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懂歷史的人考證壹下,北方武術是什麽時候開始向南方傳播的?
發力深沈,手法多變,流行於中國南方的武術流派,南拳。早期香港武俠電影裏很多功夫都屬於南拳範疇,劉家良,李小龍,成龍都是南拳功底。 據估算,國內外學習南拳的習武者總數超過數百萬,在中國武術幾大流派中南拳的形態最為豐富,拳理體系最龐雜,門派套路最多。與少林、武當、峨眉三家齊名,擁有極高的知名度。 但是人們對於南拳的起源和早期發展卻知之甚少,它不像少林寺那樣,有脈絡清晰的傳承體系、歷代高僧,也沒有武當峨眉那樣,可供尋根問祖的神仙道場、巍峨宮觀。人們甚至不能說清,許多早期南拳大師的名字和身世,也無法考證壹些流傳至今,形態奇特拳法的真實來歷。 南拳,何時興起? 為什麽能夠具有如此獨特的形態特點?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經歷了怎樣的曲折演變? 南拳的經典定義,是流行於中國南方廣大地區的諸多拳種的總稱,尤指明清以來見於古籍文獻的拳法套路。 南方武術,顯然早在明代之前就已經存在,但是它的源頭究竟起自何時,至今學術界未有定論。 從史書記載來看,南方武術的第壹個興盛時代是在南宋。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之亂以後,宋高宗趙構南渡稱帝,建都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改國號為南宋。壹時間,皇室宗親、官宦貴族糜集彈丸之地的杭州,這裏突然從經濟中心轉變為政治文化中心。 來自北方的軍人也帶來了他們的武藝,北派武術強勢進入南方,開始影響南拳的發展。 南宋之初名望最高號稱中興四將中的三位,韓世忠、劉光世、嶽飛,都是北方籍高級將領,史書中尤其對嶽飛的武藝多有記述。 《宋史》記載,嶽飛在十幾歲的時候,顯示出異乎常人的武術天賦。不僅膂力驚人,他的弓弩技藝更是高超,能夠左右連射,箭無虛發。明清時代江南盛行的嶽家槍法,據傳就是當年嶽飛駐軍後裔,壹代壹代傳下來的。 今天在湖北武穴和廣東客家地區流傳的嶽家拳法,仍然保留了若幹功架舒展,剛勁硬朗的北方武術特點。南宋臨安武術的盛行,與當時抗擊北方遼金入侵的歷史背景密不可分。 史書記載趙構可以雙臂各平舉壹百壹十斤的重量,行走數百步。他還擅長騎馬射箭,開弓可達壹石五鬥。按照宋朝軍隊的制度,他算是武藝超群,達到了選拔皇帝近衛軍的標準。 在皇城中,他組織了相撲營,壹百多名相撲高手,是從全國選拔征調而來。每三年舉行比賽,選拔優勝者出任軍隊基層官員。皇帝的身體力行,以及推動武術的種種措施,極大促進了南宋時期武術的發展。 但是即使在北方武術強勢影響下,南方特有的地域和歷史仍然保留了壹些原汁原味的拳種,這就是至今流傳在江浙沿海地區的古老拳種,船拳。 傳說船拳最初是由壹位不知名的漁家女子發明的,因為是專門在漁船上演練,所以稱為船拳。船拳的特點是步法穩固,下盤動作小,出拳貼身緊湊,講求步步緊逼、先發制人。船拳是江浙沿海地區最具本土特色的拳種。 船拳註重樁法穩固,腳趾抓地。基本上沒有跳躍,也很少高腿攻擊。技擊理念強調先發制人,擅長短打近攻,船拳的許多技術特點都與現代南拳相壹致。 但船拳在技術上的單調質樸也很突出,很難與北派功夫的浩大氣勢和豐富性相匹敵。難道南宋時期南方拳術都這樣的形態嗎,並非如此。 在南宋武科舉考試當中,南方武術顯示出另壹番風貌。 公元1156年前後,宋高宗趙構重開停廢多年的武科舉考試。