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北京中軸線的文化內涵 北京社稷壇為正方形祭壇,象征著祖國遼闊的大地和領土,用五種顏色的土堆積而成。其中,正中間為黃土,東面為青土,南面為紅(赤)土,西面為白土,北面為黑土。五色土也象征天下五個方位,代表著東、西、南、北、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五個方位又與五方尊崇的神物結合,例如,東方尊太嗥,輔佐為木神;南方尊炎帝,輔佐為火神;西方尊少昊,輔佐為金神;北方尊顓項,輔佐為水神;正中尊黃帝,輔佐為土神。由崇尚黃土地到崇尚明黃顏色,是中國古代社會由原始走向封建等級社會的壹個顯著標誌。在中國封建社會中,不僅崇尚黃土地,還尊崇黃顏色,黃顏色被演繹成為皇權和高貴的象征。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大壹統的核心思想或觀念就是皇權、皇帝,而皇權、皇帝的標誌性顏色就是黃顏色。例如,皇宮要用黃琉璃瓦建築,皇帝在正式場合要穿黃色的龍袍或馬褂等。北京城作為古代帝都,其城市基礎色調是灰墻灰瓦的城墻、街巷、胡同與四合院,而在城市核心區域則是紅墻黃瓦的宮殿建築。這種大面積使用黃色琉璃瓦的建築形式可以說是北京作為封建帝都的壹個顯著標誌。 五服,中國古代先民講究的“五服”是壹種適應原始社會生產關系的和諧社會結構。核心是帝王居中心,然後從京畿逐漸到邊遠藩屬國均臣服帝王的理想分區域管理思想,也是古代帝王治國安邦的原始思想。這種思想進壹步引申就是圍繞中央和服務中央的思想和意識。古代先民認為,國家大壹統,要有壹個中心,這個中心或者稱為核心就是中央。中央從地域講,就是帝王所在的區域,就是都城。由此,在中國古代繪制的“五服圖”表明,核心是中央,或是帝都;然後是圍繞帝都的五服,由近及遠的順序是:甸服,侯服,綏服(也稱“賓服”),要服,荒服。在古籍《國語?周語》中也有記載,講的是周穆王時祭公謀父曾解釋過“五服”,大意是說,以王居住地為中心,按相等遠近作正方形或圓形邊界,依次劃分區域,最近的為“甸服”,然後是“侯服”、“賓服”(漢書作“綏服”)、“要服”、“荒服”,是為“五服”。 中心、中央的思想到2500年前中國步入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思想、學術空前開放,又有了壹次升華,這就是孔子關於“中庸”的思想及論述。孔子認為“不偏為中,不變為庸”。我們常說中國的“中”,就是壹個長方形再加上壹豎。這壹豎不能寫偏了,寫偏了“中”字就不好看了。在學習書法過程中,教授書法的老師就有專門用“中”字作範例的,其中對“中”字的壹豎非常講究,要求:既要懸肘、懸腕,又要“中鋒”行筆,而且要求用筆垂直、左右環視,做到不偏不倚,準確地在“口”的正中攢足氣力,行筆。孔子所講的“中庸”,比寫“中”字的文化內涵要博大精深,其中既有規範的要求,又有做人、處事的思維和方法。有人講“庸”字,認為是平庸,這是現代漢語對“庸”字的壹種誤解,儒家所說的“庸”字含有廣泛的應用和實踐之含義。例如,“庸”字拆開是“廣”、“手”、“用”三部分組成,“廣”就是在壹種原則下具有普遍意義,“手”就是強調親自動手,具有實踐的含義;“用”就是應用。有人概括儒家強調的“中庸”,是在待人接物時采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這還是字面上的解釋,而不偏不倚的深刻含義則是堅持中正或公正,強調的是堅守原則,其中的調和與折中更深刻的涵義是包容與寬容。在孔子提出“中庸”思想之後,將中心思想又進壹步應用於帝王、國家、社稷的是《呂氏春秋》。這部先秦時期的歷史文獻進壹步提出“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擇宮之中而立廟”,也就是說,帝王的位置應該是天下正中,帝王的住所(宮殿)應該在都城的正中,帝王的宗祠應該在皇宮正中。從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來看,中心的思想、中正的意識是深入人心的,是融化在幾千年的中國思想文化......>>
