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大約產生於戰國後期,本義指剪刀或用剪刀剪斷。古籍中常借“前”來表示“前進”,剪刀的意思就造“剪”字表示。
許慎說:“不行而進謂之歬,從止,在舟上。”從常理推論,“止”代表人的腳,止在舟上就是人站在船頭的象征。
整個字的意思是人雖然不走路,但船朝前行進,人也就前進了。寓意非常明顯。莊子所說“坐而至越者舟也”(能夠坐著而到達越國的是船),無異是對前字的註釋。
把“不行而進”看作前的本義,用以解釋“止在舟上”的字形,大概是春秋以後的事。《太平禦覽》第758卷所引《衡波傳》記載的壹則孔門逸事,可以作為參考:子貢久出不歸,孔子與弟子們占卦,得到鼎卦,大家都說“無足",子貢不會來了。
只有顏回壹個人偷偷地在笑。孔子說,顏回在笑,是說子貢會來吧。顏回道:所謂“無足”,是說乘船前來,就要到了。
第二天早上子貢竟回來了,應驗了顏回的推斷。這則故事的可信程度當然有限,但“乘舟而來”暗寓前字,“無足者乘舟而來”的思想在當時應是有代表性的。
從甲骨文分析,這個字不從舟,而是從“凡”(盤的古文),是從止在盤中,該是洗腳的意思。後代用作前進、前後的前,是假借的關系。
古代舟和凡形狀比較接近,容易寫訛,把舟寫成凡(盤),把凡寫成舟,都是可能的。
如此說不謬,則從甲骨文演變為金文,由商至周,洗腳的盤子逐漸變成了交通工具舟;“洗腳”與“乘船”,雖然都屬會意的範疇,但彼此相去未免太遠了。
字形無論如何演變,古人總有辦法根據變化了甚至訛變了的字形作出自以為正確的解說,還把它說成是該字的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