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孫過庭《書譜》原文及譯文(十六)

孫過庭《書譜》原文及譯文(十六)

原文:假令眾妙攸歸,務存骨氣;骨既存矣,而 遒 潤加之。亦猶枝幹扶疏,淩霜雪而彌勁;花葉鮮茂,與雲日而相暉。如其骨力偏多,遒麗蓋少,則若枯 槎 架險,巨石當路,雖妍媚雲 闕 ,而體質存焉。若遒麗居優,骨氣將劣,譬夫芳林落蕊,空照灼而無依;蘭 沼 漂萍,徒青翠而 奚 托。是知偏工易就,盡善難求。

雖學宗壹家,而變成多體,莫不隨其性欲,便以為姿。質直者則徑侹不遒,剛 佷 者又倔強無潤;矜斂者弊於拘束,脫易者失於規矩;溫柔者傷於軟緩,躁勇者過於 剽 迫;狐疑者溺於滯澀,遲重者終於 蹇 鈍;輕瑣者淬於俗吏。斯皆獨行之士,偏玩所乖。

譯文:假若能使眾妙之筆歸納具備,壹定要致力於追求骨氣,骨氣樹立,還須融合遒勁圓潤的素質。這就好比枝幹繁衍的樹木,經過霜雪浸淩就會顯得愈加堅挺;鮮艷芳茂的花葉,間與白雪紅日相映,自然更加嬌艷。如果字的骨力偏多,遒麗氣質偏少,就像枯木架設在險要處,巨石處在路的當中;雖然缺乏妍媚,體質卻還存在;如果婉麗占居優勢,那麽骨氣就會薄弱,類同百花叢中折落的英蕊,空顯芬美而毫無依托;又如湛藍池塘飄蕩的浮萍,徒有青翠而沒有根基。由此可知,偏工壹專較易做到,而完美盡善就難求得了。

即使宗師學習同壹家書法,也會演變成多種的體貌,莫不隨著本人個性與愛好,顯示出各種不同的風格來:性情耿直的人,書勢勁挺平直而缺遒麗;性格剛強的人,筆鋒倔強峻拔而乏圓潤;矜持自斂的人,用筆過於拘束;浮滑放蕩的人,常常背離規矩;個性溫柔的人,毛病在於綿軟;脾氣急躁的人,下筆則粗率急迫;生性多疑的人,則沈湎於凝滯生澀;遲緩拙重的人,最終困惑於遲鈍;輕煩瑣碎的人,多受文牘俗吏的影響。這些都是偏持獨特的人,因固求壹端,而背離規範所致。

註:文中部分字讀音及字義

攸(yōu)

1.所:責有~歸。利害~關。

2.姓。

遒(qiú)

強健;有力:~勁。~健。

槎(chá)

1.木筏:乘~。浮~。

2.同“茬”。

闕(quē? què)

[ quē ]

1.過失;疏失:袞職有~。

2.同“缺”。

[ què ]

1.古代皇宮大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泛指帝王的住所:宮~。伏~(跪在宮門前)。

2.神廟、陵墓前豎立的石雕。

3.姓。

沼(zhǎo)

天然的水池子:池~。~澤。

奚(xī)

1.古指奴隸。後稱被役使的人:~童。

2.文言疑問代詞。什麽;哪裏:太師~笑也?。彼且~適也?

3.文言副詞。怎麽;為什麽:子~乘是車也?

侹(tǐng)

1.直挺地躺著。

2.頂替。

佷(hěn)

古同“很”。違背,不順從。

剽(piāo)

1.搶劫;掠奪:~掠。

2.動作敏捷:~悍。

蹇(jiǎn)

1.跛足:~驢。

2.遲鈍;不順利:~澀。~滯。

3.指駑馬。也指驢。

淬(cuì)

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