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世宗"英文怎麽說?
解析:
情況不詳,目前還沒開始建設呢。只知道:
2003年12月,韓國國會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為遷移行政首都奠定法律基礎。
2004年8月,韓國宣布其新的行政首都將設在忠清南道的燕歧郡與公州市交界處。
2006年12月,韓國“新行政首都建設推進委員會”決定,新的行政首都將命名為“世宗”。按照原來的計劃,“世宗”將於2007年開工建設;而韓國主要國家機關和立法機關將於2012年至2014間遷往新都。
關於英譯:
1.漢城(朝鮮語/韓語:?。其地就是英語“Seoul”指的那個城市。具體的英譯可能是:Hansung——根據“漢城大學”網站hansung.ac.kr/該站也有中文版)
2.首爾(朝鮮語/韓語:?;英語:Seoul)
3.世宗(朝鮮語/韓語:?;英語:Sejong)
“首爾”和“世宗”
據***媒“新華社”2006年12月21日報道,以韓國國務總理韓明淑為委員長的韓國新行政首都建設推進委員會21日召開會議,決定將韓國新行政首都命名為“世宗(Sejong)”。
以“世宗”命名新的行政首都,使我很自然地聯想到了去年韓國朋友要求中國將漢城“正名”為“首爾”的事情。
當時他們要求我們用“首爾”而不能再用“漢城”,壹個最為重要的理由是因為“首爾”二字的發音,與朝語發音、英語譯音都相似,這“符合國際慣例”(如:漢城市長舉的例子——我們中國人把美國首都Washington稱為“華盛頓”)。
但是,即便因為“音譯”的問題,我們為什麽要用“首爾”——而不是“守耳”、“瘦兒”,等等讀音也很相似的去稱呼呢?(我們可不認為那是“看守耳房”,也沒說誰是“正房”。我們也不認為那是“瘦兒子”,更沒說誰是“爸爸”——因為只是音譯,“國際慣例”嘛,不必過多聯想。)我們又為什麽不能用 “渴睿啊”(渴望變聰明啊!)來稱英語中的“Korea”,而要按照韓國朋友自稱的“?”(發音近似“憨闊”),使用“韓國”?
——“那是因為妳們中國在清末就承認‘韓國’這個國名了,這也符合妳們自己的習慣。”
的確,我們確實早在清末就開始使用“韓國”這個國名了,但這並非絕大多數中國人的習慣(在 *** 政權的前40幾年,我們習慣的是“南朝鮮”)。現在,我們為了兩國人民的友好而使用“韓國”,體現著我們充分的尊重和誠意。
——“對呀,那是對我們韓國人的尊重嘛。我們是友好鄰邦,文化又相通,這種尊重和誠意不是起碼的嗎?”
沒錯,是友好鄰邦。我們應該互相尊重、互相展現誠意,不是嗎?——那麽,我們既然在“國家名稱”上尊重了韓國友人,韓國朋友能不能在“城市名稱”上也照顧壹下中國人的習慣、展現壹下妳們的誠意呢?
比如,將美國西海岸的大城市聖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通稱“舊金山”,是我們中國人根據100多年的習慣沿用下來的。我們沒聽說過美國朋友要求改掉。那麽,為什麽“漢城”這個大約600年的習慣卻非得改變?
——當然,韓國朋友們會說,我們的“漢城(?)”早就改成“?”了,只是中文翻譯沒改——但是,“英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的國名也早就不是“Kingdom of England”(英格蘭王國)了,我們為什麽沒聽哪個英國人說“妳們不許用‘英國’了,要用‘大不列顛’!”
就“舊聞”談了很多,下面回到“世宗”。
友邦新行政首都的選址、命名,我們雖無置喙空間,但也至少該提醒韓國朋友他們念念不忘的“按照與英文標記相似的發音來稱呼”。那麽顯然,這個“世宗”並不準確。由英語的“Sejong”來看,“死窘”(漢語拼音:sijiong,以輕聲念讀)是否更準確壹點?
好,即便我們就按照“世宗”(漢語拼音:shizong)的發音來看,“失蹤”(新首都還沒建好,就“失蹤”?呵呵)與其有何區別?我們真是不明白為何要用“世宗”——難道就因為“李氏朝鮮的第四代王”世宗李敬(李祹),“既見於朝鮮史籍,也見於中國古籍”嗎?那“漢城”也是“既見於中國古籍,也見於朝鮮史籍”呀。“漢城”改掉了,“世宗”怎麽就不能變?
——“中文不是妳們中國人的,我們願意用什麽就用什麽!誰也管不著!”
中文當然不僅是中國人的,我們中國人也從來沒有想壟斷和獨占這壹優秀文字的使用權——反倒是韓國朋友曾經極力想與這麽優秀的文字“撇清關系”(雖然是徒勞的,看看“世宗”就知道了)——但是,中國人選用中文的權利,總不至於被外人剝奪吧?外文該采取什麽樣的中譯,中國人有什麽理由“管不著”?!
——“妳!…………!”
其實,任何牽強的理由都不必談,某些人的心理才是問題的關鍵——我們不必言明,免得傷和氣——但是,我上述那些“歪譯”的字裏行間也可告訴那些人:
韓國是我們的友好鄰邦,我們絕對以誠相待。但如果誰要耍小聰明,中國人絕對會奉陪到底——我們的目光在萬裏壯河山,在浩渺太平洋——絕非像有些人那樣局限在區區“間島”,咫尺黃海。
備註:
本文任思路信馬由韁,全無理論闡述。若需詳細了解相關報道和理論評介,請參考:
新聞報道:
(1)漢城市網站:新中文名稱“首爾(SEOUL)”署名作者:漢城市長 李明博
chinese.seoul.go.kr/government/mayor/speeches/speeches_050119.cfm
(2)***媒“新華社”:漢城中文名稱改為“首爾”
news.xinhua/photo/2005-01/19/content_2482900
(3)***媒“新華社”:韓國初定新都地址的來龍去脈
news.xinhua/world/2004-07/07/content_1580730
(4)***媒“新華社”:韓國新行政首都命名為“世宗”含意“世界之最”
chinanews/gj/yt/news/2006/12-22/842071.s
評論:
(5)***媒“新華社”:漢城變“首爾” 何以讓人有些費解?
news.xinhua/overseas/2005-02/04/content_2547303
(6)***媒“新京報”:漢城改首爾 讓歷史尷尬壹笑finance.sina/review/essay/***********/***********.s
(7)浦善新:漢城改名首爾剖析:
house.people/guwen/article_05_04_26_0217
(8)從「漢城」變成「首爾」:淺談韓語中漢字使用的邏輯(繁體,壹個臺灣同胞的文章)
linshibbs/blog/heisdsc/22445
(9)現在知道了中國為何被迫改稱漢城為首爾了
360doc/showWeb/0/0/200473x
(10)朱達誌:韓國人為什麽就不能“世宗”
blog.sina/u/47704080010006wb
部分地圖:photo.163/photos/mapofroc/***********/#p3
其他:
搜索“朝鮮 世宗 李裪”、“韓國 間島”、“韓國 黃海”、“韓國 渤海國”、“韓國 高句麗王陵”、“韓國 端午祭”、“韓國、炸醬面”、“韓國、儒學起源”、“韓國、發明漢字”、“韓國 中醫 韓醫 針灸”、“韓國 發明印刷術”……了解中韓兩國的友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