問題三:書法如何布局? 書法中單個字的好壞固然重要,但從壹件作品的整體來說,字的排列與組合必然居先,這便是章法。
從古而今,所出現過的章法大約有六種:
壹是有行有列式:這種章法無論縱向(行),還是橫向(列)都字字相對,布若列兵。甲骨文中就已有了這種章法形式,西周《虢季字白盤銘》也是這種排列,後來的刻石碑板中應用更多。這種章法,利在整上規範,弊在易板不活。故需註意字與字間要有神態呼應,姿態俯仰(行氣),還要有用筆的轉承呼接,務使通篇形離而神聚。
二是有行無列式:這種章法能使壹行之中書寫自如,而不考慮橫向(列)是否相對,但由於保持著行距,整體上仍能清晰,可以說是齊整與隨意的完美結合,因此在實用中這種章法形式也最為常見。在甲骨文、金文、篆、隸、楷、行及草等各種書體中都有使用 。這種有行無列式,行氣表現的特別重要。尤其在行草之中,由於字的動感增強,使字常常出現左右、高低、大小等不規則的位置及形體變化,為了不是壹行之中或行間的連貫性受到影響,就必須壹則註意守好壹行內應有的中軸線,使字的變化不離其中,前左後右,上斜下正;二則控制好筆勢的承接與行與行間字型筆畫的相互爭讓照應,使筆勢貫通,首位壹氣。
三是無行有列式:字數在三、四左右的名言、警句、匾額或字數更多的橫標等,多以單列方式書寫,方向通常從右至左(其它章法形式也壹樣)。
四是無行有列式:這類章法多見於大草或狂放壹派書風中,其實本來有行,由於強調情緒的宣泄,放縱書跡線體的穿插運動,使行與行間的嚴格區分消失,使作品整體上構成了壹種無行無列的線流板塊。唐代懷索、明代徐渭、詹景風等人的作品中最易見。
五是獨字式:這是中國書法很有特色的章法形式。通副只壹字,往往作為訓言或銘言,仰或純作為壹種書作的欣賞。獨字式不再有更多的字作為相互補救(只有落款等少數文字,即使字多也只是小字),因而要使壹字能成為作品,除了字本身要受看外,字型與紙型的配合都很重要,題款的位置與形式自然不能放松。
六是對聯式:對聯又稱壹聯,起源與五代後蜀主孟 詠在寢門桃符半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宋時將這種形式推廣用於楹柱之上。從文詞上講,字數不限,但左右兩個條幅,在章法上,體制上必須壹致。也是壹種傳統味極濃的書法樣式。
以上六種主要章法形式中,還有壹個貫穿其中的問題必須談到,既字距與行距問題。大致更根據需要又有四種基本情形。壹,行距寬於字距;二,行距窄與字距;三是行距等於字距;四是無行距字距。
六種章法形式是就是章法的內質而言的,在外部形式上還有根據用途的不同而又有多種,比如條、屏、扇面、長卷、橫幅、中堂等等。其實內部形式並沒變花,只是書寫時要結合好具體書寫面積的形狀,如圓方扇形條形甚至不規則形等。
再有壹個與章法相關的問題就是落款與鈴印。落款依作品的不同形式而定,要領在於呼應正文,輔助正文,使作品章法上更為完整,古不可以賓代主,款強文弱。如正文書寫已比較完整,就不能強為大量寫款,只作窮款。寫款與正文所用字體也要相協調,壹般寫款以楷、行書為宜,如正文是篆、隸書、落款也可用篆、隸書,但其它書體的落款則不宜濫用篆、隸書、以免不協調,也有礙款文的清楚。如果自己作書是為了鑒定考據或其它說明、感想等目的,落款時就不用“**書”的方式,而可寫作“**識”,“**記”,“**題”,“**撥”等,也可只落自己姓名。如帶有恭敬之意或晚輩對前輩的謹敬,可用“**署”,“**謹署”等
書法用印主要有名著,閑章兩類,閑章又有引首章,壓角章位置比較固定,閑章是根據作品需要作為補空之用,位置較為自由,但除收藏性質外壹般很少在正文中鈐印。
壹幅......>>
問題四:行楷書法的字距與行距應怎樣安排最好 書法作品自古以來都是豎式的從右至左寫,所以字距應拉近些,行距要間隔遠些。楷書壹豎行寫下來要對齊中軸線,橫行可字字對正也可以不對正,整體而言行距隔遠些會使整個篇幅看來整齊有序。行書講究的是流動感和整體連貫的氣勢,要相互補空與穿插,但總體來說也是行距大於字距。
