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山海經(三)

山海經(三)

人類的語言,無論拼音文字還是象形文字,壹定得通過音,才能得到義。音和義的關系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約定俗成的。壹定的音就代表壹定的義,音是義的載體。義(意)是通過音來實現的!圖畫書(圖書)出現以後(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就是圖畫),圖畫實際充當了錄音機的功能,圖畫表現的是音,由音而生義,所以理解上古圖畫書壹定要從音上理解。

 壹個淺顯的例子是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形成,近幾百年以來,歐洲學者壹直在設法破譯埃及紀念碑銘文上的象形文字,壹直不得其門而入。直到1822年,壹個叫吉恩.弗朗索瓦.商博良的青年就是從埃及象形文字的圖案所代表的發音開始破譯古埃及帝王名字,最終取得突破,成為古埃及語言學之父。

《山海經》的文字,大量的是對圖畫的描述,表明《山海經》之前就是壹部圖畫書。所以,理解《山海經》的圖案,絕對不能從圖形上理解,而要從該圖形代表的音上來理解。

 音對於理解古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哪怕是文字已經成熟了的先秦古籍,如果不了解字音,要理解字義是不可能的。

 例如,中國古籍中很多字,我們都認識,但是我們不知道它的意義。為什麽?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它的確切讀音。舉個例子,《左傳.宣公三年》說:“昔夏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這壹句最後的“用”、“協”和“休”是什麽意思?

 因、和、佑啊。

 為什麽是因、和、佑的意思?

 那是因為古時它們是同音字,而且是中國南方的語音,在粵語中,“用”與“因”、“協”與“和”、“休”與“右”均同音,屬同音通假。再舉個例子:“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此句中的玄鳥是什麽意思?玄鳥就是壹種鳥嘛。錯了。“玄鳥”是“殷人”之音,而且是中國南方的語言。在粵語中,“玄”、“殷”同音。而“鳥”、“人”在上古也是同音字。

 由此可知,望文是不能生義的,要望音生義。

理解上古圖畫書《山海經》更應從音上理解。如《西次三經》:“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這段文字是前人對原圖畫書的文字描摩,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經過文字編譯後的結果。圖畫畫的是壹個黃袋子,紅得像丹火,渾敦沒有面目,還好像在唱歌跳舞。經文說這是帝江。帝江明明是個人,怎麽是個沒有面目的、會唱歌跳舞的黃袋子,而且還有六只足、四只翼??

 其實。黃袋的上古讀音是hon dai,hon dai是什麽?就是黃帝(黃字上古讀hong,如《山海經》中的熊山就是現在的黃山;上古帝字讀dai,如粵語中的帝就讀dai,《山海經》中的帝囷山就是現在的點蒼山。點和帝同音互譯)。“赤如丹火”是什麽意思?赤如丹火四字的粵語讀音就是“軒轅帝黃”。為什麽叫帝黃不叫黃帝?因為堯帝、舜帝壹樣可以叫作帝堯、帝舜,黃帝與帝黃無足於異。六足四翼是什麽?六足,鹿祖、六祖之音也;四翼,粵語即散宜也。據《蒙古秘史》,鹿祖是蒙古人的祖族。據《彜族源流》,六祖又是彜人的祖宗。而雲南人的祖宗也是六詔。六足、鹿祖、嫘祖、六詔、鹿蜀實際上是同壹人,同音互譯而已。所以六祖實際上是中國人的祖宗。散宜就是中國史籍中的散宜氏(即“塞人”之南方讀音)。而且,黃囊、渾敦二者的上古讀音也是壹樣的,所指實為壹。渾敦無面目是什麽意思,無面目是編譯者對渾敦的解釋;渾敦,古音就是“黃帝”(hon dai) 或“黃囊”,後來音變為“葷粥”,再後又音變為“匈奴”。事實上,“昆侖”、“霍臘”、“賀蘭”都來源於“黃囊”(黃帝)。這壹點要記住,這在後文的解讀中還會用到。這段經文的整個意思是說:“那裏有神,外貌像個黃袋子,紅得像丹火,他是鹿祖、塞人、葷粥壹族,是司彘國的江巫,其實他是帝江(即帝鴻)。” 黃袋子,紅得像丹火,是對黃帝二字的圖畫表音,六足、四翼也是圖畫表音。如此理解,《山海經》就好懂多了。

