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首次發表在《中國藥用動物雜誌》上。
3拼音姓名Tái Yú
4英文名鯖魚
5鯖魚的別稱有鯖魚、鯖魚、鯖魚、鰱魚、鯖魚、油鼓魚、青川、湛清、斑點鯖魚、斑點鯡魚。
來源:鯖魚的肉,壹種鯖魚。
拉丁動植物礦物名稱:鮐魚(Houttuyn)。
采收與貯藏:壹年四季均可捕撈,取出內臟洗凈後新鮮使用。
7鯖魚原形為錘狀,體壯略扁,壹般長3540cm,最大60cm。頭部大而呈圓錐形。這個吻有點尖銳。大眼睛,上位,眼皮發達。嘴很大,下顎壹樣長,各有壹排細牙,犁骨和腭骨也有牙齒。前鰓蓋和後鰓蓋邊緣光滑。鰓孔大,鰓耙為(1315)+(2628)。身上布滿小圓鱗,胸鱗較大。側線完整,位置遠離背部。略呈波浪狀,側線刻度205235。背鰭ⅸ,ⅰ1011,兩背鰭相距較遠,鰭棘較細,第二棘最長。臀鰭ⅰ11與第二背鰭形狀相同,都較小,尾部有56個小鰭。每個都有兩個小突起的脊。頭頂黑色,背部青綠色。背部有深藍色不規則斑紋,腹部銀白色。背鰭、胸鰭、尾鰭呈灰褐色。
8棲息地分布生態環境:遠洋暖水遠洋魚類。它的食性很廣,可以吃橈足類、蝦類、頭足類和小魚。生殖期47個月,分批產卵,受精率501.8萬枚,漂浮,直徑0.951.25mm,1個油球。產卵後,魚群分散尋找誘餌,入秋後由南向北遊回外海越冬。
資源分布:遍布中國沿海。
9化學成分:1。每500克全魚含可食部分62%,蛋白質66.3%,脂肪22克,糖0.3克,灰分3.4克,鈣62毫克,磷700毫克,鐵6.2毫克,硫胺素0.9毫克,核黃素0.9毫克,煙酸30毫克。組胺4.1.4 mg/g冰鮮魚的組胺含量為2.16mg/g,魚松為3.13mg/g/g。
2.每100g肉含蛋白質21.4g,脂肪7.4g,糖0.1g,灰分1.1g,鈣20mg,磷226mg,鐵9.7mg,維生素b 1.03mg,維生素B20。紅肉含細胞色素C 0.01.38%,維生素B 64.65.42/g,水解蛋白得率25%。肉中含有三甲基氧化銨、組氨酸(nistidin) 4.82g/kg、鵝蛋白2.70 g/kg、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E)。甲胺、二甲胺、三甲胺、異丁基胺、丙胺、異戊胺在常溫儲存過程中均可檢出。膽堿。含有揮發性酸,如甲酸、丙酸、乙酸和異乙酸。含有組織蛋白酶。
3.脂類中的脂肪酸,C18:O、C18: 1和C20: 8的含量分別為14.521.4%和11.628.4。
10是甜的;男女平等
11脾肺經。
12功能主治滋補強壯。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肺結核缺乏癥;神經衰弱
13鯖魚內服用法用量:烹飪,100200g。
14:中國藥用動物:肉類有滋補強壯的作用。適應癥:腸胃病、癆病、神經衰弱等。
15摘自《中華本草》
古籍《易信方》中的鯖魚:【卷二十九】治吃鯖魚中毒的藥方《病源論》第三十四條說,鯖魚肝、腹劇毒,不可食用,食之常致命。《短劇藥方》雲:鮁魚毒方:烤魚皮,水服。...
本草綱目:【卷三十壹,果三】橄欖露吃了不生病。主治:生食、煮飲、解酒毒、鯖魚毒(開寶)。嚼汁咽下去,治魚。生的和煮的...
醫學概論:【內藏,卷二,本草分類】食之,宜醉飽者。能增進食欲,止渴止瀉,解除各種毒物,治療鯖魚中毒。誤食其肝者,百無聊賴,煮汁飲之。硬魚,嚼鹽橄欖含有...
《備急千金方》:【卷二十四解毒雜治方】先解除食物中毒。姜也不錯。(《肘後》雲:也宜服壹切催吐藥。)和鯖魚皮燒成灰燼,送水服務。如果沒有成品皮,就用壞刀取。(壹張鯊魚皮。...
消片方:[卷四]治療食物中毒的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