問題五:書法中怎樣才能做到平衡的結字原則?急求答案~~~詳細的最好~~~ 要做到平衡的結字原則,首先要知道什麽是書法中結構的平衡。書法中所講的平衡,和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平衡有相近的地方,也有區別。比如說,左右結構的字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做到平衡,如“相”字,但是也要將左邊的“木”寫得開張壹些,才能和右邊的“目”達成協調,因為“目”的筆畫本身多,結構趨於緊湊,那麽在整體上就要通過濃淡疏密來調節,以取得最佳的視覺效果,書法上的平衡主要從視覺效果來衡量,不見得是絕對均衡,這也是和壹般“平衡”意義上的區別。再舉壹個例子,比如寫橫劃,如果寫成絕對水平,視覺上反而不美,這就說明視覺和實際有壹定區別。要做到結字的平衡,不好壹概而論,和書體很有關系。壹般來講,楷書結字比較規則,妳可以通過多聯系顏體和歐體來體會,這是我個人看法。其他書家也可以,看妳個人喜好和悟性,比如柳公權的也不錯,但最好不要練近現代書家的,“師不高,弟子拙”;在行草書中,為了達到結字的平衡,必須考慮整體的需要,通過線條粗細、墨色濃淡、左右傾斜等各種手段取得最佳的整體效果;還有通過增減筆畫達到結字平衡的。這裏面的道理,不是幾句話能夠完全概況,書法結字的平衡理論上可以講壹點,但是主要得靠自己在反復臨摹、練習中去“悟”,這麽解釋您應該也“悟”到點什麽了吧?
問題六:高山流水 書法,請指導 不錯不錯,柳體學得真不錯, 水字左邊筆畫小點
問題七:春秋戰國是什麽意思?這壹時期的有趣文化? 春秋戰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自鎬京東遷洛邑,春秋時期開始。其後,王室衰微,在壹百四十多個諸侯國中湧現出壹批強國,先後競奪霸權。齊、晉、楚、秦加上宋,史稱五霸,但有異說。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為戰國時期,十余國中越、韓、魏、齊、楚、燕、秦七國戰爭不斷。春秋和戰國合稱東周。
春秋時齊國發達最早。齊桓公(前685~前643在位)任用管仲,國勢強大,在戎、狄交侵中拯救了壹些中原小國,抗拒了楚國北上。公元前 651年,諸侯盟會於葵丘,齊桓公成為霸主。繼為霸主的晉文公(前636~前628在位)繼續抗拒楚國北進,主持了踐土之盟。此後,秦穆公(前659~前621在位)稱霸於西戎;楚莊王(前613~前591在位)則北向窺測周王室,於敗晉後稱霸中原。公元前546年宋國向戌倡議召集弭兵之會,各國承認晉楚霸權。前6世紀下半期,江南吳國崛起,壹度進占楚都。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前495~前473在位)開江淮運河北上,會諸侯於黃池,成為霸主。公元前473年,越滅吳。
中原地區的國家,本來是許多塊不相銜接的墾殖區,春秋時期逐漸連結起來。各國接觸增多,戰爭頻繁。私田墾辟增加使井田制趨於破壞。租稅制也出現相應改變。春秋戰國之際是社會變化的關鍵時期,但對於變化性質史學界迄無定論,有說是封建領主制轉向封建地主制,有說是奴隸制轉向封建制,有說是奴隸制由較低階段轉向較高階段。
戰國時期,鐵器廣泛使用,牛耕、施肥、水利應用於農業,耕墾速度和質量大為提高。鐵、銅、鹽、紡織、陶器、漆器等手工業都相當發達,有官營也有私營。市場商品種類多,金屬貨幣大量使用。城市人口大增,齊都臨淄多至七萬戶。商人兼並農民、農民棄本(農)逐末(商)的現象引起統治者和政治家的憂慮,許多國家實行重農抑商政策。
社會結構變化顯著。新的自耕小農成為農業生產主力。手工業者、商人具有獨立的身分。宗法貴族分化,出現了俸祿制的官僚和各種士。士可以上升為官僚,也可以下降為農民。雇傭勞動時有所見,奴隸勞福仍廣泛使用。豪強兼並農民並使之成為依附者的現象,也開始出現。
