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這個是什麽字體,幫忙!!!!!!!!!

這個是什麽字體,幫忙!!!!!!!!!

這是美術字哦······

美術字(拼音:měi shù zì),是經過加工、美化、裝飾而成的文字。也就是說,是壹種運用裝飾手法美化文字的壹種書寫藝術,是藝術加工的實用 字體。字體整齊、 醒目、美觀、易認,是開展宣傳、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如橫幅標語、黑板報、墻報、會場布置、展覽會,以及商品包裝和裝潢,各類廣告、報刊雜誌和書籍的裝帖上等都離不開美術字。美術字的四個基本要素  構圖、圖畫、美術字、色彩是裝潢藝術設計的四個基本要素。

這四個要素,好像“四重奏”中的四把“小提琴”,都演奏著美妙動聽的旋律,地位同等重要。如果都想把自己的聲音提高,勢必搭配不當,出現跑調現象,聽眾就會聽見刺耳的雜音,失去美感。所以,必須使之巧妙的配合,才能演奏出優美、動聽、和諧的音樂。 美術字的種類:

1、從國度上來分

可分為中文美術字和外文美術字。

2、從用途上來分

可分為印刷活體、書籍裝幀、環境布置、黑板報、墻報、商業美術、廣告、商標等。

3、從形式上來分

可分為平面美術字和立體美術字;或寫實美術字和寫意美術字。

4、從字體上來分

可分為宋體、黑體、變體三大類。

美術字的發展過程

人們要關註美術字,了解美術字,很有必要了解壹下漢字以及漢字及美術字的來歷。

人類在有語言的基礎上,才產生了文字。什麽是文字?文字是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漢字是記錄漢語的符號。它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幾個演變階段。

甲骨文

1899年在河南安陽發現龜甲和獸骨上藥鋪最早的商代“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從中可以看出,它起源於圖畫,並可以在商代以前還有相當長的發展歷史。“金文”是鑄造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兩者合稱“甲金文”。其中,有壹些文字與圖畫壹樣,我們叫它象形字,十分生動。例如,日、月、山、水、草、木、魚、鳥(示範略)。(古代西方埃及、希臘等國家的文字也是由“圖畫文字--大寫字母時代--小寫字母時代”發展而來的。例如,A是由牛頭發展而來,B是由院子發展而來,K是由草葉發展而來,M由水發展而來,O是由眼發展而來,N是由蛇發展而來,R是由人頭發展而來。。。。。。)。

石鼓文

後來中國文字又經歷了“石鼓文”(刻在石鼓上的文字),屬於周代的文字。再後來,在漢代流傳的古字書和在墻壁上刻的字,都是古文字,統稱“大篆”。大篆的發展與原來的甲骨文相比,壹是線條化,均勻柔和,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趨於整齊,逐漸離開圖畫原形,打下了方塊字的基礎。

小篆

秦始皇統壹全國以後,廢止了與秦文不統壹的文字,經過李斯等人的收集、整理、簡化,產生了統壹的文字---小篆。小篆與大專相比,形體簡化了,並把線條化、規範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看上去整齊協調,十分美觀,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示範略)

小篆較大篆有進步,但也有其缺點,那就是用刀刻和用筆寫都不方便。所以,幾乎同時也產生了向兩邊撐開的、成為扁方形的壹種文字---隸書。古隸書是由小篆向今隸書過渡的字體,也是古文字向今文字過渡的橋梁。它的特點是把小篆粗細相等的均勻線條,變成平直而有棱角的橫、直、點、撇、挑、捺、勾等筆畫,這樣用筆書寫就方便多了。例如,“田”字用小篆寫,外面壹個圓加裏面壹個十字,圓形很難寫,古隸書成為平直、方正的“田”字就好寫多了。隸書的出現,同時也放棄了小篆隨實物畫出來的象形字形體,使秦朝以前的“象形兼表義”的文字轉變為“表義兼表音”的文字,並開始定型了這以後二千年老的漢字形體。“古隸”發展到漢代,在平直有棱角的基礎上,形成了了公整美觀、有波勢挑法的“今隸”,它比古隸更發揮了毛筆書寫的特點,形成更成熟美觀的字體。由於她的撇捺兩個筆畫向兩邊分散,象個“八”字,所以又叫“八分書”(東漢的王次仲較為著名)。

