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 bǔ yuán jiān
2 概述大補元煎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四首。
3 《景嶽全書·新方八陣》卷五十壹方之大補元煎 3.1 大補元煎的別名補元煎
3.2 處方人參(補氣、補陽以此為主)壹至二兩,炒山藥、杜仲各二錢,熟地黃(補精,補陰以此為主)二錢至三兩,當歸(瀉者不用),枸杞子各二至三錢,山茱萸(畏酸、吞酸者不用)壹錢,炙甘草壹至二錢。[1]
3.3 大補元煎的用法用量水煎,食遠服[1]。
3.4 功能主治
《景嶽全書》卷五十壹方之大補元煎功在救本培元,大補氣血。治氣血大敗,精神失守之癥。[1]
3.5 使用註意若元陽不足,多寒者,加附子、肉桂、炮姜;氣分偏虛,加黃芪、白術;血滯,加川芎,去山茱萸;滑泄,加五味子、補骨脂[1]。
回天贊化,救本培元。主男婦氣血大壞,精神失守。
3.6 摘錄《景嶽全書·新方八陣》卷五十壹
4 《景嶽全書》卷五十方之大補元煎 4.1 處方人參少則用3~6克,多則用20~60克 山藥(炒)6克 熟地少則用6~9克,多則用60~90克 杜仲6克 當歸6~9克(若泄瀉者去之)山茱萸3克(如畏酸吞酸者去之)枸杞6~9克 炙甘草3~6克
4.2 功能主治《景嶽全書》卷五十方之大補元煎功在救本培元,大補氣血。主氣血大虧,精神失守之危劇病證。
4.3 大補元煎的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時溫服。
如元陽不足多寒者,加附子、肉桂、炮姜;如氣分偏虛者,加黃耆、白術,如胃口多滯者,不必用;如血滯者,加川芎,去山茱萸;如滑泄者,加五味、故紙之屬。
4.4 備註方中人參大補元氣,熟地、當歸滋陰補血,人參與熟地相配,即是景嶽之兩儀膏,善治精氣大號之證,枸杞、萸肉補肝腎,杜仲溫腎陽,甘草助補益而和諸藥。諸藥配合,功能大補真元,益氣養血,故景嶽曾稱此方為"救本培元第壹要方"。
4.5 摘錄《景嶽全書》卷五十
5 《千家妙方》下冊方之大補元煎 5.1 處方人參10g,山藥15g,熟地15g,杜仲15g,當歸15g,山萸15g,枸杞15g,升麻10g,鹿角膠10g。
5.2 功能主治《千家妙方》下冊方之大補元煎功在補氣升陷。主年老體虛,中氣不足,重度子宮脫垂。
5.3 大補元煎的用法用量水煎服,隔日1劑。
5.4 大補元煎的臨床應用子宮脫垂:王某某,女,68歲,於1979年11月17日來診。其患子宮脫出 *** 口外,呈淡紅色,其癥已20余年,行走即感困難,屢經治療,均無顯效,其痛苦不堪。前來求治,余診其兩脈浮而虛,問其病史,乃為產後過於勞累所致。余即投以大補元煎方,並配合用針灸治療,常用之穴為中極、大赫,氣海、三陰交、足三裏等。服藥40日,結合針灸之效,使其宮體己收。後囑其大補元煎以丸劑常服,***治近10個月,病情穩定,20余年病苦得以消除。
5.5 摘錄《千家妙方》下冊
6 《驗方新編》卷十方之大補元煎 6.1 方名大補元煎
6.2 組成熟地5錢,黨參3錢,山藥2錢,杜仲2錢,棗仁2錢,枸杞2錢,萸肉1錢,炙草2錢,故紙2錢,白術3錢,肉桂2錢,附子1錢。
6.3 功效主治《驗方新編》卷十方之大補元煎功在大補氣血。主治痘疹誤服涼藥,嘔吐泄瀉,痘不起發,危在旦夕。
6.4 大補元煎的用法用量加生姜3大片,好核桃仁3個打碎為引,速宜大劑連進,不可減去附子。與6味回陽飲相間服之,立見奇功。
6.5 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