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ī shèn róu gān tāng
2 處方熟地20克,棗皮10克,山藥2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杞子15克,菊花10克,當歸10克,白芍60克,甘草30克,何首烏30克。
3 功能主治滋腎柔肝。主肝腎陰虛,目系失養。
4 滋腎柔肝湯的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5 摘錄白光中方
6 《千家妙方》引白光中方 6.1 方名
滋腎柔肝湯
6.2 組成熟地20g,棗皮10g,山藥20g,茯苓10g,丹皮10g,澤瀉10g,杞子15g,菊花10g,當歸10g,白芍60g,何首烏30g,甘草30g。
6.3 主治肝腎陰虛,目系失養而致之麻痹性斜視。
6.4 滋腎柔肝湯的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
6.5 滋腎柔肝湯的臨床應用貴某某,男,47歲。視物成雙已四月余,曾赴成都某醫院診為“左眼麻痹性斜視”。查左眼正常,右眼球偏向內眥,轉動不靈,自覺微幹澀,全身尚好,舌尖紅,少津,脈弦細微數。服上方二劑,眼球微能轉動,但視遠物仍成雙,仍以上方加丹參30g,細辛1g,再服3劑,視物已不成雙,只是原物寬大,納食稍減,再以上方加陳皮、谷芽,服用四劑,眼球轉動靈活,視物基本正常。後用杞菊地黃丸常服,以鞏固療效。
古籍中的滋腎柔肝湯 《六因條辨》:[春溫條辨三十條]春溫條辨第十壹肝腎陰傷,宜與鹹寒。故用二冬、二地以狀水,牡蠣以柔肝,甘草、石斛以養胃,菖蒲、郁金以宣竅,毋使陽升風...
《邵蘭蓀醫案》:[卷二]不寐安,胃津未復,是以大便艱澀,故治以和胃安神,補心滋腎,略佐滲濕,俾胃氣得和,則臥寐自安。《邵蘭蓀醫案...
《程杏軒醫案》:[續錄]洪梅渚翁肝郁犯胃痛嘔發黃溫補藥誤危而復安癸同源之治。如腎陰偏傷,木火內燃,雖滋腎陰壹法以柔肝,然肝最礙補,必須病久,或腎家素有宿疾,方為合符...
《醫學衷中參西錄》:[五、醫案(十五)溫病門]3.溫病兼吐瀉腿抽硬,肝經必有熾盛之熱,而芍藥能生肝血、退肝熱,為柔肝之要藥,即為治脈象弦硬之要藥也。三診將藥分四次服...
《丁甘仁醫案》:[卷三]神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