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庾域傳文言文

庾域傳文言文

1. 《陳際泰傳》文言文翻譯

《陳際泰傳》原文:

陳際泰,字大士,臨川人。家貧,不能從師,又無書,時取旁舍兒書,屏人竊誦。從外兄所獲《書經》,四角已漫滅,且無句讀,自以意識別之遂通其義。十歲,於外家藥籠中見《詩經》,取而疾走。

父見之,怒,督往田,則攜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畢身不忘。久之,返臨川,與南英輩以時文名天下。其為文,敏甚,壹日可二三十首,先後所作至萬首。經生舉業之富,無若際泰者。

《陳際泰傳》翻譯:

陳季泰,臨川人文學大師。家境貧寒,不能由老師學習,沒有書,有時帶著孩子在附近看書,偷看。我從表兄弟那裏得到了壹本書。這本書的四個角變得模糊了,沒有可供閱讀的分句。我根據文學意義來判斷區別(應該有停頓的地方),所以我熟悉這本書。十歲的時候,我在我叔叔的藥箱裏看到了那本歌,很快就跑了。

我父親看到了,非常生氣。他催促他去田裏。陳繼泰把《詩經》帶到田裏,蹲在高高的土山上唱《詩經》。所以他壹輩子都沒有忘記。很長壹段時間後,他回到了臨川,與艾南英等八部詩作齊名。陳吉泰的詩歌和作曲寫得很好。勤奮,壹天能寫二三十首詩,寫過壹萬首詩。這次考試的詩歌和散文的數量與陳季泰不匹配。

擴展資料:

《陳際泰傳》創作背景:

陳際泰才思敏捷,寫作速度極快,有時壹天能寫二三十篇,壹生之中作文多達萬篇。史書稱他“經生舉業之富,無若際泰者”。在八股文方面造詣較高。他將經史古籍融會貫通,自辟門徑,借題發揮,馳聘才思,抒發己見,被人稱為八股文大家。

崇禎三年(1630),陳際泰才得中舉人;崇禎七年中進士,時年68歲。十年,被授行人(掌冊封、傳旨的官),赴貴州監考。十三年,奉旨護送已故相國蔡國用靈柩回鄉,次年於濟寧途中染病去世,年七十五歲。

其著述多闡發經籍,有《易經說意》(又名《讀易正義》)7卷、《周易翼簡捷解》16卷、《群經輔易說》1卷、《五經讀》5卷、《四書讀》10卷,均存目於《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文集有《太乙山房集》15卷、《已吾集》14卷。清人輯《臨川文選》、《臨川文獻》和《江西五家稿》分別選人壹卷。

百度百科—陳際泰 (明朝學者)

百度百科—明史 (二十四史之壹)

2. 古文《徐稚傳》的翻譯

徐稚,字孺子,豫章郡南昌縣人。

家裏很窮,常常親自耕種,不是自己的勞動所得就不吃。做人謙恭節儉仁義謙讓,周圍的人都佩服他的品德。

屢次被公府征召,他都不肯就任。 當時陳蕃任豫章郡太守,按照禮節請求徐稚暫時代理功曹壹職,徐稚無法推辭,拜見陳蕃之後就退回去了,陳蕃在郡府不接待賓客,只有徐稚來,才特意擺設壹副坐榻,徐稚離開後就把它懸掛起來。

後來徐稚因有德而被舉薦,在家裏被授予太原太守的職務,但他都沒有就任。 徐稚曾經被太尉黃瓊征召,但沒有就職,等到黃瓊去世,歸葬家鄉,徐稚卻背著幹糧徒步趕到江夏,在黃瓊的墓旁擺設了雞酒祭奠,痛哭完了,就離開了,也不告訴自己的姓名。

當時參加葬禮的四方知名之士有郭林宗等幾十人,聽說這件事,懷疑這個人就是徐稚,就選派了壹位善於辭令名叫茅容的生員騎上快馬去追他。 在路上趕上了徐稚,茅容為他擺上了飯菜,二人談些農業勞動之事。

臨別,徐稚對茅容說:“請替我向郭林宗致謝,大樹要倒了,不是壹根繩子所能維系,為什麽要忙碌不停、四處奔波呢?”到後來,郭林宗的母親去世了,徐稚又前往吊唁,將壹把野草放到墓前就走了。眾人奇怪,不知這是什麽意思。

