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莊子奧義的媒體評論

莊子奧義的媒體評論

凡著中國古代哲學史者,其對於古人之學說,應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筆。蓋古人著書立說,皆有所為而發。故其所處之環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則其學說不易評論,而古代哲學家去今數千年,其時代之真相,極難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據之材料,僅為當時所遺存最小之壹部,欲藉此殘余斷片,以窺測其全部結構,必須備藝術家欣賞古代繪畫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後古人立說之用意與對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謂真了解者,必神遊冥想,與立說之古人,處於同壹境界,而對於其持論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諧,表壹種之同情,始能批評其學說之是非得失,而無隔閡膚廓之論。

——陳寅格《馮友蘭<中國古代哲學史>上冊審查報告》

書摘插圖

弁言戰國紀年,錯訛無窮

研究戰國諸子思想,必先了解諸子***處的戰國時代。進而了解諸子之母邦,諸子之個人生平及其思想源流,乃至師友、論敵之母邦,師友、論敵之生平及其思想源流。

秦滅六國之後,盡焚六國史書。司馬遷著《史記》時,戰國史僅有依據《秦紀》的秦國紀年基本無誤,六國紀年只能據《秦紀》推斷。除了周室紀年、楚國紀年也基本無誤外,其余五國紀年紀事錯訛無窮。司馬遷排比魏、齊、趙、韓、燕五國紀年紀事時,有時改了《魏世家》,卻忘了與《趙世家》、《韓世家》統壹,導致五國《世家》互相沖突。有時統壹了《齊世家》、《燕世家》,卻忘了與《六國表》統壹,導致五國《世家》與《六國表》成為錯進錯出、難以兼容的兩個系統。由於牽壹發必動全局,司馬遷甚至會根據錯誤排定的五國紀年,把周、秦、楚的正確紀年紀事改為錯誤紀年紀事。

這壹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況,本該在西晉太康年間汲冢出土魏國編年史《竹書紀年》之後迎刃而解,可惜此書又於兩宋間亡佚。盡管亡佚前唐人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已依據《竹書紀年》對《史記》的戰國紀年稍加厘正,但壹來厘正極不完備,二來《竹書紀年》止於“今王(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因此戰國史至今壹團亂麻。雖經諸多學者殫精竭慮的考訂勘誤,如陳夢家《六國紀年》,錢穆《先秦諸子系年》,方詩銘《中國歷史紀年表》等,至今仍多異說。《辭海》所附《戰國紀年表》,既代表學界主流觀點,又進壹步影響學界主流觀點;參考綜合了差別極大、均有錯訛的各家系統,遂成錯訛之集成。《辭海》1999版的《戰國紀年表》,對1979版做了壹些改動,然而有時糾正了前者之錯,有時反將原本不錯者改錯,有時兩者相同而皆錯,有時兩者相異而皆錯。

戰國紀年的錯訛,使系於戰國紀年的諸子生平也撲朔迷離,進而導致諸子學說研究也陷入困境。不少治莊者都用錯訛的紀年紀事證明其臆測,由於因果顛倒,師承失序,敵友不分,其所闡釋的莊學義理距莊學真義甚遠。專治其他諸子者亦然。多數治莊者回避了紀年紀事錯訛淆亂的莫大難題,在不了解莊子生平及其學說背景、著書隱曲的情況下,望文生義地妄解臆說,導致莊子與其時代完全脫鉤,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形而上學。

我為了讀懂《莊子》而研究戰國史及諸子學二十五年,對任何疑難都不敢回避,稍欠把握就不敢動筆。在充分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我理順了戰國時代十九個主要諸侯國的紀年,重點理順了不屬“戰國七雄”但研究《莊子》無法回避的宋國史和中山國史。我考定的戰國紀年,與學界主流觀點差別極大詳見拙著《戰國紀年厘正》,江蘇文藝出版社即出。。

研究莊學,必先了解戰國大勢與莊子生平,弄清莊子為何要這麽寫,究竟在說什麽。

壹 莊子宋人,宋王暴君

前369年,宋辟公(前380-前340在位)十二年,莊周生於宋國蒙城,今安徽蒙城《史記》僅說莊子是“蒙人”。高誘《呂覽·必己》註、《淮南子·修務訓》註均曰:

