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清風油簡介

清風油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2.2 標準編號 2.3 處方 2.4 制法 2.5 性狀 2.6 鑒別 2.7 檢查 2.8 功能與主治 2.9 用法與用量 2.10 貯藏 2.11 性狀 2.12 檢查 2.13 含量測定 3 清風油說明書 3.1 藥品類型 3.2 藥品名稱 3.3 藥品漢語拼音 3.4 藥品英文名稱 3.5 成份 3.6 性狀 3.7 作用類別 3.8 適應癥/功能主治 3.9 規格 3.10 清風油的用法用量 3.11 禁忌 3.12 清風油的不良反應 3.13 註意事項 3.14 清風油與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 3.15 清風油的藥理作用 3.16 備註 附: 1 古籍中的清風油 * 清風油相關藥品說明書其它版本 1 拼音

qīng fēng yóu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Qingfeng You

2.2 標準編號

WS3B183694

2.3 處方

薄荷腦 200g 薄荷油 100ml 水楊酸甲酯 350g

2.4 制法

以上六味,取薄荷腦、樟腦加乙醇適量使溶解,加入其余薄荷油等四味 及香精、葉綠素各適量,再加入液狀石蠟至1000ml,混勻,靜置,濾過,即得。

2.5 性狀

本品為淡綠色的澄清油狀液體;氣芳香。

2.6 鑒別

(1) 取本品2 滴,加乙醇5ml,搖勻,加三氯化鐵試液1 滴,即顯紫色。

(2) 取本品2ml,置小燒杯中,上蓋載玻片,加熱至載玻片面上出現油點,取下放冷 ,加5% 香草醛硫酸溶液1 滴,顯紫紅色。

(3) 取本品2ml,加新制的2,4 二硝基苯肼試液1ml,搖勻,溶液下層即顯黃褐色, 漸變桔紅色。

2.7 檢查

相對密度 應為0.94~1.04(附錄34頁)。 折光率 應為1.467~1.497(附錄39頁)。 其他 應符合油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六冊附1 頁)。

2.8 功能與主治

驅風,止痛。用於傷風感冒,頭暈,頭痛,舟車暈浪,風濕骨痛 ,牙痛,蚊叮蟲咬,皮膚瘙癢等。

2.9 用法與用量

外用。塗擦額角、眉心或患處。

2.10 貯藏

密封,避光,置陰涼處。 註 熏衣草油的質量標準。

2.11 性狀

本品可溶於4 體積的70%乙醇中。 比重 0.875~0.888(25℃) 旋光度 3至10(用1dm 管) 折光率 1.459~1.470(20℃)

2.12 檢查

醇 取本品5ml 與等體積的水,置10ml具塞刻度試管中,振搖,油層量 不應減少。 水溶性酯 取本品20.0ml與5% 乙醇40.0ml置壹100ml 具塞刻度試管中,振搖,俟 混合液澄清時,吸取乙醇液30.0ml置三角燒瓶中,加酚酞指示液,用0.5N的NaOH溶液中 和後,加入0.5N的NaOH溶液5.0ml,在水浴上加熱回流1 小時,放冷,用0.5N的鹽酸溶液 滴定剩余的堿,消耗0.5N的鹽酸溶液應不少於4.7ml 。

2.13 含量測定

取本品約 5g,精密稱定,置250ml 三角燒瓶中,加中性乙醇5ml 及 酚酞指示液2 滴,滴加0.1N的NaOH溶液至顯淡紅色,加0.5N醇制KOH 液50.0ml,連接冷 凝器,在水浴上加熱回流1 小時,放冷,加水20ml及酚酞指示液,用0.5N的鹽酸溶液滴 定剩余的堿,同時做壹空白試驗(消耗0.1N的NaOH溶液可以忽略不計),每1ml 的0.5N 的醇制KOH 溶液相當於98.15mg 的C12H20O2。 本品含總酯量以醋酸裏哪酯(C12 H20 O2) 計,不少於35%。

3 清風油說明書 3.1 藥品類型

中藥

3.2 藥品名稱

清風油

3.3 藥品漢語拼音 3.4 藥品英文名稱 3.5 成份 3.6 性狀 3.7 作用類別 3.8 適應癥/功能主治

驅風,止痛。用於傷風感冒,頭暈,頭痛,舟車暈浪,風濕骨痛,牙痛,蚊叮蟲咬,皮膚瘙癢。

3.9 規格 3.10 清風油的用法用量

外用。塗擦額角、眉心或患處。

3.11 禁忌

皮膚破損處忌用。

3.12 不良反應 3.13 註意事項

1.本品供外用塗擦。2.塗布部位如有明顯灼燒感或瘙癢、局部紅腫等情況,應停止用藥,洗凈,必要時向醫師咨詢。3.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4.孕婦慎用。5.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6.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7.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8.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3.14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3.15 清風油的藥理作用 3.16 備註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古籍中的清風油 《本草從新》:[卷十四水部]霜

珍曰∶陰盛則露凝為霜、幹象占雲∶天氣下降而為露、清風薄之而成霜。)凡收霜、以雞羽掃之瓶中。密封陰處。...

《經驗麻科》:疹癢(七十二)

,風使然也。肝主筋而運乎爪,皆心肝二臟之癥,藥宜清風化毒湯主之。荊芥、防風、升麻、羌活、大力、幹葛、...

《醫方論》:[卷壹表裏之劑]三黃石膏湯

之。尤妙在麻黃、豆豉開解肌表,使郁火通行。此正如清風滌煩,非發風助火也。《醫方論》清費伯雄公元186...

《雷公炮制藥性解》:[卷四草部下]薄荷

主中風失音,下脹氣,去頭風,通利關節,破血止痢,清風消腫,引諸藥入營衛,能發毒汗,清利六陽之會首,祛...

《傷寒懸解》:[卷四太陽經中篇(五十六章)]芍藥甘草附子證二(太陽九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