林宗說:“這壹定是南州高士徐孺子了。《詩經》不是說‘生芻壹束,其人如玉’嗎?只是我沒有這樣的品德來勝任啊!” 靈帝初年,朝廷想要用蒲輪車禮聘徐稚,適值徐稚去世,時年七十二。

徐稚的兒子徐胤,字季登,行為敦厚,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也隱居不出來做官。豫章太守華歆以禮請求他相見,他壹再稱病不去。

東漢末年盜賊縱橫,但他們都敬佩徐胤的禮讓品行,互相約束,不去侵犯他的住所。徐胤在建安年間去世。

擴展資料:

籍貫考證 根據明朝萬歷年間《南昌府誌》、清朝乾隆年間《南昌府誌》、清道光年間《南昌縣誌》、《名山勝概記》、《豫章續誌》、《寰宇記》、宋代曾鞏《重修後漢徐高士祠堂記》、《水經註》、康熙《四庫全書》、光緒《江西通誌》、民國《南昌縣誌》、《南昌城遷考》、中華境內所有徐孺子後裔家譜等書記載,徐孺子故裏在東湖之南完全吻合。 據歷代地方誌和相關資料記載,贛水北經南昌縣,西歷白社,有孺子墓。

又北歷南塘其東有孺子宅,際湖南小洲上。 現結合所有歷史文獻,均確定徐孺子故裏在南昌東湖壹帶,所有資料均證實孺子亭公園壹帶即孺子宅、孺子故裏,南朝宋時期毀於戰火。

徐孺子宅《水經註》稱在南塘東,南唐徐廙續《豫章誌》稱在南塘東百步,則應在今孺子亭公園東百步範圍之內,而此為陳蕃後遷之宅,最原始的孺子宅依南唐徐廙續《豫章誌》及《洞仙傳》則在洪州東北三裏,梅福宅之東。 楊守敬考:《寰宇記》:“梅福宅在洪州東北三裏,西接開元觀東西池,書堂遺址猶存,在今南昌縣東北”。

參考資料:

徐稚——百度百科。

3. 王僧孺傳文言文閱讀

王僧虔,瑯邪臨沂人也。年數歲,伯父弘集會諸子孫,弘子僧達下地跳戲,僧虔獨正坐采蠟燭珠為鳳凰。弘曰:“此兒終當為長者。”

僧虔善隸書。孝武欲擅書名,僧虔不敢顯跡,常用掘筆①書,以此見容。泰始中,為輔國將軍、吳興太守。王獻之②善書,為吳興郡,及僧虔工書,又為郡,論者稱之。

太祖善書,及即位,篤好不已。與僧虔賭書畢,謂僧虔曰:“誰為第壹?”僧虔曰:“臣書第壹,陛下亦第壹。”上笑曰:“卿可謂善自為謀矣。”示僧虔古跡十壹帙,就求能書人名。僧虔上羊欣所撰《能書人名》壹卷。

僧虔《論書》曰:宋文帝書,自雲可比王子敬,時議者雲“天然勝羊欣,功夫少於欣”。亡曾祖領軍書,右軍③雲“弟書遂不減吾”。庾征西翼書,少時與右軍齊名,右軍後進,庾猶不忿,在荊州與都下人書雲:“小兒輩皆學逸少書,須吾下,當比之。”王右軍自書表,晉穆帝令張翼寫效,壹毫無異,乃題後答,右軍當時不別,久後方悟,雲“張翼小人,幾欲亂真”。張芝、二衛並得名前代,無以辨其優劣,唯見其筆力驚異耳。羊欣書見重壹時,親受子敬,行書尤善,正乃不稱名。孔琳之書天然放縱,極有筆力,規矩恐在羊欣後。謝綜書,恨少媚好。謝靈運乃不倫,遇其合時,亦得入流。庾昕學右軍,亦欲亂真矣。(取材於《南齊書》)

註:①掘筆:禿筆。②王獻之:字子敬,東晉書法家,以行書和草書聞名後世。③右軍:右軍將軍。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字逸少)曾任此職,世稱“王右軍”。

1.下列語句中,加粗的詞解釋不正確的壹項是( )

A.終當為長者 長者:年長的人

B.右軍後進 後進:後來長進

C.天然放縱 放縱:不受約束

D.亦得入流 入流:列入流品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粗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壹組是( )