在臨安設立武學,作為培養軍事人才的最高學府。並規定武學學例與國子監同,大大提高武科舉地位。壹時間,臨安成了全國習武者最向往的中心。 然而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在隨後若幹年武科舉考試中,北方武藝並沒有顯現優勢,而來自江南溫州,壹個偏僻地方的武舉子們卻大出風頭。 溫州蒼南,舊屬平陽縣,自古以尚武傳統聞名。在今天的鄉鎮民間,只要有宗祠廟宇的地方,就能見到熱絡的習武場面。 現在蒼南流傳的拳法套路,大多是經由家族內部祖輩傳承而來,有些套路名稱在以往普查的全國武術名錄中難以查到。由於古代這裏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許多古樸觀念技法得以保留至今,我們可以從中領略些許早期南拳風貌。 像蒼南平陽這樣的江南武狀元之鄉,還有南宋首都臨安和福州永泰,至今這些地區仍然是武術人才輩出的地方。 這橫亙千年的尚武傳統,折射出南宋時代南方武術所具有的強大生命力。江南武狀元現象,堪稱南拳發展史上,令矚目的武術文化奇觀。 元朝的金戈鐵馬入主中原,開始了南方武術的黑暗時代。為了加強統治,元政府多次發布禁武令。元政府禁止百姓擁有任何殺傷性武器,違者輕則判罪入獄,重則殺身滅族。 在全國範圍禁武的時代背景下,南方武術也遭受前所未有的壓制。 延續到明代,遊民出身的朱元璋以嚴刑厲法高壓方針治國,他假定所有人都將造反,因此對民間習武傳統仍采取謹慎防範態度。明代初期南方武術的發展仍然受到壓制。但是明朝中期以後,隨著倭寇威脅的迫近,南方武術又再次迎來發展機遇。 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之患發展到了極點。有來自日本的浪人,也有境內匪盜,都是些 多年亡命海上、殺人越貨的暴徒。倭寇較大規模的攻擊往往糾集上百艘戰船,人數上萬。 在浙江福建沿海壹帶,攻城掠地,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無惡不作。沿海民間傳習的武藝 功夫,遠遠不能抵抗倭寇。 壹位傑出的北方籍抗倭將軍戚繼光的到來,遏制了倭寇的囂張氣焰。他不僅是壹位軍事家,也是壹位精通武藝的武術家。他在東南沿海抗倭期間撰寫的幾部著作,是我國古代軍事武藝實踐指導方面的典範之作。 公元1560年前後,素有威名的戚繼光被調任到倭患最為嚴重的浙江臺州地區,主持抗倭戰鬥。他深知要想扭轉抗倭戰爭的頹敗局面,就要從訓練士兵的個人武藝功夫著手。 作為壹位來自北方的武術家,戚繼光十分重視吸取南方武藝之長。 戚繼光把拳法繪制成圖,寫出口訣,發給士兵練習。他強調,拳法是所有武藝的入門根基,要想學好刀、槍、劍、棍等兵器,都必須學好拳法。戚家拳後來隨著士兵退役在東南沿海傳開,至今流傳在臺州地區的南拳,還保留著戚家拳若幹特色。 這就是:蹦閃躍轉,勢勢相連;動作緊湊,勁力剛健,剛柔相濟。 而戚繼光的拳法理論,後來還通過壹位南方武術家傳播到日本,進而形成日本的國技--柔道的前身—柔術。 但是作為軍事家,戚繼光對拳腳功夫的局限看得很清楚。《紀效新書·拳經捷要》開篇就講: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技。 明代士兵上陣殺敵,配備的是以槍棍為主的長兵器,這些才是戚繼光所說的大戰之技。 而戚繼光在自己的著作中,對壹位同時代棍術高手推崇備至,他就是閩南的抗倭將軍,俞大猷。 俞大猷是明代南方武術發展裏程碑式的人物,身為統帥千萬兵馬的將軍,他卻始終保持武林俠士的孤膽英雄本色。