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溫州古道坦克
雙尖宮古道 ,始建於清朝,因古道之上有著名的雙尖宮而出名。雙尖宮寺位於永嘉縣巖坦鎮雙尖山上,初建於清末,處深山密林中,占地十畝許,系永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三條主要古道通往雙尖宮。分別可從西鳥頭、橫路下、蛙蟆壟村上山。
古道分別長二至三公裏不等累計爬升400米許,塊石為基。古道沿途竹木蒼翠,遮天蔽日,風景秀美。雙尖宮所在的後山棋盤峰,每年四五月時,漫山杜鵑似火,甚是燦爛。壹個小時可至,當去。
本次古道行,選擇從巖坦鎮橫路下村上山,至山岡,再至雙尖宮。觀完雙尖宮和杜鵑花,折返至蛙蟆壟村龍潭背水庫,古道全長4000米,累計爬升400米許。
據1988年版永嘉縣地名誌記載:橫路下, 石染塘西北0.6公裏。49戶, 223人。因村在甘四壟橫路下面故名。
車至橫路下村,去往西鳥頭村方向,幾座古居依坡而建,至村尾,壹條塊石古道,躍然眼前,拾級而上,古道陡峭,上行半裏許,過小橋有小寮佇立道前,香火裊裊,中有木凳圍欄兼可供行人休息補給。
過小寮,折行於密林蒼翠間,遮天蔽日,雖是陡峭,但無邊山色泉水叮咚,令人心曠神怡。
林間復行壹裏半許,有小亭隱現於道前,新亭名曰:財梯亭,為西鳥頭等地村民修建。
崗上有岔口,左行去往西鳥頭,直下去往蛙蟆壟,右行上嶺去往雙尖宮。
右行去往雙尖宮的古道,已被翻修為條石遊步道,沿途杜鵑高綴,紅艷,喬木昂立。
折行不到壹裏,有雙尖宮山門矗立於平窪,進山門,幾簇映山紅鮮艷招展於古道旁。
雙尖宮建於清末,占地約800平方米,是壹座磚石木混合結構的民房建築,縣文物保護單位。雙尖宮碑記:自楠溪江口溯流而上兩岸峰巒競秀,灘聲調情,碧潭映青,群山疊翠,風景之勝,不遜武陵桃源。至上遊大舟垟北端,有峰曰棋盤峰,蓋顛頂有奇石,狀如棋盤。據傳有兩仙叟對弈於此。
合溪戴氏宗譜記載:西山山上列仙壇,曠朗如棋壹局寬,千古奕人誰布子,暫移星鬥落楸盤。仙叟對弈,雖屬傳說,未必確信,然故國河山之綺麗,風景之旖旎,故不能否認。棋盤頂即雙尖,因山上有兩尖峰並峙而得名。
雙尖宮曾經是革命戰鬥地,據《中***永嘉黨史》,記載:受胡公冕影響,五尺村胡協和、胡振盛、胡衍真等20人組織起農民武裝。為打開楠溪大源和小源地區的活動局面,並商議奪取槍支武裝自己。
於1929年8月28日,胡協和、胡振盛等30多人,奇襲霞渡潭警察局,並繳獲槍支彈藥。之後,國民黨派浙保四團第二連,進駐楓林八房祠,對付農民武裝。
胡協和等人,為了進壹步擴大自己的武裝,打擊國民黨軍氣焰,決定攻打駐楓林八房祠堂的國民黨四團二連。接著聯絡南岸、溪口等周邊的農民武裝,在雙尖宮召開會議,約定壹起攻打駐楓林八房祠。
9月14日深夜,各地武裝農民150多人,與國民黨兵展開激烈戰鬥,天亮時,率領隊伍主動撤離。國民黨當局派兵追剿,趕到雙尖宮,雙方交火對峙了半天,無傷亡,雙尖宮10多間禪房被國民黨兵燒毀。
窪地之上,雙尖宮古寺,依坡面對山門而建。香火旺盛,宮前有新修的幾泓碧水,映於藍天,坡上杜鵑簇擁,漫山紅艷。
立於開闊的平地,可極目遠山群峰。
雙尖宮,左側的巷弄之上,便是棋盤峰,來時正直四月下旬,漫山的杜鵑雖是燦爛,但已有敗跡,五壹之前不去,要待來年了。
觀完花海,原路返回崗上,右邊下山去往蛙蟆壟村。
下山道有些陡峭,但林木夾道,澗水潺潺,漫步其間,如入秘境。
下行壹裏,有古亭立於道左,亭前流水歡奔,漫石而去。
沿溪澗復行半裏許,林逾豐,樹逾挺,景逾好。
行半裏許到蛙蟆壟龍潭背水庫,只見壹片翠竹修篁,繞庫而生。
林間行壹裏半許至水庫大壩,立於壩上,回眸高山,靜謐的庫面若碧油反光,綠水寧靜,遠山倒影 ,好壹處古道秘境。
過了大壩便是蛙蟆壟村的龍潭背自然村,本有去往巖坦的古道,因修公路廢於多年前。
據永嘉縣地名誌記載:蛙蟆壟,巖坦西北6公裏。龍潭水庫北面,村落地形式蛙蟆,故名,村舍坐西朝東。
自駕路線 :溫州市區—甌越大橋—S26諸永高速—巖坦出口下,右側橋往蛙蟆壟村方向康莊公路到達龍潭背水庫,沿水庫大壩徒步40分鐘往雙尖宮方向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