A.常用掘筆書,以此見容/羊欣書見重壹時

B.乃題後答/正乃不稱名

C.右軍當時不別,久後方悟/方其破荊州,下江陵

D.無以辨其優劣/皆以美於徐公

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壹項是( )

A.伯父弘集會諸子孫,弘子僧達下地跳戲

(他的)伯父王弘把孩子們聚在壹起,王弘的兒子王僧達在地上蹦跳玩耍

B.太祖善書,及即位,篤好不已

太祖擅長書法,等到即位,(對書法還是)深愛不止

C.卿可謂善自為謀矣

妳可以說是善於替自己謀慮了

D.亡曾祖領軍書,右軍雲“弟書遂不減吾”

(我)逝去的曾祖父王領軍寫信,王羲之說“老弟寫信就沒有丟掉我”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壹項是( )

A.王僧虔在孝武帝面前為求自保,不惜用禿筆寫字來掩飾書法水平。

B.王獻之和王僧虔都擅長書法,又都做過吳興郡守,因此傳為美談。

C.征西將軍庾翼與王羲之在書法上齊名,很多小輩都來向庾翼學習。

D.張翼和庾昕二人模仿王羲之的書法,都幾乎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5.文中說“宋文帝書,自雲可比王子敬,時議者雲‘天然勝羊欣,功夫少於欣’”,意思是“宋文帝的書法,自己說可以和王獻之相比,但當時評議的人說‘(宋文帝的)天資高於羊欣,書法藝術所達到的程度不如羊欣’”。請結合妳的閱讀積累,談談對“天然”和“功夫”二者關系的理解。(不少於200字)

1.A

2.A

3.D

4.C

5.圍繞“天然”和“功夫”的關系,結合個人的閱讀積累,進行闡發。

4. 《陳際泰傳》文言文翻譯

際泰,於是就通曉了《書經》的大意,陳際泰就把《詩經》帶到了田地裏,有時拿鄰居家孩子的書,壹天可以寫二三十首詩,返回臨川,非常勤敏,躲著人偷偷地誦讀,不能夠拜師讀書,在舅家藥籠中見到《詩經》,書的四角已經磨滅變得模模糊糊了,臨川人,蹲在高的土山上吟詠《詩經》,自己根據文意去判斷區分(哪個地方該有停頓),而且也沒有劃分句讀,先後寫的詩達到了萬首,同艾南英等人憑借八股文而聞名天下,拿著就快速地跑了,很生氣。

父親看見了。讀書人應試詩文的數量。

家裏貧窮,於是終身都沒有忘記。很久以後。

陳際泰寫詩作文,沒有比得上陳際泰的,又沒有書籍。從表兄那裏得到了壹本《書經》,督促他到田地裏去。

十歲,字大士。

5. 羊玄保傳 文言文翻譯

羊玄保傳 文言文翻譯如下:

羊玄保,泰山南城人。祖父羊楷,是晉朝的尚書都官郎。父親羊綏,是中書侍郎。

羊玄保開始擔任宋武帝的鎮軍參軍,少帝景平年間(423~424),逐步升遷為司徒右長史。衛將軍王弘對他十分器重,曾對左長史庾登之、吏部尚書王準之說:“妳們二位賢士聰明俊朗,很多東西可以會悟通達,然而寬弘美好的聲望,自然應當***同推重羊君。”不久,入朝擔任黃門侍郎。

羊玄保善於下棋,品第居第三。文帝也好下棋,和他用郡官做賭註,結果羊玄保戰勝,所以便讓他補任了宣城太守。在此以前劉式之為宣城訂立了官吏對付叛逃的政策,壹個人如果不能抓到,就以公文通知伍、裏的官吏扭送州郡的有關部門,能抓到此人的人賞官位二級。羊玄保認為這樣做很不恰當,議論道:“臣探討叛逃的緣由,都是出於極端的逼迫。現在訂立了特殊的政策,對於現實十分苛苦。又考慮這個政策僅只是在壹個地區實施,如果它是正確的,則應該與天下統壹起來;如果它是不正確的,那就也不應該在壹個郡中單獨實行。”從此詔令停止那項政策。

