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壹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句詩出自哪裏?原詩是什麽?

“壹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句詩出自哪裏?原詩是什麽?

最早出現在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中三國24位名將的排名。

原文:

壹呂二趙三典韋(呂布、趙雲、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關羽、馬超、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黃忠、許儲、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二張徐龐甘周魏(張遼、張頜、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神槍張銹與文顏(張銹、文醜、顏良),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擴展資料

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

劉備第二次訪問臥龍崗時,來到諸葛亮的草堂,擡頭看見中門上有壹副對聯:“淡泊以明誌,寧靜而致遠。”於是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毛宗崗在這副對聯下批了壹句話:“觀此二語,想見其為人。”在這時,諸葛亮雖然還沒有出來,但對聯卻道出了他處世的態度、儉樸的生活,以及不凡的抱負。

在弘治本《三國演義》裏,原來沒有這副對聯,是毛宗崗增補進去的。後人都說補得好,好就好在給草堂添上了風雅的色彩,言簡意賅地介紹了草堂主人的“為人”,起到了未見其面先知其人的作用。

據《蜀梼杌》記載,我國最早的對聯來自五代後蜀主孟昶,內容為“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是有史可考的第壹副對聯。《聲調譜》作者趙執信明確指出:“兩句為聯,四句為絕(句),始於六朝”,三國時期並沒有貼對聯的習慣。

毛宗崗增補的這副對聯,不僅使茅廬生輝,也讓人對諸葛亮肅然起敬,堪稱點睛之筆。而且這兩句對後人的影響,更是無法估量。

現今通行的三國演義,大部分是依據毛宗崗本為底本,毛宗崗依據明代版本加以修訂成通行本,現在流行的壹百二十回本《三國演義》,就是毛宗崗修訂的版本。由於毛本流傳已久,文字亦有許多優點,較便於壹般大眾閱讀。因此成為目前最為通行的版本,盡管毛本亦有壹些缺失,但是仍不減其影響力。

曾評刻《三國演義》,將羅貫中原本加以修訂,整頓回目,改訂文辭,削除論贊,增刪瑣事,改換詩文,成為至今流行的壹百二十回本。其修改和評語,依據朱熹的《通鑒綱目》,增強了尊劉黜曹的封建正統觀念,藝術分析也多本八股文作法,不脫當時評點派習氣。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