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療法作為我國古老的民間療法之壹,其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的《黃帝內經》時代,是砭石療法或刺絡療法的壹種,薪火相傳,沿用不廢。宋代王裴《指述方瘴瘧論》稱之為“桃草子”。《保赤推拿法》記載:“刮者,醫指挨皮膚,略加力而下也。”它多用於治療痧癥,即夏季外感中暑或濕熱溫瘧疫毒之疾,皮膚每每出現花紅斑點,亦稱“夏法”。元明以後,民間治療痧病的經驗引起醫學家的註意。如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就對“攪腸沙”進行了記述:“心腹絞痛,冷汗出,脹悶欲絕,欲謂攪腸沙。”又如,楊清叟的《仙傳外科秘方》、王肯堂的《證治準繩》、虞博的《醫學正傳》、龔廷腎的《壽世保元》、張景嶽的《景嶽全書》等均記載有關痧癥及治痧的經驗。至清代,郭誌邃撰寫了第壹部刮痧專著《痧脹玉衡》,在痧的病源、流行、表現、分類、刮痧方法、工具以及綜合治療方法等方面都作了較為詳細的論述。例如,在治療方面指出:“背脊頸骨上下,及胸前脅肋,兩背肩痧,用銅錢蘸香油刮之。頭額腿上痧,用紗或麻線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軟肉內痧,用食鹽以手擦之。”此後又有另壹部刮痧專著——陸樂山的《養生鏡》問世。此二書成為能使刮痧躍為壹門專科技術的基石。從此,清代論述痧病的專著日漸增多,有十多部,其他著作中記載刮痧醫術的則更多。
談到刮痧的療效,“出痧”是至關重要的。刮痧後皮膚表面會出現紅、紫、黑斑或黑皰的現象,稱為“出痧”。這是壹種刮痧後出現的正常反應,數天後可自行消失,不需作特殊處理。出痧的過程是壹種血管擴張至毛細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膚局部形成瘀斑的現象,這種血凝塊不久即能潰散消失。“痧”,用現代顯微鏡去觀察,是皮下組織的毛細血管瘀血,這種人為的“創傷”,正是西醫學無法理解和無法接納之處。既然是治病,理所應當為人祛病消痛,為什麽還往身上再添新傷?而中醫的理論解釋是:大部分疾病都是由於氣血瘀滯造成的,“痧”正是壹種病邪的排泄產物。“出痧”則意味著“給邪以出路”,從而改善氣血平衡。
從現代病理生理學的角度看,刮痧是通過調節神經、內分泌以及免疫系統,從整體上協調人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這種整體平衡觀正是中醫科學的內涵。“出痧”的皮膚紅紅的,看上去有點兒可怕。其實,不管怎麽紅,都不必擔心,因為這對皮膚是沒有損害的。紅斑顏色的深淺通常是病癥輕重的反映。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顏色也深;相反,病情較輕,“痧”出得少些,顏色也較淺。壹般情況下。皮膚上的“瘀血”會在3—5天內逐漸消退,遲壹些也不會超過1周就會恢復正常,不僅不會損害皮膚,而且由於這種方法活血化瘀,加強了局部的血液循環,會使皮膚變得比原來還要健康。
刮痧於人體,可以起到促進代謝、排出毒素、舒筋通絡、調整陰陽等幾個方面的作用。我國傳統的刮痧療法是用邊緣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瓷碗的邊緣、小湯勺、銅錢、玻璃或苧麻等不易損傷皮膚的器具,蘸食用油、酒、清水或油脂,在人體皮膚表面進行由上而下、由內向外的反復刮拭,直到皮膚出現紅色斑點或瘀血斑塊的現象,以解除病痛、治療疾病的民間自然簡易治療方法。它多應用於治療發生在夏季和秋季的疾病,如中暑、風熱感冒、腸胃消化道病癥等。
現代的刮痧療法是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遵循經脈的運行和病變特點,用特制的刮痧儀或水牛角刮痧板和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潤滑劑,在古人刮痧基礎上進行更為廣泛治療疾病的壹種外治方法。由於刮痧療法具有防治疾病,保健強身,無須服藥,簡便易行而且見效甚快的特點,深受醫患者歡迎。
“拔火罐”也是我國民間流傳很久的壹種獨特的治病方法,俗稱“拔罐子”、“吸筒”,古代多用於外科癰腫。其起初只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膿血,所以壹些古籍中又取名為“角法”。關於拔火罐治療疾病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公元281—361年間,晉代葛洪著的《肘後備急方》。書中提到用角法治療脫腫,所用的角為牛角。鑒於當時此法盛行,應用不容易造成事故,所以葛洪特別告誡要慎重地選擇適應癥候,書中強調:“癰疽、瘤、石癰、結筋、瘰癧,皆不可就針角。針角者,少有不及禍者也。”(《肘後備急方·卷中》)這顯然是有道理的,即使以今天的目光來看,所列的多數病癥,也確實不是拔罐的適應癥。
到了隋唐時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改進。開始用經過削制加工的竹罐來代替獸角。竹罐取材廣泛,價廉易得,大大有助於這壹療法的普及和推廣;同時竹罐質地輕巧,吸拔力強,也在壹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療的效果。在隋唐的醫籍中,記載這方面內容較多的是王燾的《外臺秘要》。
如果說,在隋唐時代還是獸角和竹罐交替使用的話,那麽,到了宋金元時代,則竹罐已完全代替了獸角。拔罐療法的名稱,亦由“吸筒法”替換了“角法”。在操作上,則進壹步由單純用水煮的煮拔筒法發展為藥筒法。即先將竹罐在按壹定處方配制的藥物中煮過備用,需要時,再將此罐置於沸水中煮後,乘熱拔在穴位上,以發揮吸拔和藥物外治的雙重作用。
到了明代,拔罐法已經成為中醫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壹。當時壹些主要外科著作幾乎都列有此法。主要用於吸拔膿血,治療癰腫。在吸拔方法上,較之前代,又有所改進。用得較多的是將竹罐直接在多味中藥煎熬的汁液中,煮沸直接吸拔。所以,竹罐又被稱之為藥簡。這種煮拔藥筒的方法,在明清的壹些重要外科著作如《外科大成》以及《醫宗金鑒》,都有詳略不等的載述,表明此法當時十分流行。
至清代,拔罐法獲得了更大的發展。首先是拔罐工具的又壹次革新。竹罐盡管價廉易得,但吸力較差,且久置幹燥後,易產生燥裂漏氣。為補此不足,清代出現了陶土燒制成的陶罐,並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壹詞。對此,清代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壹書敘述頗詳:“火罐,江右及閩中皆有之,系窯戶燒售,小如人大指,腹大兩頭微狹,使促口以受火氣,凡患壹切風寒,皆用此罐。”同時,壹改以往以病竈區作為拔罐部位,采用吸拔穴位來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拔罐療法的治療範圍也突破了歷代以吸拔膿血瘡毒為主的界限,開始應用於多種病癥。
同時在吳尚先的著作《理瀹駢文》以及祁宏源的《外科心法要訣》中,對於我國火罐的產地、使用方法和適應癥等,介紹得就更為清楚了。
刮痧拔罐,作為中國醫學的瑰寶,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雨歷程。以其簡便實用的特點被人們所崇尚,並在未來的人類歷史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