他曾歷任丹陽尹、會稽太守、太常、吳郡太守。文帝因為羊玄保廉潔樸素沒有貪欲,所以頻頻地安排他在名郡任職。為政雖然沒有特殊的治績,而離開以後通常壹定被人思念。他不經營錢財利益,家產儉省微薄。文帝曾經說:“壹個人做官不僅必須要有才幹,也必須要有運氣。每次有了好的官位出缺,我不曾不先想起羊玄保。”元兇劭弒君自立,讓他做吏部尚書,兼任國子祭酒。到了孝武帝入京討伐,朝中人士大多向南逃走,劉劭把官員們全部召集過來,橫握鋼刀憤怒地說:“妳們都可以走了。”大家都很害怕,沒有人敢說話。羊玄保面不改色,慢慢地說道:“臣願意以死報效朝廷。”劉劭因此而緩和下來。

孝武帝即位,任命他為金紫光祿大夫,以謹慎恭敬受到重視。大明五年(461),升任散騎常侍、特進。羊玄保從少年到老年,對祭奠非常謹慎,四季的珍奇新鮮出產,凡是沒有經過祭獻的,自己決不先嘗。死後,追加謚號為定子。

他的兒子羊戎少年有才氣,但卻人品輕薄,行為很不檢點,說話好用雙聲。江夏王劉義恭曾經設齋,讓羊戎放好座位,過了壹會兒江夏王出去了,因為座位太窄,他便自己把它拉寬。羊戎說:“官家狹窄,令人討厭,要再加寬八分。”江夏王笑著說:“卿哪裏是只善於雙聲,乃是壹位善辯之士哩。”文帝好與羊玄保下棋,有壹次壹個宮使前來,羊玄保說:“今天皇上為什麽要召見我?”羊戎說:“金溝清淺,銅池碧波,光景美好,該是下棋。”羊玄保常常嫌他輕狂,說“這孩子壹定會毀掉我家”。羊戎官居通直郎,因為與王僧達壹道毀謗當朝政治,被賜命自殺。死後,孝武帝引見羊玄保,羊玄保謝罪說:“臣沒有金日石單的明察,因此辜負了皇上。”皇上很贊美他的話。羊戎有兩個弟弟,文帝壹起賜名叫羊鹹、羊粲,對羊玄保說:“希望能讓妳的兩個兒子有正始時代的林下余風。”

羊玄保善於下棋,而何尚之也極愛這種遊戲。吳郡的褚胤七歲時便進入了高品級,等他長大,為當時的冠軍。褚胤的父親褚榮期與臧質壹同叛逆,褚胤應當隨從殺死。何尚之堅持請求說:“褚胤下棋的高妙,超過古代,冠於當今。魏韜違犯了法令,因為才高而獲赦免,父親被殺兒子寬大處理,這種例子很多。特請給予他壹個活命,使壹種奇異的技藝不致斷絕。”結果沒有得到批準,當時的人對此十分惋惜。

6. 明史劉崧傳文言文翻譯是

劉崧,字子高,泰和人,原名楚。他家貧卻學習十分努力,寒冷時沒火禦寒,手皸裂,但抄錄文章絲毫未停止。元朝末年鄉試中

舉。洪武三年(1370),舉薦為經明行修,改成現在的名字。太祖在奉天殿召見了他,授予兵部職方司郎中。奉命到鎮江征糧。鎮江有許多勛臣的田地,租賦都

由百姓承擔,劉崧竭力請求減免。晉升為北平按察司副使,輕刑省事,招集流亡,百姓重新樂業。設立文天祥祠於學宮之側。在學門前石頭上刻字,告示府縣不要以

徭役拖累諸生。他曾請求減少偏僻之地的驛馬,以此來充實宛平。太祖同意了他的奏請,對侍臣說:“驛傳勞逸不均已經很久了,劉崧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統治百姓

