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是我國優秀的 傳統 文化 ,是當代學生應當誦讀的經典,也是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途徑。這裏給大家分享壹些關於關於國學的心得,供大家參考。
國學的心得1
學習《論語》的收獲是巨大的,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壹生熱愛學習,而且樂此不疲,壹直到了晚年還刻苦鉆研非常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
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 愛好 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誌,知難而進。子曰:“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讀書的人要立誌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誌,不要為世俗所累。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註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在教學中,我們更要鼓勵學生樹立遠大誌向,但學生樹立誌向後,又為這個誌向做出了什麽呢?我們是否只是鼓勵學生憑空說出的壹種空想呢?這個恐怕有人很少考慮。遠大的誌向誰都能說出很多,也能說得很大、很遠,但關鍵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諸實際行動!
但實際教學中,我們卻對“遠大”的理想大加贊揚,對現實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認為這是學生胸無大誌的表現,沒有出息的表現。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沒有什麽舍己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內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現實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著邊際的。比如:我們 教育 學生愛國,怎樣做才是愛國?什麽樣的行為是不愛國?學生心目中有沒有壹個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專家提出:學生能主動撿起壹片紙,這就是愛國!所以我們教育學生勵誌,不妨把眼光收回來,放在眼下能付諸行動的,哪怕為了理想只邁出壹小步。“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年代已經過去,勵誌要切合我們的實際,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 文章 。
國學的心得2
在學習第三模塊的過程中,我接觸到了《孔子與儒家思想》《老子與道德經》《唐宋詩詞》《紅樓夢與紅學》等七部 國學經典 ,雖然學習時間不長、斷斷續續,但覺著收獲很多。國學經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證明,也是每壹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園長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現根據個人學習情況談兩點體會:
壹、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身素養
經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壹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壹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作為園長,我們除了在能力、知識方面外,還應註重自己的表率作用。壹個園長的權威,說到底就是"權力+人格"。盡管園長不是官,是教育家,是學者,但是園長要想管理好幼兒園,就要真正地為教職工辦實事,善於聽取來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
二、學習國學可以提升幼兒園的管理水平
“入則孝,出則弟”。孝敬父母,尊重兄長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是首先應該具備的品質。為此,我鎮組織了對幼兒進行愛心、孝心教育的活動。包括聽父母的話,尊敬父母和其他長輩,關心體貼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勞動,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熱愛學習,與家人***同創造和諧快樂的生活。
首先制定了幼兒文明禮貌、愛心、孝心細則,並發放到家長手中,讓孩子在園在家對照執行。其次充分利用本土文化,營造“孝”的文化氛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供與教育相適應的,具有“孝”文化特色的、富有童趣的室內外環境,形成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氛圍。三是圍繞“孝心獻給父母”進行了壹系列德育活動。
(1)利用重大節日、生日音樂會等舉行各種形式的親子活動,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