 諸如此類,《山海經》中數不勝數。 “以圖表音,以音釋義”這是《山海經》最重要的特點,不明白這壹點,就不可能讀懂《山海經》。

 前人理解不到這壹點,編譯《山海經》者沒有完全看懂,屈原沒有看懂,史遷沒有看懂,後來的編校者如劉向、郭璞等也沒有看懂。後來之後來者更是當作小說,甚至當作巫書。現在雖然肯定了《五藏山經》,但也是壹種模糊的肯定;至於《海經》部分,也還是當作神話看待。可以說,現代人也沒有看懂。這裏有壹點要註意,編譯和編校的區別。編譯是前賢將原圖畫書的圖案譯成文字形成《山海經》的過程,編校只是對《山海經》字句篇章的整理和校核,它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最初的圖畫書,隨著時間的推移、語言的變遷、文字的變革、記憶的錯位、政治的影響、史籍的損毀、山川的變遷、天文的變化等等因素的影響,信息在後來的傳遞過程中失真了。因為失真,後人不理解而臆測之;後人之後人更不能理解,復穿鑿附會之,致使本來真實的事情愈傳愈離離奇,愈傳愈怪異,最終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這些光怪陸離的怪人怪獸等等不可思議的事情。

 其實,神話就是歷史的化石,敲掉它的外殼,就是真實的歷史!

《山海經》記載的地理之遼廓、歷史之久遠,超出了當今任何人的想像!

 事實上,《山海經》反映的地理年代早得無法想像!《山海經》的價值要多大就有多大。不要說《山海經》中的上古帝王陵墓所在地;不要說那無數的金、銀、銅、鐵、錫礦還有壹些我們不知道名字的礦產;也不要說《山海經》反映的上古神秘文明;單是那積石山,山下有石門,“萬物無不有也”的敘述就足以讓人目瞪口呆;還有“禹掘昆侖墟以下地,中有曾城九重”的昆侖墟,等等等等,不壹而足,無數的物質的、精神的寶藏,幾千年、上萬年的文化積澱,盡在《山海經》中。《山海經》是破解上古文化的鑰匙!

 這些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山海經》還隱藏了壹個地球的最大秘密!這個秘密對於破解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歷史和演變、對於考察我們當前地球面臨的極端氣候和地球環境的演變,對於研究地球的極移和板塊運動和地球物理學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現在,即將破解《山海經》這萬古之謎,在後面,將解析亞洲神秘的人文景觀、指明雪藏的山海寶藏、還原震撼的上古歷史、闡述滄海桑田的山海巨變,探索不可思議的地球運動,等等等等。

 《山海經》不僅顛覆了我們對地球地理的認識,而且顛覆了我們對夏、商二代的歷史的認識!也顛覆了我們對中華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的認識!

 為什麽?

 因為上古炎帝至大禹時期,中國古史中的帝王實際上統治了整個亞洲和北非。古埃及第壹王朝實際上是炎帝孫族節並建立的王朝!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實際上是三苗文明!《山海經》稱之為“壽麻”。壽麻、三苗、蘇美爾實際上是壹族,為音譯的結果。所謂的兩河流域“阿卡德”實際上是“夏開帝”的粵語音譯,夏開帝國統治了整個亞洲和埃及,而且中國的帝堯事實上是埃及人!驚人的發現遠不止此。現在只略略提及,具體內容後文詳述。

 就目前考古來看,中國考古發現的三星堆文明其實被誤讀了!

 三星堆文明其實是炎黃時的文明,炎帝文明遠在公元前3100年以前。青銅神樹實際上是《山海經》中的“建木”,它代表的是炎帝節並!而且三星堆那個方腦袋的青銅人像它實際上是炎帝術器!這些在《山海經》中都有明確記載,只是後人沒有看懂而已。

 江西在上古並非蠻荒之地,在顓頊帝時,那裏是少昊之國!為顓頊帝帝都所在,江西之名就來源於“顓頊”的上古音譯。

 非但如此,中國古史中的夏朝不僅存在,而且是壹個龐大的空前絕後的帝國!

 夏朝之夏事實上不讀xia,而讀粵語的ha!夏後開也應讀ha hau hoi,夏王朝實際上是夏後氏建立的王朝。夏後王朝實際上就是《埃及王表》上的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阿哈王朝!阿哈王朝的都城不在埃及,而在中國的雲貴川壹帶,而且很可能就在川西。當時的雲貴川是世界的中心,是為中國古史中的炎帝帝都中心區域所在!夏後王朝即阿哈王朝早在公元前3000年前就是壹個龐大的帝國,當時覆蓋了整個亞洲和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