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現代統壹的十八歲未成年禮, 古代 的成年禮則相對較晚,至少在男子這方面來說。在古代男子二十弱冠,意思是說,男 孩子 在二十歲的時候就該“弱冠”了。
換言之就是說, 弱冠之年 在古代指的是男子20周歲的年紀。在每個時期都會有壹個很好奇的說法來形容人們的年齡,比如說弱冠之年,弱冠之年是古代的人們在20歲的時候壹種稱呼,或者說是壹種儀式。
在周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意思就是表示男子已經成年了,因為哪個年齡段人的身體還沒有完全強壯,因此用弱來進行形容。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不能用於女子。古籍記載,古代的男子到了壹定的年齡都會舉行弱冠之禮,這壹年就稱之為弱冠之年,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成人禮。
如今我國不論男女,均將十八周歲視為成年,而古代對此的規定不同,古代女子過了十五歲就成年了,而男子直到二十歲才會行冠禮。二十歲是男子的弱冠之年,而弱冠之年的說法也只針對古代的男子。
行加冠禮首先要挑選吉日,選定加冠的來賓,並準備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後由父兄引領進太廟,祭告天地、祖先。冠禮進行時,由來賓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頂帽子。
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質做的緇布冠,表示從此有參政的資格,能擔負起社會責任;接著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軍帽,表示從此要服兵役以保衛社稷疆土;最後加上紅中帶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禮帽,表示從此可以參加祭祀大典。
古代封建社會是很重視男子的成年禮的。古時候的貴族人家會在孩子二十歲的這年,為他舉辦隆重的冠禮。《儀禮.士冠禮》中記載,在男子二十歲的時候,他的父兄們會為他挑選良辰吉日,然後在家族宗廟之前,在宗室貴賓們的見證下,正兒八經的祭祖祭天,然後為他舉行冠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