他的武藝根底來自閩南宋代皇族後裔的家傳功夫,他的棍法據說源自少林,卻又青出於藍,號為天下第壹,以致於少林寺將他的棍法引為正宗。 俞大猷與戚繼光齊名的閩南抗倭名將,堪稱南方武術在明代發展的傑出代表。 在明代文獻裏常見到這樣壹句話:繼光如虎,大猷如龍。意為北有猛虎戚繼光,南有蛟龍俞大猷。 俞大猷,福建泉州人,是明代文武兼備的抗倭名將,與戚繼光齊名。他不但是個軍事名將,更是壹位技藝精湛的閩南武術家。與戚繼光不同的是,俞大猷的作戰事跡保持了更多孤膽英雄的武林豪俠氣質。 有壹次在廣西清剿流匪時,俞大猷親自帶領幾位副將深入匪徒藏身之地,期望曉之以理、勸其歸順。但流匪依仗人多,不為所動。俞大猷於是以切磋之名,在席間演示自己的棍法。明為教傳棍術,實為武力威嚇。果然,壹套棍舞下來,匪徒們大為驚駭,為俞大猷的棍術所鎮服,立刻接受勸降。 俞大猷的棍法在同時代就享有盛名,戚繼光對他推崇備至,在《紀效新書》中,詳細做了介紹,作為士兵的必修武藝。 明代另壹軍事家何良臣在其著作《陣記》中談及棍術時,認為俞大猷的棍法已經到達別人難以超越的境界。 但是學術界對於俞大猷棍法的門派淵源,卻壹直有多種說法。 壹種觀點認為,俞大猷的棍法源自赫赫有名的太祖棍,首創者宋太祖趙匡胤,是源遠流長的北方武藝。 另壹種說法,或許更接近真實,俞大猷的棍術源自壹種揉合了劍術的獨特少林棍法。 也許是因為俞大猷對劍的名字情有獨鐘,直到後來他撰寫自己的棍法專著,還將書的名字命名為《劍經》。 他把棍比喻成為長劍,不僅講到了棍術使用的壹些要領,而且有單獨訓練的,在部隊裏面單獨訓練棍術的,而且還有對練的,所用的壹些武術術語直到今天我們泉州的武術界還在使用。 《劍經》行文簡捷樸素,大多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歌訣形式寫作,全文不超過壹萬字,但都是從實戰中求得。諸如後人發,先人至;順人之勢,借人之力;舊力略過,新力未發,這些口訣至今還在武術教學中頻繁使用。可謂字字珠璣,千金不易。 俞大猷的《劍經》,內容由“劍”、“射”、“陣”三法組成,其中的精華部分在於“劍”,也就是棍法。俞大猷認為棍法是長兵的基礎,他很巧妙地以儒家經典作比喻。 作為壹位南方武術名家,俞大猷將軍對北方少林武藝很關註,尤其是恩師李良欽的棍術有少林武藝的元素。能夠看到北方少林棍正宗,是他的心願。但是俞大猷沒有想到,此時少林棍術精髓已經不在少林了。 明嘉靖十四年三月,俞大猷率軍自北方南下,途經嵩山少林寺,會見了當時少林寺住持小山上人,希望能看到正宗的少林棍術。小山上人久聞俞將軍盛名,趕忙集合全寺所有精通棍術的武僧,各人施展看家本領。但是俞大猷看了以後,卻大感失望,他認為少林棍術已偏離實戰技擊精髓。 在眾武僧議論紛紛之時,俞大猷褪去長衫,揮舞齊眉棍,將平生練就的荊楚長劍棍法盡數演練出來。眾武僧從未見過如此兇悍風格的棍法,齊聲贊嘆。小山上人也意識到,久不實戰,導致少林棍術的退化。而他的回應也頗顯壹代名僧的大家風範---小山上人當即決定,要學習俞大猷棍法,重建少林棍法正宗精髓。 但學習棍法絕非壹朝壹夕可成,於是就在眾武僧當中精選兩人,跟隨俞大猷南下,在實戰中學習棍術。 三年後,兩位武僧藝成出師,回到嵩山少林寺將俞大猷棍法壹代代傳承下來。至今少林寺出版的武學書籍,仍將俞家棍列為少林棍術必修的經典。俞大猷回傳少林棍術的故事,是南北武術交流互動的壹段佳話。堪稱明代南方武術發展的巔峰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