
壹心評宇宙文章
——《我的話》
徹悟與痛苦
壹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於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吾國吾民》
稀罕
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
——《吾國吾民》
倘無幽默
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幹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
——《壹夕話》
倘無女子
沒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沒有禮俗、宗教、傳統及社會階級。世上沒的天性守禮的男子,也沒的天性不守禮的女子。假定沒有女人,我們必不會居住千篇壹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門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飯廳與臥室之區別,有何意義。男子喜歡在臥室吃飯,在飯廳安眠的。
——《金聖嘆之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