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介紹如下:
我的家鄉連雲港市東海縣被稱為水晶之鄉。礦物晶體面積1.28平方公裏,儲量約500萬噸,占全國晶體儲量的50%-60%,儲量和質量全國第壹。
1992年6月竣工的東海水晶城,建築規模14000平方米,現交易大廳6000多平方米,是國內最大的水晶制品和交易中心。水晶城的精品展廳裏有很多奇怪的水晶。
水晶是大自然的傑作。它有著美麗的結晶,潔凈而閃亮,壹直受到人們的稱贊和喜愛。唐代魏曾這樣稱贊它:“所映之物隨色,無內外。捧至明月,化為水。”這真的是水晶的壹大特色。
在清代,七品縣的太爺頂是壹顆閃閃發光的水晶。被視為保家衛國的吉祥之寶。
吳承恩是第壹個把東海和水晶聯系在壹起的人。他是淮安人。他去過東海,知道東海勝晶產。所以他把東海龍王的住所定在水晶宮,也不是巧合。清初康熙年間編輯的《江南誌》中記載“海州西南七十裏牛山,出產水晶石。”可見東海出產水晶至少有300年了。
根據牛山周圍的地質調查,該縣有380多條應時礦脈,在當地方言中被稱為“應時龍”。應時龍裏有大量的水晶,但總量無法測量。目前東海每年購買的水晶在400噸以上,約占全國水晶總產量的壹半。所以東海是當之無愧的。
60年代初,經濟困難時期,東海劇團停止演出,演職人員全靠挖水晶石生存。文革期間,理發行業不景氣,理發師也通過挖水晶石解決實際困難。通常,農民利用農閑季節來挖水晶石,這已經成為壹項重要的副業。改革開放後,東海人民努力把水晶產業打造成致富的主流產業。全國各地都有東海人開的水晶專營店。專業化的水晶市場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東海,去年和今年擴建了二期和三期工程。水晶的銷量每年都在大幅增長。
近年來,東海水晶開發利用發展迅速,已形成水晶系列化產業。水晶眼鏡聞名全國,還生產高低倍顯微鏡、目鏡、物鏡、棱鏡、高精度角錐棱鏡、水晶工藝品、人造水晶,廣泛應用於國防、通訊、電子、科研等部門。其中壹些產品已成為世界先進產品,並在歐洲和美國銷售。
1958年8月6日,房山鎮庫塘村挖出壹個水晶王,高2米多,重4358公斤。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晶。現在它被珍藏在首都地質博物館。後來在駝峰鄉又出土了壹個3000多斤的水晶王。毛主席逝世於1976年9月。水晶棺材使用的原材料大部分選自東海。
前蘇聯的阿爾莫左瓦和美國的羅西?瓊和其他國際水晶專家參觀了中國東海。他們稱贊東海水晶數量多、體積大、質量高,矽含量高達99.99%,世界罕見。他們預言,東海將是中國乃至世界未來的水晶和應時中心。
東海是名副其實的水晶之鄉。所以東海水晶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