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欽定協紀辨方書(套裝全3冊)

欽定協紀辨方書(套裝全3冊)

書的樣子有什麽好獨特的呢(:..清1.清):..允祿1.允祿等細心的讀者將會註意到,這是壹本幾乎每頁都分成上下兩欄的書,因為全書沒有壹頁下方沒有腳註!扣掉前言兩頁、目次頁、各章標題頁和各章都附的參考書目,這本兩百六十七頁的專書每壹頁下面都有腳註,而且還都不只壹個,至少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事實上,根據表壹的統計,各章的每頁平均腳註數目不壹,但最少也有三個,多的還有四個以上,全書平均則是接近四個而且很不符合壹般學術專書()慣例的是,這本書的每壹章後面都單獨附有參考書目,由表壹可見,光光參考書目就占了59頁,是全書的20%篇幅,而且在章與章的書目之間根本缺乏整合,重復的項目不勝枚舉不僅如此,這些在各章之間被重復征引的專書或論文,在各章第壹次出現在各頁下方腳註的時候,其完整的時地數據還是會再被不厭其煩地註記壹次。腳註加上書目,這使得單單作者、書名、時地、頁碼之類的訊息就占了全書沒有壹半、至少也有三分之壹強的頁面空間。往好處想,這是種對讀者極端友善的作法,因為讀者幾乎不論何時看到壹條數據被引用,都不需要再翻查很遠才能得知完整出處,而且壹而再、再而三地看到同樣的出處信息,也能幫助入門的讀者反復學習,有加深印象的效果。不過,萬壹讀者不如預期的那樣需要被啟蒙的話,只要稍微熟悉人文社會學術狀況的讀者,可能不難看出,這是將原先已經的期刊論文草率集結成書的結果[9],而不是壹個有計劃、有效率的專書契約會產生的現象,欽定協紀辨方書是清乾隆四年(1739)奉乾隆旨意,由莊親王允祿帶領幾十名學者和官員歷時三年多編撰而成。乾隆皇帝親自作序文,並欽定書名為協紀辨方書。禦制序文中說夫協紀辨方者,敬天之紀、敬地之方也。該書收於四庫全書子部。所謂紀,是指歲、月、日、星辰歷數五紀。所謂方,是指東、南、西、北、中的五個方位。所謂協紀辨方,就是要協調和辨識人與天時(五紀)、地利(五方)各方面的關系,順應天時地利,從而趨利避害、祈福禳禍。全書***三十六卷,包括本原二卷,義例六卷,立成、宜忌、用事各壹卷,公規二卷,年表六卷,月表十二卷,日表壹卷,利用二卷,附錄、辨訛各壹卷,是壹部由皇室組織編撰的全國通用的擇吉教材。分析了各朝歷家論述擇吉的學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把世俗雜說的錯謬之處壹壹修正,從陰陽五行、風水、星相、命理等方面,研究整理出壹套選擇日辰的辦法,並成為人們選擇黃道吉日的規範。其中所涉及的內容和人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擇吉學的集大成之作。甚至有人認為,通曉欽定協紀辨方書,就能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