(2)要求幼兒在壹周內聽壹個“孝”的 故事 、“愛”的歌曲、“為父母做壹項洗刷家務”、“幫父母做壹種農活”、“給父母做壹回健康服務”等。使幼兒學有榜樣,愛有行動,真實的感受父母養育之恩,有效的培養孩子關愛家庭、孝敬父母的優良品質。
(3)做小小“孝子”。組織幼兒開展“我自己進教室”、“我是媽媽的小乖乖”等幼兒活動,讓幼兒通過演壹演、做壹做、說壹說等形式,學會孝敬爸爸媽媽,養成良好的習慣。
(4)評“孝”星。通過壹定階段的活動後,組織幼兒及家長召開家園聯誼會,由教師、家長、幼兒溝通參與為每個幼兒以打星的方式評出最佳“孝”星,進行表彰獎勵。讓每個孩子都享受到成長的快樂。
學習了國學經典後,我認為還可以在我們的活動中加入經典誦讀,如《弟子規》《唐宋詩詞》《三字經》等適合幼兒誦讀的經典;其次讓我們的環境與經典對話,收集有關宣傳資料、圖片、布置幼兒園的環境、氛圍;三是利用傳統節日對幼兒進行滲透教育。如 春節 、 元宵節 、 清明 節、 端午節 、 中秋節 、 重陽節 等,每個節日的由來、慶祝方式、各地風俗習慣等內容,讓幼兒在接受傳統文化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個性品質,促進幼兒園特色辦園。
古為今用,是我們學習古代文學的唯壹目的。學習國學,讓我們了解了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豐富了知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養。
國學的心得3
讀國學學經典,從我個人來說,有不少的收獲和體會。收獲可以從兩方面來說:壹:提高自身素養,為教育工作打好基礎。我從國學與經典中學習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學以致用。二:從國學經典中學到做人的道理,處世的哲學。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快,自己在學校裏學到的知識太有限,根本趕不上時代的變化。要做好新時代的教師,能適應時代的需求,現代教師必須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而學習,應該海納百川,應該博而精。新時代的知識技能固然要學。而我國古文化博大精深,更應該是學習的寶庫,知識的海洋。《論語》中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國學經典裏的知識也壹樣,就像陳年佳釀,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國學經典才經得起推敲,經得起品味。《論語 述而》中還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對我影響很深,讀書時我是個自信得有些自負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工作後利用業余時間粗略地看了《論語》,現在,在工作的環境中才知道那句話說得太對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濟濟,讀中師出來的她們基本功非常紮實,書法、繪畫,音樂樣樣都懂。而且教學多年的她們 經驗 非常豐富,面對問題學生都能輕松應對。原本認為自己能像他們壹樣應付自如,但是結果卻出乎意料。真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也下定決心虛心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並利用假期練習書法,爭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練得更紮實。收效還挺不錯,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積累了壹些自己的心得。
在對學生的觀念上,《論語》裏說:“因材施教。”真是經久不衰的真理。剛參加工作時,由於沒有經驗,對所有的學生“壹視同仁”,我自認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實卻是違背學生發展規律的。由於沒有重點,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教學結果很不理想。事後,我 反思 了自己的教學行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詢建議。最後得出結論: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比如我教 畢業 的幾個孩子有什麽問題經常跑來和我說。例如,到中學學習壓力大,厭學等等。我就不再像以前壹樣,要求她們必須死記硬背文化知識。而是建議壹個身體素質比較好的孩子朝體育方面去發展,壹個愛繪畫並且很有天賦的孩子朝美術方面去發展、、、、、、使她們找到自己的特長,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在為人處世上,我也從國學經典中學到不少。曾學到過孟子的這樣壹句話:“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更應該以此做為自身的行事標準。人可以窮,但是要有骨氣,要有奮鬥的決心,現在這個時代,只要勤勞,就能創造財富。做為壹個農民的孩子,我從小就是吃苦長大的。但是我卻很感激少年時的貧窮,它就是壹筆財富。它讓我知道壹切都來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它讓我早早地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從而成為壹個孝順的孩子。它更讓我從小就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財富。讓我成為壹個正直,勤勞的人。現代社會機遇很多,造就了很多驟富的人,但是,由於來得太容易,所以壹切都顯得那麽不塌實。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才過上好日子沒幾年,不能滿足。我想不只是那些富二代,處在這個太平盛世的我們每壹個人都應該以“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來要求自己。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引起了眾多外國學者的關註。她們來中國旅遊,來中國 留學 。那些哈韓、哈日、學hip-pop的孩子們都睜開眼好好看看吧。我們雖然不能像晚清時期的滿洲貴族那樣妄自尊大、閉關鎖國。但是當京劇、 武術 、中醫等國粹漸漸遠離我們的視線的時候,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把自己的經典都拿出來品好了,再去學其他的好東西,甚至去教那些外國人。我們有很多好的東西,很多值得學的東西,個人認為把我們的根本學好了,才不愧為壹個中國人。