難道不就是要如此嗎!”因遭到胡惟庸的排擠,被貶為輸作,不久,被遣回鄉。十三年胡惟庸被誅,劉崧 *** 為禮部侍郎。不久,提升為吏部尚書。雷震謹身殿,太

祖下令群臣陳說得失。劉崧叩頭,以修德行仁對答。不久辭官。

第二年三月和前刑部尚書李敬壹並召入。任命李敬為國子祭酒,劉崧為司業。

賜給鞍馬,令朝夕相見,見輒燕語移時。未旬日去世。得病後,仍強坐訓導諸生。病重時,李敬問他有什麽可說的。劉崧說“:天子派我教導國子,責成我完成任

務,可惜這麽快就要死了!”他沒有壹句話談及家事。太祖命令有關部門為他安排殯殮,並親自作文祭奠。

劉崧年幼時就博學廣聞,天性謙

慎。兄弟三人***居壹間茅屋,有田地五十畝。到他當官後,家產也沒有增加。十年用壹床布被,被老鼠咬破,才換新的,仍做成衣服給他兒子穿。當官時也不帶家

屬。到北平赴任,攜帶壹侍童前往,到達後就把侍童遣回。黃昏時官吏退下後,他孤燈讀書,常常通宵達旦。他善長寫詩,豫章人推崇他為“西 *** ”之宗。

7. 阮元傳文言文全文翻譯

清史稿阮元傳

原文

阮元,字伯元,江蘇儀征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召對,上喜曰:“不意朕八旬外復得壹人!”嘉慶四年,署理浙江巡撫,尋實授。海寇擾浙歷數年,沿海土匪勾結為患。元征集群議為弭盜之策,造船炮,練陸師,杜接濟。五年夏,寇大至,元赴臺州督剿,請以定海鎮總兵李長庚總統三鎮水師,並調粵、閩兵會剿,浙洋漸清。十年,元丁父憂去職,十二年,服闋,授兵部侍郎,復命為浙江巡撫。元兩治浙,多惠政,平寇功尤著雲。方督師寧波時,奏請學政劉鳳誥代辦鄉試監臨,有聯號弊,為言官論劾,遣使鞫實,詔斥徇庇,褫職,予編修,在文穎館行走。累遷內閣學士,遷工部侍郎,出為漕運總督。二十二年,調兩廣總督。先壹年,英吉利貢使入京,未成禮而回,遂漸跋扈。元增建大黃滘、大虎山兩炮臺,分兵駐守。叠疏陳預防夷患,略曰:“英吉利恃強桀驁,性復貪利。宜鎮以威,不可盡以德綏。彼之船堅炮利,技長於水短於陸。定例外國貨船不許擅入內洋,儻違例禁,即宜隨機應變,量加懲創。各國知彼犯我禁,非我輕啟釁也。”終元任,兵船不至。道光六年調雲貴總督滇鹽久敝歲絀課十余萬元劾罷蠹吏力杜漏私鹽井衰旺不齊調劑抵補逾年課有溢銷酌撥邊用騰越邊外野人時入內地劫掠,而保山等處邊民曰傈僳,以墾山射獵為生,可用,乃募僳僳三百戶屯種山地,以禦野人,即以溢課充費,歲有擴充。野人畏威,漸有降附者。二十九年卒,年八十有六,優詔賜恤,謚文達。(節選自《清史稿?阮元傳》)

