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這名字聽起來挺好聽的,可實際上這是壹種兇惡的傳染病。病發時,開始是發高燒、頭痛、嘔吐,繼而全身出現紅色丘疹,然後轉變為疤疹,最後變成膿疤。十來天後,膿疤結成痂,脫落後病人就成了滿臉痘疤的麻子,病重的還會壹命嗚呼。
天花病毒曾經橫行壹時,十分猖獗,數百萬人因之而喪命。1242~1243年,愛爾蘭約2萬人死於天花;16世紀,墨西哥約350萬人死於天花;1713年,巴黎約2萬人死於天花;1753年,意大利都靈約3.1萬人死於天花;1794~1796年,德國北部和東部約20萬人死於天花,而今自從南非也宣布消滅天花之後,人類就永遠告別了這種兇狠的病毒。
中國古代稱天花為膚瘡、天花斑瘡、豆瘡、百歲瘡等。關於天花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晉代的《肘後方》。預防天花是中國古代人民的偉大獨創,據說在公元前中國就有種痘之術,其文字記載曾見於宋真宗時代王旦為其子覓醫種痘的故事。明朝隆慶年間已有通過人體精痂選煉的“寧國府太平痘苗”,這是壹種所謂以毒攻毒的人痘接種法。這種方法是在輕癥天花病人的身上取出痘漿,接種在健康人的鼻孔內,使健康的人體產生特定的免疫力,以抵抗天花的發生。清朝醫書《痘科金鏡賦集解》記載:“又聞種痘法,起於明朝隆慶年間寧國府太平縣(即今安徽省太平縣——作者註),姓氏失考,得之異人,丹家之傳,由此蔓延天下。”其後隨著各國交往的頻繁,這種鼻苗種痘法先後傳至日本、朝鮮、俄國、土耳其等地。
18世紀初,英國駐土耳其大使的夫人蒙塔古在君士坦丁堡見到土耳其婦人種人痘,非常感興趣,學著為兒子及女兒種痘,獲得成功。回國後即大力推廣,種人痘預防天花的方法在英國得到普及,並繼而流傳到歐洲其他國家。但這種方法不是十分奏效,有些體質弱的人接種後反而染上天花,並且曾經引起天花的流行。
1749年,愛德華·詹納,壹個牧師的兒子,出生於英國格羅斯特郡伯克利教區。他小時候曾接種過人痘,飽嘗了接種的痛苦,還得了耳鳴——接種人痘的後遺癥。他看見過不少因接種人痘患了嚴重天花而死去的人,因此他少年時就立誌要當壹名外科醫生。13歲時,詹納的哥哥將他送到外科醫生盧德洛那裏學醫,由於詹納虛心好學,肯動腦筋,所以很受老師的喜愛。18世紀中期,歐洲天花流行,英國的奶牛群中也流行牛痘,擠奶的人如果手上有傷,牛痘就會由牛傳染到人,而那些患了牛痘的人沒有壹個染上天花。詹納經常想:人得了牛痘,就再也不會得天花;染過天花的人也不再得天花,難道牛痘與天花之間有什麽聯系嗎?經過8年的勤奮學習,他帶著這個問題來到壹家私人診所工作,後來又回家鄉辦起了自己的小診所。在他的診所裏有些患了天花的病人需要護理,護理人員多數是患過牛痘的擠奶女工,她們都相信自己患過牛痘,就不會再患天花了。通過對大量天花病人的治療,擠奶女工們的信念得到證實,這是為什麽呢?
為了得到問題的答案,詹納來到牧場,仔細觀察母牛乳房上的膿瘡(即所謂牛痘),與天花病人身上的膿瘡作對比。在牧場他發現擠牛奶的工人們竟然沒有壹個人死於天花或患天花變成麻子。“真奇怪,擠牛奶的人為什麽能幸免於難呢?”詹納問女工們:“妳們是不是患過天花?妳們的奶牛患過天花沒有?”她們回答說:牛痘類似天花,可是牛卻很少死去,只是在皮膚上出現壹些小膿瘡,給病牛擠奶的女工們也會患上類似牛痘的病,不過病情很輕微,只是稍稍有些不舒服,沒過多久就會好的。詹納分析女工的話,推測出這種從牛身上傳染的病癥是很輕微的。
經過多年的觀察研究,詹納終於得出結論:牛痘和天花的膿瘡相似,患牛痘和患天花的癥狀也相似,所不同的是牛痘比天花的癥狀要輕得多,牛痘不會引起牛的死亡,患牛痘的人也不會死亡。
思考了許久,詹納決定做壹次大膽的嘗試:給人接種牛痘,以替代人痘接種,減少痛苦和死亡。1796年5月14日,詹納給壹個農場牧工8歲的小兒子——名叫詹姆斯·菲普斯的小孩進行牛痘接種。他小心地用針挑破壹個牛痘患者手臂上的膿瘡,沾上少許膿瘡的液體,然後用手術刀輕輕劃破小菲普斯手臂上經過消毒處理的部位,把膿液滴在傷口上。世界上第壹例人工接種牛痘的手術就這樣在短短的3分鐘之內完成了。手術後,小菲普斯手臂上的傷口處有些紅腫,接著起了壹些水瘡,逐漸形成膿瘡,身體也有些發熱。此後那些疤疹逐漸幹枯結痂,最終脫落,只是在傷口處留下壹個小疤痕,小菲普斯便全好了。兩個月後,檢驗牛痘接種效果好壞的關鍵時刻到了,詹納在小菲普斯的手臂上再劃破壹道小口子,滴上從天花病人身上獲得的天花膿液,即接種人痘,看看小菲普斯是否已經具備了免疫能力。接下來的幾天裏詹納如坐針氈,度日如年,不時觀察小菲普斯的身體反應和變化,擔心萬壹發生意外,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幾天過去了,小菲普斯安然無恙,詹納終於找到了戰勝天花的方法。
後來詹納又做了幾次同樣的實驗,均獲得了成功,他這才向社會公布了自己的發現,並將這壹成果報告給英國皇家學會,但是他的發現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詹納並不氣餒,他壹邊行醫,壹邊有計劃地在周邊地區實施牛痘接種法。結果與其他地區相比較,他所在地區天花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大幅度的下降。這壹顯著的事實終於引起了英國政府的重視,承認了詹納的重大發現,並為他建立了相應的研究機構,向全世界推廣牛痘接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