正書 楷書

真書也叫正書、楷書。西漢時開始萌芽,東漢未成熟,魏以後大盛起來。真書是從今隸直接演變而來,形體結構區別不大,只是用筆方法不同:今隸筆畫波勢挑法,真書筆畫平穩;今隸形體結構平直方正,呈八自形的扁方形,而真書為永字形的正方形;今隸字勢向外擴張,而真書向裏集中,形成了今天的漢字形體。三國時期的幾個真書家還帶有隸書的風格,後來東晉的真書家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王獻之等人完全擺脫了隸書的風格。

印刷字體

到了唐宋時期,經濟發達,文字上也出現了“黃金時代”。特別是十壹世紀中葉,畢升發明了“印刷術”(活字印刷)被人們稱為“文明之母”。當時的佛經、歷書和其他印刷品大為流行,後來先後傳入朝鮮、日本、越南、菲律賓、伊朗、埃及以及歐洲。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壹種初步的“橫輕直重,閱讀醒目”的印刷字體。北宋時期雕版印書通用的“結構方正、均勻”的印刷字體,人們稱為“宋體字”。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

宋體字

到了明代,又從宋體字演變為“橫輕直重,字形方正”的明體字(如,官職銜牌、燈籠、告示私人地界勒石、祠堂神主牌等都采用此字體)。由於這種字體橫平豎直,易於雕刻,且傾慕,易閱讀,故廣泛使用。直到今天,也是非常流行的壹種印刷字體,仍稱“宋體字”也叫“鉛體字”。後來,人們逐步用毛筆仿寫宋體字,便出現了仿宋體,也有人稱仿宋為“新宋”,原來的鉛字體為“老宋”。

草書

草書是快速書寫和不斷簡化而自然產生的。每種字體都有在民間產生應用的草書,它包括篆草、隸草(古隸草書)、章草(今隸草書)、今草和狂草(都是真書的草書)。從隸草到章草書寫較快,容易認識,使用價值較高;今草比較潦草,產生了上下字相連、筆畫相連,就不容易辨認;狂草更是壹點壹畫都是字,失掉了文字的閱讀價值,成為只供欣賞的藝術品。

行書

行書是漢代末年介於真書和草書之間的字體(真書寫快了,象人走路似的連續不停的走就成了行書)。“真書如立,行書如行”,它壹方面受今草“快速流暢”書寫的啟發,又彌補了今草不易閱讀的缺點;另壹方面,它追隨了真書的“工整形體”,而補救了它不能快寫的特點,直到今天它是既能快寫又能認識的、實用價值最大的字體。歷史上最早的行書家是劉德升,最著名的是王曦之。

綜上所述,漢字的發展,從形體來看,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體,這樣壹個發展的歷史。它還可以分為古文字和今文字兩個時代。古文字時代包含大篆和小篆;從古文字向今文字過渡時代是古隸;今文字時代包含今隸書、真書和經過簡化的現代漢字。

那麽,兩個時代的幾種文字從藝術特征上有什麽特征呢?我認為:大篆寫實有力,粗獷豪放;小篆均圓柔軟,結構嚴謹;隸書端莊古雅,發揮了毛筆書寫特點;真書工整秀麗,進壹步發揮了毛筆應用的長處;行書活潑歡暢,氣脈相通;草書風馳電激,結構緊湊。同時,在書寫中各個書法家又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

作為美術字,是壹種運用裝飾手法美化文字的壹種書寫藝術。早在漢代,著名文學家許鎮把字體分為六種,其中“鳥蟲字”就是古文字時代的美術字。這充分說明,我們的祖先早在三千多年前就能寫出形體優美、姿態百出的美術字了。例如,鳥書、鳳尾書等等。另外,還有壹些民間流行的應用美術字,壹直流行到今天,仍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如,雙喜字等。這些古代美術字,豐富了我國書法藝術的寶庫,是藝術領域中的壹宗可貴的遺產,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希望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