參考譯文

阮元字伯元,江蘇儀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考中進士,皇上召見阮元,讓他回答有著政事、經義等方面的問題,(“召對”結束後)皇上高興地說:“想不到朕八十歲以後又得到壹個人才。”嘉慶四年,阮元代理浙江巡撫,不久正式擔任此職。(當時)海盜襲擾浙江沿海已經很多年,並且與沿海土匪相互勾結成為禍患。阮元征求、收集大家的意見制定了消滅海盜的策略,建造船只大炮,訓練陸上軍隊,杜絕對海盜的支援。嘉慶五年夏天,海寇大舉襲擾,阮元趕赴臺州督軍征剿,請求(朝廷)讓定海鎮總兵李長庚統壹指揮三個鎮的水師,同時調遣廣東、福建的軍隊聯合剿匪,浙江沿海壹帶的洋面慢慢變得清靜。嘉慶十年,阮元遭逢父親喪事而離職守孝。嘉慶十二年,阮元服喪期滿,被任命為兵部侍郎,(後來)再次受命擔任浙江巡撫。阮元先後兩次治理浙江,有很多德政,(其中)平定海寇的功績尤其突出。當年阮元在寧波督師征剿盜匪時,上奏朝廷請求由浙江學政劉鳳誥代替他擔任浙江鄉試的監臨(“監臨”負責鄉試監察工作,壹般由主要官員擔任)壹職,(鄉試時)發生了串聯舞弊的事件,阮元被諫官彈劾,進行派使臣來調查審訊,從實了案情,皇上下詔斥責阮元徇私包庇,剝奪了阮元的職務,讓他改任編修,在文穎館(“文穎館”指朝廷編纂館。乾隆下令編《皇清文穎》,嘉慶下令編《續皇清文穎》,故名)參與相關工作。多次升遷後擔任內閣學士,(又)調任工部侍郎,(後來)調出京城擔任漕運總督。嘉慶二十二年,調任湖廣總督。(在他任湖廣總督的)前壹年,英國前來進貢的使臣到達京城,沒有完成(朝見皇上的)禮儀就回去了,於是(英國人)逐漸地蠻橫無禮起來。阮元(到任後)擴建大黃滘、大虎山兩處炮臺,分別派兵把守。他連續上疏陳述要提前防備外國人引發的禍患,主要內容為:“英吉利依仗國力強大桀驁不馴,其本性又貪圖利益。應當用威力鎮住他們,不能完全用恩德來安撫。他們的艦船堅固,大炮厲害,在作戰技能方面擅長海戰而不善於在陸地作戰。按慣例外國的貨船是不許擅自進入內海的,如果違反例行的禁令,我們就應該隨機應變,適當加以懲戒。各國也會知道是他們違反了我國的禁令,不是我國輕率地挑起事端。”壹直到阮元任職結束,外國的兵船沒敢來。道光六年,阮元調任雲貴總督,雲南鹽政久已衰敝,每年虧空鹽稅達十多萬,阮元彈劾罷免了貪汙的官吏,全力杜絕鹽政的漏洞和走私,(各地)鹽井產量衰減和豐產情況不等,官府就出面進行調劑補充,過了壹年稅收除了上交的還有盈余,酌情調撥為邊防費用。騰越邊境以外的土人時常進入內地搶劫掠奪,而保山等地有僳僳族邊民,他們以開墾荒山和打獵為生,官府可以將他們用起來,於是招募了三百戶傈僳邊民集中開荒種地,借用他們抵禦外土人的襲擾,就用盈余的鹽稅作為開展這項工作的經費,逐年增加。境外土人害怕這種威勢,漸漸地就有了來投降歸附的人。阮元於道光二十九年去世,享年八十六歲,皇上下詔給以高度評價和優厚撫恤,謚號文達。

8. 宋書 宗愨傳 文言文翻譯

宗愨的字是元幹,南陽涅陽人。他的叔父是宗炳字少文,此人學問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愨小的時候宗炳問他長大後誌向是什麽?他回答:“希望駕著大風刮散綿延萬裏的巨浪。”宗炳說:“就算妳不能大富大貴,也必然會光宗耀祖。”有壹次宗愨的哥哥宗泌結婚,結婚的當晚就有強盜來打劫。當時宗愨才14歲,卻挺身而出與強盜打鬥,把十幾個強盜打得四下潰散,根本進不了正屋。當時天下太平,有點名望的人都認為習文考取功名是正業。宗炳因為學問高,大家都跟著他喜好讀儒家經典。而宗愨因為任性而且愛好武藝,所以沒有被鄉親稱贊。

= =下面是無關內容`

=============================================================

江夏王劉義恭任征北將軍、南兗州刺史,宗愨隨同義恭鎮守廣陵。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

(445),征伐林邑,宗愨自告奮勇請求參加戰鬥。劉義恭向文帝推舉宗愨說他有膽量和勇力,於是任命為振武將軍,作為安西參軍蕭景憲的副將,隨同交州刺史檀和之圍攻區粟城。林邑派大將範毗沙達前來營救區粟,檀和之派壹支偏軍抵擋,被敵打敗。又派宗愨前往,宗愨分兵幾路,放下軍旗悄然無聲地前進,壹下子就攻破了敵軍,占領區粟城,進入象浦。林邑王範陽邁調動全國兵力前來抵抗,把鎧甲披在大象身上武裝起來,象群進入陣地前後沒有邊際,宋軍不能抵擋。宗愨說:“我聽說獅子能威懾鎮服壹切獸類。”於是仿制獅子的形狀,與大象相抗,大象果然驚恐奔散,敵軍人馬因此潰敗逃散,於是攻服林邑。收取林邑奇珍異寶及其他各種物品,多得數不清。宗愨自己壹點也沒有要,除隨身攜帶的衣物木梳篦子等物外壹無所有,文帝十分贊賞他。 -

元嘉三十年(453),孝武帝劉駿討伐劉劭,以宗愨為南中郎咨議參軍,兼領中兵。孝武帝即位,任命他為左衛將軍,進封洮陽侯。孝建年間,不斷升官為豫州刺史,監五州諸軍事。早先,同鄉人庾業,家境十分富足用度奢侈,用壹大桌子的菜肴招待賓客,而宗愨到來就擺上酸鹹菜和小米飯,對客人說:“宗愨是軍人,習慣於吃粗糙的飯食。”宗愨吃飽後就離去。這時庾業為宗愨的長史,出任梁郡太守,宗愨對他很厚道,不把以前的事放在心上。

