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被譽為萬山之祖的昆侖山,常年重兵把守,山中隱藏著什麽秘密?

被譽為萬山之祖的昆侖山,常年重兵把守,山中隱藏著什麽秘密?

文|飛魚說史

近年來,盜墓題材的文學作品不斷被搬上熒屏。

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盜墓筆記》和《鬼吹燈》,不過對於搬上屏幕的影視來說,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無法找尋到看書的那種驚心動魄。

不知道您是否也有這種感覺。

對於這兩部作品,我已經忘了究竟看了多少遍原著,現在如果有時間依然還會重新拿起書來品讀,可謂是百看不厭,但是對於改編的影視劇,卻沒有什麽留戀的,究其根本是因為看書覺得故事真,而搬上熒幕就覺得太假。

那麽這兩部各有千秋的盜墓類型的作品,您更喜歡哪個呢?

看過這兩部書的小夥伴,想必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不過我更喜歡《鬼吹燈》,其中所塑造的昆侖山,更是讓人有著親自去看壹番的沖動。

不過真正敢去昆侖山的人很少,因為那地方當真是太過神秘和危險了,當然昆侖山之所以會如此,並不是現在人刻意塑造的,而是在遠古神話傳說中,便已經如此了。

甚至古代人都知道昆侖山的傳說,卻又根本不清楚究竟它究竟在哪,就連寫下“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的李白,也不見得就去過那裏。

昆侖山又被稱為昆侖虛,是我國的第壹神山,又被譽為萬山之祖、龍脈之祖,位於亞洲中部,是西部山脈的主幹,橫貫新疆和西藏,又延伸到了青海境內,全長大約2500公裏,而平均海拔在5500-6000米,單單就這個海拔來說,就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近年來,昆侖山等地的戰略位置也愈發凸顯,常年都有重兵把守,那麽山中究竟隱藏著什麽秘密呢?

我們壹起來看。

昆侖山的神話傳說

在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昆侖山上有很多不知名的生物,那麽這些生物究竟存在過嗎?現在是絲毫見不到它們的足跡,但是以前有沒有,那就說不好了,我們來看看《山海經》和《淮南子》中是如何記載昆侖山以及昆侖上的生物的。

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裏,高萬仞。——《山海經·海內西經》

(昆侖山)有九井九門,弱水環繞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淮南子·地形訓》

這是對昆侖山的地形地貌的描述,雖然和現在有些差別,但也極為貼切,讓人不禁懷疑,留下這些著作的古人,難道真的去過當時被稱之為禁地的昆侖山?

這個問題,沒人知道答案。

根據這些古籍的記載,昆侖山上還有大稻子,至於多大,大約有四五丈粗,並且上面還長有了很多高大無比的奇樹,樹上還生活著鳳凰和鸞鳥,樹下還生活著腹蛇、六首蛟等等生物。

說到這,或許您也看出來了盜墓類型的小說,其中塑造的生物,也是在這些古籍中找尋到的靈感,才能把這些或許並不存在的生物塑造的活靈活現。

昆侖山的神秘色彩

昆侖山神秘,自古以來就壹直流傳著,而它的神秘色彩,也出現在了很多典籍中,當地的人們更是將昆侖山稱為禁地,敢去的人,少之又少,甚至在當地人還將昆侖山上的壹處谷地稱之為“地獄之門”。

這處谷地牧草繁茂,是牛羊的天堂,但是當地的牧人在牛羊沒有食物的時候,寧願讓牛羊餓死,也不會進入到那個谷地中讓牛羊好好吃壹頓,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只要去了那裏,就幾乎不能活著走出來。

當然,這點並不是誇張,而是有確切地記載的。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青海省拉爾牧場,有壹群馬實在太餓了,看著深谷中肥美的牧草便不顧壹切進去了,在當地,馬就是牧民生活的根本,這群馬的主人見到馬進去了谷地,心中不甘心,就不顧勸阻進入了地獄之門。

幾天之後,馬群卻突然出現了,但是牧民沒了蹤跡,後來他的屍體出現在了周邊的壹座小山上,衣服破碎,嘴巴大張,眼中充滿了恐懼,手中依然牢牢地握著獵槍,可是卻壹槍未開,更讓人奇怪的是,他身上沒有任何傷痕。

這次事情發生之後,人們對於地獄之門的恐懼則又加深了幾分,而當時正在那附近工作的地質隊,也遭遇了更加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當時正值酷夏,而谷地附近卻下起了暴風雪,根據當時地質隊的炊事員回憶,當時他只是聽到了壹聲雷響,便兩眼發黑失去了意識。

怪事地地有,昆侖山附近特別多,再加上上古神話傳說賦予的神秘性,我們印象中的昆侖山其實已經不是壹般的山了。

昆侖山的戰略地位

昆侖山既然被譽為龍脈之祖,又有著神秘的傳奇色彩,再加上各種文學作品的刻畫宣傳,這座山被賦予的意義,要遠遠大於它本身的神秘,而在科學技術不發達、對大自然只有敬畏之情的古代,這種意義更是強烈。

不過隨著近年來,我們對於昆侖山的探索,這地的神秘面紗也逐漸被揭開,究其根本是因為磁場,由科學家對此地的勘探表明,這地區的磁場十分強,並且範圍也非常廣。

在電磁場效應的作用下,雲彩中的電荷會產生放電行為,繼而將此地變成了多雷區,再加上地殼依然在不斷運動,兩大板塊還在向裏擠壓,所以導致了該地異常現象的頻發。

昆侖山脈海拔如此之高,為何還會常年重兵把守呢,這是因為此地獨特的戰略地位,從軍事戰略的角度來說,昆侖山脈的咽喉昆侖關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唐代黃少卿以此為據點,宋代儂智高反宋也是據守此關,明代”八寨“反明也是在此地固守。

現在此地的位置依然重要,再加上需要讓部隊保持在高海拔上依然有戰鬥力,所以昆侖山脈上常年都有士兵。

由此可見,被譽為萬山之祖的昆侖山,常年重兵把守,山中並沒有隱藏什麽秘密,小說中出現的各種生物和價值連城的文物也是不存在的。

對此,您認同嗎?

參考資料:

《山海經》、《史記》、《淮南子》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