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是我國九州之壹,在我國綿長的歷史中,曾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傳說遠在四千年之前,中華民族的***同祖先軒轅氏黃帝在征服蚩尤、炎帝兩個部落之後,定居晉南 ,依山川大勢,“割地布九州”。在唐堯時,洪水為害,淹沒九州。大禹又“隨山浚川”“疆理天下,奠九州而正五服”。大禹死後,他的兒子啟奪取了部落聯盟首領的職務。據《左傳》記載,夏啟即位以後,將夏的統治地區劃為“九州”,並鑄九鼎“象征九州”。設置九州是為了管理居民;鑄造九鼎是為了記載夏王朝的功德,象征夏王為九州之主。關於九州的說法,在流傳下來的古籍記載中有幾種說法:
《禹貢》稱九州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
《爾雅》按殷制,稱九州為冀、幽、兗、營、徐、揚、荊、豫、雍,分冀為冀、幽兩州;
《周禮》按周制,稱九州為冀、幽、並、兗、青、揚、荊、豫、雍,分冀為冀、幽、並三州。按《尚書·堯典》的說法,虞舜在禹治水之後,又就禹指九州,分治幽、並、營三州,合為十二州。
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冀州,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於嶽陽…… ——《尚書·禹貢》 昔虞夏之盛,遠方皆至,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 ——《史記·楚世家》 惟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並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臺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陽州曰申土。 ——《淮南子·地形訓》 冀州壹詞最早見於《尚書·禹貢》壹書。關於它為什麽取名叫“冀”,按歷史發展的次序,有以下多種解釋:(1)按《釋名·釋州國》雲:“冀州亦取地以為名也。”王炎《禹貢辨》雲:“晉地有冀,秦地有雍,則是冀、雍以地名州。”據史料考證,古冀州境內的晉國西南部有壹個叫“冀”的國家,它的國都在河東皮氏縣東北的冀亭(今山西河津縣)。《水經·汾水註》曰:“汾水過冀亭南……京相璠曰:‘今河東皮氏縣有冀亭,古之冀國所都也。”因而取這個國家冀的名稱做為州的命名。後來冀國在春秋中期為晉國滅亡。據《左傳·僖卅三年》雲:“冀已為晉邑。”因此,晉國轄域又稱為冀州。《呂氏春秋·有始覽》雲:“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爾雅·釋地篇》雲:“兩河間曰冀;冀,近也。”所謂兩河之間,指的是大河(黃河)和清河(古濟河)之間的地帶 。
(2)按《周禮·職方》雲:“河內曰冀州。”所指的河內是指黃河以東、北的地區。這時冀州壹詞的概念範圍隨著時代推移,發展擴大了。冀州的地域已擴大到晉國以北的地方。因此,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北部》中說:“冀,北方州也,從北異聲。”“北方名冀,而因其以名其州也。”在《異聲玉篇》中也說:“冀,北方州也,故從北。”這時冀州所指地境已經是現山西及其以北的較大地域。 根據《尚書·禹貢》中記載的內容,禹分的九州分別是:徐州、冀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
《漢書》:“河內曰冀州:其山曰霍,藪曰揚紆,川曰漳,浸曰汾、潞。”說明秦、漢以前的冀州地區壹般是指今日之汾河平原及其附近地帶。另有有蔡沈《書集傳》中說:“冀州,帝都之地。三面距河,兗河之西,雍河之東,豫河之北。
《淮南子·地形訓》中則對九州的地理位置做了壹個更為詳細的解釋:“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並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臺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陽州曰申土。”此中,明確提到冀州中土的說法。