“莊子名周,宋之蒙人也。”司馬貞《史記索隱》引劉向《別錄》、皇甫謐《高士傳》同。。

前340年,莊子三十歲,宋辟公卒,謚桓侯。其子剔成(前340-前338在位)繼位,同年改元。

前338年,莊子三十二歲,宋君剔成之弟宋君偃逐兄篡位,翌年改元。剔成奔齊,無謚。

前328年,莊子四十二歲,宋君偃繼齊、魏之後,成為第三個稱王的戰國諸侯。稱王前在位十年,稱王後在位四十二年,總計在位五十二年(前337-前286)。《史記·宋世家》誤為四十七年(前332-前286),《史記·六國表》誤為四十三年(前328-前286)。

宋王偃是中華歷史上屈指可數的暴君,《呂覽·淫辭》記其邪惡殘暴:

宋王謂其相唐鞅曰: “寡人所殺戮者眾矣,而群臣愈不畏,其故何也?”唐鞅對曰:

“王之所罪,盡不善者也;罪不善,善者故為不畏。王欲群臣之畏也,不若無辨善與不善而時罪之,若此則群臣畏矣。”居無何,宋君殺唐鞅參閱拙著《寓言的密碼》二十九章“言論是否永遠無罪--唐鞅招殺”。。

《史記·宋世家》記其因殘暴荒淫而國滅身死:

君偃十壹年(案:

誤後壹年。當為十年稱王,翌年改元),自立為王。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裏;西敗魏軍,乃與齊魏為敵國。盛血以韋囊,懸而射之,命曰“射天”。淫於酒婦人。群臣諫者輒射之。於是諸侯皆曰“桀宋”:

“宋其復為紂所為,不可不誅。”告齊伐宋。王偃立四十七年(案: 誤少五年),齊湣王與魏、楚伐宋,殺王偃,遂滅宋而三分其地。

宋王偃向齊、魏兩強挑戰,由盛轉衰的魏國已無力懲戒,魏在齊、秦東西夾擊之下,自保不暇,而且未能保住其屬國中山。齊國卻不肯坐視,前286年,齊湣王滅宋。宋王偃出奔魏,卒於魏之溫城參見《史記·魏世家》魏昭王十年。,謚康王。

齊之滅宋,得魏、楚出兵相助,故魏、楚得以瓜分宋地。莊子於宋滅之年物化,死後故邑蒙城歸楚。因而後世有異說,誤傳莊子為楚人,成為進窺莊學奧義的壹大障礙。

從三十二歲到八十四歲,莊子在宋康王暴政陰影之下,生活了整整五十二年。宋康王是宋國史唯壹之王。《莊子》乃至壹切古籍所稱“宋君偃”、“宋王偃”、“宋偃王”、“宋康王”、“宋王”,均指同壹暴君。研究莊學,不能不了解暴君宋康王,更不能不了解莊子的特殊著書方式,與宋康王之殘暴有莫大關系。

莊子著書,既要避免母邦暴君宋康王誅殺其身並剿滅其書,又要預防後世暴君剿滅其書,不得不支離其言,晦藏其旨。因此《人間世》曰:

“方今之時,僅免刑焉。”《德充符》曰: “遊於羿之彀中,然而不中者,命也。”《大宗師》曰:

“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二 宋君稱王,戰國第三

宋康王是第三個稱王的戰國諸侯,僅次於齊、魏兩雄,而早於秦、趙、韓、燕四雄。

東周諸侯稱王,楚、吳、越最早,都在春秋時代,均非中原諸侯。入春秋(前770-前482)後,周室積弱漸衰,中原諸侯仍奉周天子為天下***主,僅限爭霸,不敢稱王。霸主無不率領附從諸侯“尊王攘夷”。以田齊篡姜齊(前481)為標誌,歷史進入戰國(前481-前221)。

春秋末期,晉之六卿爭長,直至魏、趙、韓三家分晉。戰國首年(前481),田成子弒齊簡公,田齊遂篡姜齊。孔子請求魯哀公征伐未果,兩年後去世。入戰國後,周室益衰。前403年,周威烈王(前435-前402在位)不得不承認三家分晉的既成事實,正式冊封魏、趙、韓為諸侯。前380年,周安王(前401-前376在位)應魏武侯之請,又不得不承認田齊篡姜齊的既成事實,正式冊封田齊為諸侯。從此周室僅存象征性權威,中原諸侯才先後稱王,打破“王天下”格局。

戰國初期,魏文侯(前446-前397在位)率先任用李悝為相,實行變法;又任用魯人吳起、中山人樂羊為將,拓展疆土。前408年至前406年,擔任魏將的中山人樂羊,伐滅母邦中山國。魏之國威大振,史稱“強魏”。魏雖在戰國初期稱霸中原,但未敢稱王。

