蓽露藍蔞的讀音:Bì lù lán ?lǚ,蓽露藍蔞是壹個漢語成語,讀音 bì lù lán?lǚ ,意思是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篳路藍縷”(路:同“輅”,大車。篳路:柴車。藍縷:破舊的衣服)意為駕著簡陋的柴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土地,形容創業的艱苦。聯合式,褒義,用於書面語,在句中可作謂語、定語、狀語。?也作“蓽路藍縷”“蓽露藍蔞”。
成語相關典故最早出自《左傳》。篳路藍縷下壹句是以啟山林。篳路藍縷的近義詞:風餐露宿、寢苫枕塊、櫛風沐雨、披荊斬棘、歷盡艱險。蓽露藍蔞造句:1、“幾代人篳路藍縷艱苦奮鬥,五十載風雨兼程春華秋實。”2.“風雲激蕩的30年,無數港人滿懷憧憬,積極投身於這個傳奇夢工廠,篳路藍縷,殫精竭慮,***同參與構建了壹座城市的傳奇。”
3.“故清儒雖以治經余力,旁及諸子,而篳路藍縷,所得已觳。至於最近學者,轉治西人哲學,反以證說古籍,而子學遂大白。最先為余杭章炳麟,以佛理及西說闡發諸子,於墨、莊、荀、韓諸家皆有創見。績溪胡適,新會梁啟超,繼之,而子學遂風靡壹世。”(錢穆《國學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