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農村老話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是什麽意思?

農村老話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是什麽意思?

有句老話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意思說的是為人父母者就沒有不對的。這句話已經很久遠了,古人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子女對父母盡孝心,在古代被看得非常重要,甚至成為壹個人立足的根本,被視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

所謂,百善孝為先,古人對於孝順看的非常非常重,不孝順的人會被人看不起,甚至仕途都不順, 所以在科舉制度以前,進入仕途就有舉孝廉這壹政策。

不過,這句老話壹定是對的嗎?誠然,父母的壹舉壹動皆出於對子女的愛護和殷切期盼,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顯然父母未必能做到全對,那麽這句俗語到底有何深意?翻閱古籍我們發現,“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最早出自明代《三桂記》,此話原意並非說父母說什麽做什麽都對,而是告誡子女不要頂撞父母。

也不要跟父母記仇,畢竟父母的出發點是壹片舐犢情深的親情,故而不論父母如何,子女都要盡心孝順,這才是古人所說的“孝悌之至”。與“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相關聯的下句便是“世間難得者兄弟”。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是世間最溫暖最鐵的情誼,原本應該是這樣的。

正所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壹母同胞的手足感情自然比別人要親近深厚,不論什麽時候,都不摻雜利益同心同德。但往往很多時候,不太容易做到,故而才說真正的兄弟“難得”,不容易得到。其實,壹家人之所以叫壹家人,是因為擁有親緣關系,是上輩子的緣分,我們都應該珍惜正視,而不是淡漠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