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我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311詩歌,其中6首為笙詩,即只有標題而無內容,稱為笙詩六首。
反映了從周初到周後期約500年的社會面貌。《詩經》作者匿名,大部分無法考證。它們由尹吉甫收集,由孔子編輯。先秦時期,詩經被稱為“詩經”,或者用整數稱之為“詩經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原名《詩經》,壹直沿用至今。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技法分賦、比、興。《風》是周朝各地的歌謠。雅樂是周人的正式音樂,分為和大雅。《頌》是周及貴族祠堂祭祀用的樂歌,分為、和商歌。
孔子曾把《詩經》的宗旨概括為“無邪”,並教育弟子把讀《詩經》作為自己言論和行動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的人很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引用《詩經》中的句子來增強自己的說服力。到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五經之壹。
創建者:
相傳,周朝有壹個收詩的官員。每年春天,他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歌。他把能反映人民喜怒哀樂的作品整理出來後,交給太師(主管音樂的官員)譜曲,唱給周天子,作為施政的參考。這些不知名的民間作者的作品占據了《詩經》的大部分篇幅,比如《十五國風》。
周代貴族文人的作品構成了《詩經》的另壹部分。根據歷史書,周公旦寫了《風和貓頭鷹》。清華大學2008年的壹批戰國竹簡(清華竹簡)中,記述了等人慶祝勝利飲酒,其間即興作了壹首《蟋蟀》詩,其內容與現存《詩經·唐風》中的“蟋蟀”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