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陳景沂原文_翻譯及賞析

陳景沂原文_翻譯及賞析

陳景沂(生卒年未詳),或說名景沂,或說名詠,景沂為字,號愚壹子、肥遯子。其籍貫《四庫全書總目》作天臺,民國《臺州府誌》作涇嶴(今溫嶺市晉嶴村),經考證,以宋臺州(今屬浙江)為是。理宗寶祐(1253-1258)年間重新整理《全芳備祖》,並進獻朝廷,請人作序,謀求出版。綜其壹生行跡,屬於當時的江湖遊士,沒有科舉、仕宦方面的任何信息,布衣終身,壹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江淮、湘贛、浙閩等地漫遊、客居。現存著作唯有《全芳備祖》壹種,其中收有壹些自己的詩詞和短文。 陳景沂 人物籍貫爭議 陳景沂,植物專題類書《全芳備祖》的編者,浙江天臺縣人,生卒年不詳,生活於南宋末年,號江淮肥遁子、愚壹子。浙江溫嶺晉嶴陳氏家譜記載,其祖先有陳詠,字景沂,編纂《全芳備祖》。清嘉慶年間當地學者據此寫入縣誌,引起關註。但陳氏宗譜記載的陳詠是南北宋之交人,曾上書宋高宗主張抗金復仇,其子陳天佑與陸遊同時,與宋末《全芳備祖》的編者陳景沂不可能是同壹人,僅僅因為字與名偶而巧合而誤作壹人。浙江天臺縣又曾發現當地吳氏家譜記載有吳詠,字景沂,也是《全芳備祖》的編者。據程傑《〈全芳備祖〉編者陳景沂姓名、籍貫考》考證,天臺吳氏家譜有關內容抄襲溫嶺陳氏家譜而來,所謂《全芳備祖》編者是陳詠、吳詠的說法均不可信。 文學成就

《全芳備祖》是壹部植物專題的重要類書,由南宋末年臺州陳景沂編輯。全書27萬多字,列名著錄植物280多種,被農學、植物學界譽為“世界最早的植物學辭典”。該書所輯資料以文學作品,尤其是兩宋文學作品為主,其中多有存世文集不載者,是宋代文集輯佚、校勘的重要資源,為文獻學界所重視。該書保存了大量宋人的作品,堪稱宋人文學的淵藪,其中多有別集和總集失收的,因而又有鮮明的文獻學價值。

《全芳備祖》分前集二十七卷、後集三十壹卷,別為花、果、卉、草、木、農桑、蔬、藥8部,著錄近300種植物,備述特征、形態、品種、功用、來源、演變以及典故、傳說。成書後作者又有增刪、修正,約在宋寶祐四年(1256)付梓。

該書宋刻本海內失傳,宋以後未見重刻,海內所見唯明清抄本。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宮內廳書陵部所藏宋刻殘本傳入我國,1982年農業出版社據以影印出版,殘缺部分以華南農學院轉抄積學齋本配補,發行較多,成為廣為人知的通行本。此後,該書的《四庫全書》本、上海辭書出版社所藏汲古閣抄本陸續得到影印,尤其是作為電子書納入《四庫全書》、《中國基本古籍庫》等大型古籍全文資料庫以後,讀者使用極為方便。

陳景沂的詩文止渴不相似,和羹涼亦同。不思五和裏,調濟荷元功。——宋代·陳景沂《楊梅》

楊梅

止渴不相似,和羹涼亦同。

不思五和裏,調濟荷元功。紅實綴青枝,爛漫照前塢。不及杏每時,林間有仙虎。——宋代·陳景沂《楊梅》

楊梅

紅實綴青枝,爛漫照前塢。

不及杏每時,林間有仙虎。為爾生來體態柔,因情感物寓風流。汝無血氣何知覺,自是詩人想像求。——宋代·陳景沂《楊柳》

楊柳

為爾生來體態柔,因情感物寓風流。

汝無血氣何知覺,自是詩人想像求。查看更多陳景沂的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