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四大家族的張文軍
(1919-2008),山東臨沂人。1947畢業於杭州民族藝術學院。90歲的張老,江蘇省國畫院創始人之壹,金陵畫派最後壹位健在的大師。作為新金陵畫派的主要代表之壹,創作於1958的《梅山水庫》被著名藝術評論家王朝文先生選為中國畫新聲音。與錢松巖等人合作為人民大會堂繪制太湖新貌,與傅抱石先生赴京舉辦江蘇全國畫展。全蘇美術家協會主席謝?格拉西莫夫撰文評價中國畫家的作品,其中包括齊白石、黃、徐悲鴻、江、李可染、。同時在國內外廣受好評,作品被收入《十年中國繪畫精選》。原作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積肥慶祝建國十周年國畫精選,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1958江蘇省國畫院辦公室主任。20世紀50年代,他與錢松巖合作為人民大會堂制作了中國畫《太湖新貌》。1977年秋調入南京藝術學院任教,1979年秋任該院美術系副主任。同年創作《中山雄子》,參加江蘇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0周年美術展覽,並獲當代中國畫大集。《山高水長》參加建黨60周年全國美展,被江蘇省美術館收藏。1980年5月,應文化部中國畫創作組邀請,赴北京繪畫創作國畫《月亮,現在海上空長滿了》,參加國畫研究展,同時收到國畫研究院作品選。1984江山旭日參加第六屆全國美展獲優秀獎,被中國美術館收藏。1988參加第五屆文化代表大會。1991年為中南海創作國畫《海上升明月》和《峽江秋光》。1992年作品《山高水長》被毛主席紀念堂收藏,作品《東海波濤》入選九年義務教育美術教材。幾年來,張文軍先生的部分作品被吉林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南京市博物館、中國軍事博物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新四軍紀念館、西藏布達拉宮、梅園新村紀念館、潘天壽紀念館及海內外人士收藏。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張文軍先生在南京、徐州、南寧、蘇州等地舉辦個人畫展,並參加在港、新舉辦的江蘇國畫名家作品展及國家組織的海外展覽。《藝術》雜誌、《中國書畫》、香港《收藏世界》、《廖望》雜誌、日本名古屋電視臺、江蘇電視臺均對他進行了專題報道。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歷任江蘇省文聯常委、南京藝術團藝術指導、江蘇藝術工廠廠長、江蘇藝術工作室副主任、江蘇美術館藝術顧問、南京藝術學院教授、江蘇省書法篆刻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文德山水畫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分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