以現代的地理概念來解釋,這些地方的位置是在:冀州,起自黃河壺口,涉及今山西全境、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區,地為白壤。冀州三面距河,西與南及東南部大致以黃河為界,東北以遼河為界,北以沙漠為界。今遼寧的西境,河北北境,河南北境,山西全省及內蒙古自治區皆古冀州境,面積約壹百四十余萬平方公裏。 按《淮南子·墜形篇》雲:“正中冀州為中土。”為什麽叫“中土”呢?書中的解釋是“冀,大也,四方之主,故曰中土。”或者說冀州之地“當天下之中”,為“天下之中州”,所以叫“中土”。因為冀州是中土,有的也稱“中冀”。如《逸周書·嘗麥篇》雲:“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陳逢衡在《逸周書·嘗麥篇》的註中說:“古者指天下為冀州。”《淮南子·地形訓》的高誘註中也說:“冀為天下之號。”冀州壹詞成了“天下”的代名詞。在《淮南子·覽冥訓》的註中說:“冀,九州中,謂今四海之內。”楚辭《雲中君》篇說的“覽冀州兮有余,橫四海兮無窮。”把冀州同四海對舉,意思是冀州即四海之內,也即天下。羅泌的《路史》稱:“中國總謂之冀州。”顧炎武《日知錄》中也說:“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後人因以冀州為中國之號 。
在《畿輔通誌》中,曾集中歷代文人學士對冀州地理的描述,來說明古冀州的戰略位置。“洋洋冀州,鴻原大陸(楊雄《冀州牧箴》)。界於河澤之曲(元朝王構《學校碑記》)山川襟帶,原野平曠(明朝張璽《築城浚池碑記》)。東近瀛海則資儲可充,南臨河濟則折衡易達,川原繞衍,控帶燕齊,稱為都會(《方輿紀要》)。”古冀州由於“土平兵強,英傑所利”(《魏誌》),是“南北之沖,戎馬之場,要害之重地。”因此,“冀野紛紜戰事多”。自古以來,這裏就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這塊土地上不知道進行過多少次波瀾壯闊的戰爭。東漢光武帝劉秀“馬帶堅冰夜渡河”,自冀州開始中興帝業。北齊神武皇帝高歡也是起兵冀州信都,才成帝業。“冀之得失,關乎國之興亡”。“舊誌”中正是從古冀州所處的戰略地位,從這些歷代王朝興衰戰亂中,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無怪乎春秋時代的壹部星相書《元命包》稱:“冀地有險易,帝王所都,亂則冀治,弱則冀強,荒則冀豐,故曰冀州。”許慎也說:“冀,假借為望也,幸也。”把賦予“希望、寄托”涵意的字眼,做為這個“州”的命名。傳說後晉高祖石敬塘曾在太平縣掘地得到壹塊石頭,上面寫著“天子,冀州人”。因此,五代李景據江表,為了想奪天下,承襲帝業,竟給自己的兒子也取名叫“冀”。綜上可見古冀州在當時人們心目中占有著何等重要的地位 。 大禹是我國原始社會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的部落聯盟領袖,禹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治理了滔天洪水。因其治水有功,受舜禪讓繼帝位,後人稱他為大禹。禹之子啟是夏朝的第壹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禹以治水著稱,他從哪裏開始治水,下文作大致考證。1歷史典籍中關於治水所在的記載先秦古籍中多有關於大禹治水的記載:
《史記·夏本紀》雲:“禹行自冀州始”,就是說大禹治水是從冀州開始的 。
《史記·夏本紀》載:“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孟子·滕文公(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谷不登,禽獸逼人。禽獸鳥跡之道,交於中國。”說明洪水泛濫於堯和堯之前的遠古時代,持續時間相當長久。“水逆行,泛濫於冀州”,大禹和他父親鯀正是處在這樣壹個洪水泛濫、久治不息的時代。
《晉乘搜略》載:“洪水方割時,壅汾水不得出,震及帝都,鯀極意崇防,因汾治汾,而不計汾之不泄。”也就是說洪峰到來時,汾河之水被壅塞,泄流不出,上遊洪水繼續流進,有入無出,日聚成災,位於汾河下遊的帝堯之都平陽,時刻處在上遊汾水的威脅之中,民心動蕩,惶恐不安。鯀受堯命而治水,在汾河中遊築壩修堤,企圖阻擋汾水進入平陽,以保堯都平安。卻不知壩越築越長,堤越修越高,水越聚越多,終於導致“防高而水壅、水盈則漫、風激則崩”的後果,釀成更大的災害。
《史記·夏本紀》載:“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於是舜舉鯀子禹,而使續鯀之業。”清康熙《霍州誌》載:“洪水肆患,鯀拜帝命,治汾為首,禹嗣父績,至於嶽陽。”鯀因不得治水之法,導致水患益盛,最終被帝舜治罪處死,帝舜任命鯀子禹為司空,賦以治水之重任。大禹子承父業,受命於危難之際,從冀州開始治理,“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終使洪波安息,水患大治。《太平寰宇記》載:“河道開,斯汾水可受,禹急河之大而汾治,鯀急汾水小而不治。”大禹總結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采用“先疏而後防”的方法,在汾河中遊鑿山通谷,開溝挖洫,因其水勢,利其導之,“猝引洪流就下”,使汾河之水通暢於黃河,終於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