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地球文明對自身總有壹些控制力,這種控制力是可以產生和增強的。顯然,在過去很長壹段時間裏,氣候是完全聽天由命的。但目前,且不說人類活動對氣候的正面影響,負面影響越來越明顯。這就像過去小石子撒進海堤,水面只是蕩漾著壹般的平靜,現在卻像不斷扔出巨石,以至於濁浪滔天。
雖然現在地球上人類規模的增長,活動能力的加強,表現出負面的壹面,但不可否認的是,也可以有正面的作用,這都要看人類怎麽做了。隨著人類數量和規模的增加,遍布全球,如同地球上的植被,成為地球環境的主導因素。顯然,人口少的影響很小。比如中國古代,大部分時間人口只有幾百萬到幾千萬,也就是現在壹個大中城市的人口規模。所以無論妳怎麽動,都像是壹陣弱風吹過妳的身體而不傷頭發。現在不同了。全世界的人口像雨後春筍般湧現。龐大的人口基數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激增。
那麽,人類應該采取什麽措施來控制地球的大氣環流呢?植物有蓄水的功能。如果下雨的時候當地有大量的植被,就會束縛大量的水,可以滲透到地下成為地下水。因此,植被是水被分配到地球各個部分的關鍵因素。過去,植物靠自己的能力遍布地球,從而創造了未來的生態基礎。但自從人類由動物進化而來,人類主要以植物為食,還要制作各種木質工具和設施,這就不可避免地破壞了植被,從而成為這種延伸的克星。
人類數量越多,破壞越嚴重,導致生態危機,同時也間接破壞了大氣環流。因此,反過來,人類要做的是如何利用人口及其分布規模的優勢,恢復或擴展遍布地球的植被,使海洋蒸發的水汽分布到整個地球,並長期保持。這樣,地球上的天氣就會變好,生命的棲息地也會變得非常美麗。
然而,目前的情況並不樂觀。因為人類的落後和貪婪,連熱帶雨林都在縮小。這樣下去,人類文明就不是人類文明了。人類文明只有克服自身的劣根性,升級為高級文明,才能拯救地球文明。人類現在能做的就是聯合起來建設地球的植被,讓植物盡可能延伸到地球的兩極,從而保證地球文明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