國學的心得4
今晚又是壹個吸收新知識的時刻到了,我又帶著我的記錄本早早的坐在培訓室等待 ,這已經是第八次的培訓了,今晚的培訓師,是壹個年輕漂亮的女老師,她叫燕子老師!真是人如其名壹般活潑靈巧。
壹口齒伶俐的標準普通話,高雅端正的北京人氣質,已經吸引了我。今天她所要給我們講解的是《國學經典》,這對於我真的是很有幫助了,因為我就是教小朋友這門課程的,可見是雪中送炭吶。
她整個的局面控制的非常穩,她的思路也清晰明了,從最基本的給我們做講解,課程的流程,時間的把握,該註意的細節,幼兒的感受。古詩詞要求:讀 誦 吟 唱 舞,常規活動的經典問候,還有簡單風趣的小律動,真是所謂為幼兒園小朋友,量身打造 (邊做動作邊念):國學經典 大聲的讀 國學經典 有感情的誦 國學經典 放聲的唱 國學經典 翩翩的舞 ,別看小小的壹個律動,可以活躍小孩子的氣氛,從而讓他們隨著老師的腳步,學習今天的國學經典內容,這也是作為壹個良好的導入工作。
講了上課的常規活動,她又細細的與我們分享圖畫閱讀,引導幼兒完整的觀察圖畫內容 (以上到下 從左到右)切記不要指著圖畫說 小朋友妳們看到了什麽呀?那是最沒有教學意義的做法,小朋友只會說 太陽 月亮 海…… 這時候可以引導幼兒說完整的話 例如:我看到了海 我看到了大海 老師指導:在這副圖畫中,我看到拍打著沙灘的美麗壯觀的大海,就是加修飾詞,讓是 句子 變的更完整,生動,這就是引導幼兒說完整的話。
對於上課的幾點要求,也做了較詳細的解說 有七:1語言清晰 2減少無效性的手勢 3引導幼兒說完整的話 4註重細節的引導 5圖畫內容 總結 6整體欣賞 7文閱讀。還給我們分享了,她所遇到的壹些普遍性問題,很多老師呢,講了圖片,下面準備導入主題,這個時候孩子們有點鬧哄哄的,他們有點坐不住的感覺,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老師沒有銜接語,所以壹定要保證句子的連慣性,而不是東壹句西壹句的,那樣不能夠給孩子吸引了,才從而容易造成那種情況。
先後又給我們介紹了 識遊戲, 誦的基礎 形式 和要求,吟的方式 方法 包括需註意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我都記在了腦海裏,這樣子的經典講座我真的很想多聽幾次,很合我的胃口,很高興自己學到了這麽有益的知識,從這壹次的培訓我告訴自己,不單單總是照著別人打好的例子來做,那樣永遠得不到進步,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有自己的話可說,有自己的話可談,有自己的見解。
國學的心得5
學習《論語》的收獲是巨大的,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壹生熱愛學習,而且樂此不疲,壹直到了晚年還刻苦鉆研非常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
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誌,知難而進。子曰:“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讀書的人要立誌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誌,不要為世俗所累。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註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在教學中,我們更要鼓勵學生樹立遠大誌向,但學生樹立誌向後,又為這個誌向做出了什麽呢?我們是否只是鼓勵學生憑空說出的壹種空想呢?這個恐怕有人很少考慮。遠大的誌向誰都能說出很多,也能說得很大、很遠,但關鍵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諸實際行動!
但實際教學中,我們卻對“遠大”的理想大加贊揚,對現實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認為這是學生胸無大誌的表現,沒有出息的表現。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沒有什麽舍己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內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現實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著邊際的。比如:我們教育學生愛國,怎樣做才是愛國?什麽樣的行為是不愛國?學生心目中有沒有壹個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專家提出:學生能主動撿起壹片紙,這就是愛國!所以我們教育學生勵誌,不妨把眼光收回來,放在眼下能付諸行動的,哪怕為了理想只邁出壹小步。“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年代已經過去,勵誌要切合我們的實際,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