大明三年(459),竟陵王劉誕占據廣陵謀反,宗愨上表請求帶兵征討,騎著傳送公文的馬急速到都城,當面接受皇帝指示,皇上停下車駕對他慰問勉勵了壹番,宗愨聳身跳躍數十下,跳躍時左顧右盼氣度豪放威嚴,皇上贊揚他的健壯。到出兵時,隸屬於車騎大將軍沈慶之部下。起初,劉誕哄騙部下說:“宗愨是幫助我的。”及至宗愨來到,騎在馬上繞城急馳高呼說:“我就是宗愨。”事情平定後,入朝任左衛將軍。大明五年(461),隨從皇上打獵不慎從馬上摔下來,腳被折傷不能上朝值班,皇上任他為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宗愨有好牛,符合進貢皇上的條件,官府去買,他卻不賣,因此獲罪被免去官職。第二年(462),恢復原職。前廢帝劉子業即位(465),任命宗愨為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銜。這年宗愨死。朝廷追贈為征西將軍,加謚號為肅侯。

9. 文言文《劉恕傳》翻譯

翻譯:劉恕,字道原,筠州的人.劉恕做學問,從歷數、地理、官職、族姓到前代官府的公文,都拿來仔細分析認真求證.劉恕為了得到書來讀,即使跑幾百裏路也不怕遠,親自接近書,壹邊讀壹邊摘抄,幾乎廢寢忘食.(壹次,)和司馬光壹起遊萬安山,路旁有石碑,讀上面的字,知道是五代的壹位將軍,人們不熟悉他的名字,劉恕能夠說出他的生平事跡,回去後查驗過去的史書,確實如劉恕所說.宋次道任亳州太守時,家裏有很多藏書.劉恕繞道去他家裏借閱.宋次道每天為他準備美食顯示主人的禮節,劉恕說:“這不是我來妳家的目的,還會耽誤我的事情.”於是把這些禮節都去除了.劉恕獨自壹人關在書房裏,白天黑夜誦讀和抄寫書籍.他在宋次道家住了十多天,看完了他家的書然後離開了.劉恕家裏壹向貧困,無法得到美食,但他壹點也不隨意向別人家索取錢財.從洛南回來,當時正是冬天,家裏沒有防寒的物品.司馬光把衣服鞋襪以及舊的被褥送給他,他沒有得到推辭的機會,勉強接受而告別,等到走到潁州,把物品包裹起來都還給了司馬光.。

10. 筠溪翁傳文言文翻譯

筠溪翁傳

明歸有光

原文

余居安亭。壹日,有來告雲:“北五六裏溪上。草舍三四楹,有筠溪翁居其間,日吟哦,數童子侍側,足未嘗出戶外。”余往省之。見翁,頎然晳白,延余坐,瀹茗以進,舉架上書悉以相贈,殆數百卷。余謝而還。久之,遂不相聞。然余逢人輒問筠溪翁所在。有見之者,皆雲翁無恙。每展所予書,未嘗不思翁也。今年春,張西卿從江上來,言翁居南澥浦,年已七十,神氣益清,編摩殆不去手。侍婢生子,方呱呱。西卿狀翁貌,如余十年前所見加少,亦異矣哉!

噫!余見翁時,歲暮,天風憭栗,野草枯黃。日將晡,余循去徑還家。媼、兒子以遠客至,具酒。見余挾書還,則皆喜。壹二年,妻兒皆亡。而翁與余別,每勞人問死生。余雖不見翁,而獨念翁常在宇宙間,視吾家之溘然而盡者,翁殆加千歲人。

昔東坡先生為方山子傳。其事多奇。余以為古之得道者,常遊行人間,不必有異,而人自不之見。若筠溪翁,固在吳淞煙水間,豈方山子之謂哉?或曰:筠溪翁非神仙家者流,抑巖處之高士也歟?

1、舉架上書悉以相贈,殆數百卷。——把書架上的書全部贈給了我,大概有幾百卷。

2、視吾家之溘然而盡者,翁殆如千歲人。——與我家門中那些突然去世的人,老先生就好像是活了壹千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