隨後楚悼王(前401-前381在位)任用魏文侯死後遭魏武侯(前396-前371在位)排斥、自魏至楚的魯人吳起為相,實行變法。稱霸南蠻,史稱“強楚”。楚自春秋以來,繼續稱王中原之南。

隨後秦孝公(前361-前338在位)任用被魏惠王輕視、自魏至秦的衛人公孫鞅為相,實行變法。稱霸西戎,史稱“暴秦”。秦雖稱霸中原之西,但未敢稱王。

魏惠王(前370-前319在位)繼其祖魏文侯、其父魏武侯之後,繼續為中原最強,起初格於“王天下”的中原固有格局,仍未敢稱王。

前353年齊、魏桂陵之戰,齊初勝中原最強之魏。齊威王(前357-前320在位)遂冒天下之大不韙,率先稱王。其後齊、魏形成均勢,繼續爭霸中原。前341年齊、魏馬陵之戰,齊再勝魏。從此齊強於魏,成為秦與諸侯***謀弱之的中原最強國。前340年,秦相公孫鞅領兵攻魏,因功封於陜西商州商洛縣,史稱“商鞅”。

魏惠王被齊、秦兩強東西夾攻而無力反擊,馬陵之戰後任用主張與齊和解的宋人惠施為相,並於前335年成為繼齊之後第二個稱王的中原諸侯,翌年(前334)改元。魏惠王與齊威王在齊地徐州會盟,由魏相惠施、齊相田嬰***同主持,相互承認稱王事實,史稱“徐州相王”。周天子的象征性權威,從此也蕩然無存。

宋君偃稱王之年(前328),秦惠王(前337-前311在位)任用魏人張儀為相,第四年(前325)稱王,翌年(前324)更元。秦惠王稱王後二年(前323),曾與張儀在秦國爭事秦惠王失利的韓人公孫衍,與魏相惠施結為死黨,***同遊說魏惠王建立中原諸侯“合縱”聯盟,與齊、秦兩強抗衡。魏惠王遂主持了趙、燕、中山稱王,與秦惠王同年稱王的韓宣惠王也應邀與會,五國相互承認稱王事實,史稱“五國相王”。《史記·魯世家》日:“景公二十九年(前323)卒,子叔立,是為平公。是時六國皆稱王。”“五國相王”是最後的壹次性“王”號大派送。“王”號通貨膨脹,導致極度貶值。此後再無諸侯稱“王”,已成強魏附庸的衛從未稱“王”。

前353年齊在中原率先稱王之年,莊子十七歲。前323年六國皆稱王之年,莊子四十七歲。三十年裏,莊子親歷“王天下”分崩離析的完整過程,身處“禮崩樂壞”的極度亂世。莊子母邦,攤到了殘暴至極又在位甚久的宋康王。莊子本人,抽到了畢生與之***始終的下下簽。

三 中山稱王,滅於趙國

戰國諸侯稱王,有兩國不在“戰國七雄”之列:中山與宋。因此漢人劉向編定的《戰國策》,除了為七雄各開專章,另有《中山策》、《宋衛策》兩章。

齊威王對老牌霸主魏國繼齊之後稱王尚能容忍,對宋繼齊、魏之後稱王卻難以容忍,而對中山在“五國相王”中稱王更為震怒。《戰國策·中山策》日:“中山與燕、趙為王,齊(威王)比關不通中山之使,其言日:‘我萬乘之國也,中山千乘之國也,何侔名於我?’”

趙武靈王對中山稱王的憤怒遠甚於齊威王。因為前475年,趙襄子伐滅古之代國,但代國與趙國南部本土中隔古之中山國,無法並入版圖,代郡遂成趙國的北部殖民地。前406年,魏文侯伐滅古之中山國,但中山與魏國南部本土中隔趙國,無法並入版圖,遂封幼子魏摯於中山,中山遂成魏國的北部殖民地。代郡、中山、趙國、魏國,由北至南交錯。魏無力滅趙聯結版圖,趙蓄意滅中山打通版圖。

魏屬中山國從未被周室正式冊封為諸侯,卻憑借與魏同宗,在“五國相王”中直升為“王”。魏惠王組建“合縱”聯盟,同時魏氏壹宗兩王,風頭重新蓋過強齊。齊威王不承認中山稱王,僅是對強魏的象征性敲山震虎,但因五國結盟,並未征伐中山。

趙武靈王(前325-前299在位)即位兩年之後,被迫參與“五國相王”。由於中山橫亙趙國腹心而不願與中山結盟,同時拒絕使用“王”號。《史記·趙世家》日:“五國相王,趙(武靈王)獨否,日:‘無其實,敢處其名乎?’令國人謂己日‘君’。”

趙武靈王十九年(前307),實行“胡服騎射”變法,開始征伐“盟國”中山。二十七年(前299),趙武靈王禪位年僅十二歲的嫡長子趙惠文王趙何(前298-前296在位),自號“主父”,親自領兵於趙惠文王三年(前296)伐滅中山,國威大振。繼戰國初期之強魏、戰國中期之強齊之後,成為戰國後期的中原最強國,史稱“強趙”。

魏屬中山國唯壹之王,是魏屬中山開國之君魏摯(魏文侯幼子、魏武侯幼弟)之子,魏惠王堂弟,其名不詳。莊子學派重要人物魏牟,是中山王之子,魏摯之孫;魏武侯族孫,魏文侯曾孫,魏惠王堂侄,魏襄王族弟。趙武靈王於魏襄王十六年伐滅中山,魏惠王早已死去,“合縱”諸侯勾心鬥角,魏又漸衰,魏襄王未能保住同宗別封,且於同年死去。

四 宋國稱王,滅於齊國

前481年田齊篡姜齊,在格於“王天下”舊格局的中原,因名不正言不順而遭到中原諸侯、諸子鄙視。直到齊威王擊敗強魏成為戰國中期中原最強國,諸侯、諸子才不得不仰視齊國。痛恨“亂臣賊子”的大儒孟子、茍子,均先後遊仕孔子力主征伐的田齊,成為稷下學宮的客卿。孟子任列大夫,茍子三為祭酒。但莊子終生未履緊鄰宋國的齊地,痛詆田齊為僭竊“仁義”的竊國“大盜”。齊威王死後四年(前316),崇信儒家長期鼓吹的“堯舜禪讓”的燕王噲(前320-316在位),禪位燕相子之(前315-前314在位)。三年後燕國大亂,當時遊仕齊國且“言必稱堯舜”的孟子,竟然慫恿齊宣王(前319-前301在位)趁機伐燕。齊之伐燕,導致燕王噲死,子之逃亡,燕國兩年(前313-前312)無君,幾乎滅國。“合縱”諸侯***謀伐齊救燕,齊才被迫撤兵。趙武靈王派趙將樂池領兵,護送在韓國做質子的燕公子職回國繼位,是為燕昭王(前311-前279在位)。燕昭王為復齊仇,準備了整整二十八年,築黃金臺招賢,魏人樂毅、周人蘇秦、齊人鄒衍等列國士人紛紛往燕擔任客卿。蘇秦為報燕昭王厚恩,請纓出使齊國行使反間,信誓旦旦對齊湣王(前300-前284在位)保證燕永不反齊,騙得信任並獲重用,遂留齊擔任客卿,竭力慫恿齊湣王伐宋,為燕創造復仇機會。

宋康王東敗齊,南敗楚,西敗魏,拓地三百裏,久與齊、魏、楚為敵。齊國伐宋,魏、楚出兵相助。秦國坐山觀虎鬥,希望中原最強的齊國,因伐宋而師勞國疲。為了促成齊湣王伐宋,前288年秦昭王用秦相魏冉(封穰侯)之策,與齊湣王互尊為“東帝”、“西帝”。然而迫於諸侯壓力,月余即各自撤銷“帝”號。宋為商朝後裔,作為周朝同宗後裔或周朝功臣後裔的各大諸侯,均未救援,坐視其亡。前286年齊滅宋後,秦國立刻改變戰略。其余諸國擔心齊國坐大,進而危及自身,遂***謀弱齊。

齊滅宋兩年之後的前284年,擔任燕將的魏人樂毅(為魏伐滅母邦的中山人樂羊後裔)率六國聯軍攻齊。六國兵至,齊湣王始悟蘇秦為燕謀齊,遂車裂蘇秦,出逃至莒,被楚將淖齒殺死。樂毅占領齊大半國土六年,導致齊六年(前283-前278)無君,幾乎滅國。前279年燕昭王卒,繼位的燕惠王(前278-前272在位)為儲君時與樂毅有隙,遂命騎劫代替樂毅為將。樂毅從齊逃亡至趙。前278年,齊將田單在孤城即墨以火牛陣反攻,收復失地,扶佐齊襄王(前279-前265實際在位)復國。然而強齊從此壹蹶不振,無力再與暴秦抗衡,強趙遂被推上了抗秦最前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