各國競用士人,推行變法。魏、楚、齊、韓、秦國相繼變法,其中秦用商鞅變法成就最顯著。商鞅立什伍連坐法以控制人民,把民間大家庭析為小家庭以增加納稅服役的單位,力耕致富者減免負擔,經商及怠惰致貧者罰為奴隸,以軍功受爵高低決定其占有土地、奴隸數量。以後又令統壹度量衡,以縣制代替封邑制,廢除井田。商鞅變法使落後的秦國富強起來。
文化學術也有相應變化,出現了許多學術流派。儒家創始人孔丘(前551~前479),沒落貴族出身,熟悉古代典籍,多有新解。孔子重人事而不重天命鬼神,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愛人,就是克己復禮。他主張為政寬惠而不苛猛。他本著有教無類精神,把教育向較低社會階層推廣,這種精神,正是戰國人才輩出的壹個重要原因。他的言論被匯集為《論語》壹書。後世的儒家五經,即《詩》、《書》、《禮》、《易》、《春秋》(加《樂》則稱六經),據說都曾經孔丘審定。戰國時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孟軻(約前372~前289)和荀況(約前313~前238)。孟子主張人性善,鼓吹行仁政;荀子主張人性惡,主張人定勝天。孔孟的儒學在後世處於獨尊地位,對中國歷史及中國民族發展影響很大。
戰國時諸子百家競起。與儒家並稱顯學的墨家,創始人墨翟(約前468~前376)反對戰爭,提倡兼愛;反對奢侈,提倡節儉。墨家還主張假鬼神力量以制約人主的行為。道家的老子主張天道自然,無為而治。他認為對立因素可以轉化,這是樸素的辯證思想。莊周(約前3......>>
問題八:書法 個幾個字改怎麽改 看樣子練的時間不長吧,先不管妳練的是哪種書體哪種風格,我說壹下比較明顯的問題吧(以唐楷為標準),僅供參考:
業:整體看上去歪斜,因為長橫的向右上取勢過大,作為字的主筆應平穩。上面的兩豎兩點偏離字的中軸線。
精:中宮松散,左右參差過大,右半邊的青註意中軸線,月可以再瘦高壹些。左邊的米中宮四點應再收壹收,豎的上下比例不要壹比壹,短橫的位置應該在豎的中間偏上。
於:撇偏鋒,鉤有些虛,結構尚可。
勤:和前三個字相比結構較好,筆畫需要註意細節。
四個字筆畫生硬,還不成熟,當然這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
對於筆畫的訓練,建議在未來真草隸篆都要學習,增強對各種筆法的控制力。像中鋒的運用,筆法的靈動,結構的和諧等,至少需要十余年的書法學習才能領悟。現階段,妳應該先打好基礎,做到細節完整,整體協調。之後再去追求靈動與意境。學書法是個持之以恒的過程,別著急,總有壹天會達到較高的境界,加油。
問題九:漢代的建築大多都用的瓦片,這說明什麽? 瓦當是中國古代建築屋檐頂端的蓋頭瓦,俗稱筒瓦頭。瓦當文字中見有自名曰“當”,如“京師庾當”之類;曰“瓦”,如“都司空瓦”,“長水屯瓦”之類;又有曰“裳”,如“長陵東裳”等,曰“甬”,如“庶氏冢甬”等等。前人訓當為“底”,謂瓦櫛比置於檐際,瓦瓦相值,而帶瓦頭的筒瓦正當眾瓦之底,帶有阻擋、遮擋的作用。陳直先生引用班固《西都賦》“裁金以飾”句,釋“”為“椽頭飾也”。以今瓦當之位置考察,正是位於筒瓦之端,椽頭之上,用於蔽飾屋檐口出頭之木,故“瓦當”之得名很可能因其位置和作用而來。
瓦當壹般為泥質灰陶,陶土壹般要求土色純黃,粘性較好,沙石較少的黃壤土燒制而成。瓦及瓦當的發明,是在制陶工藝高度發達的基礎上,為適應較為成熟的土木結構建築的需要而產生的。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瓦和瓦當,出現於西周中晚期的宮殿建築群遺址下。因此,西周瓦當的出現反映了我國古代建築技術的早熟、發達和獨具特色,它是古代中國許多發明創造中又壹獨創。瓦當的使用不僅可以起到加固建築構件、保護屋檐椽頭免受風雨侵蝕,延長建築物壽命的作用,它更以其圖案、文字的美妙、生動,達到裝飾和美化建築物的藝術效果。它既是壹種實用品,同時又是壹種藝術品,而其自身所包涵的社會意識形態方面的內容,又在不自覺中成為統治者宣揚其治國之道的宣傳品。在規模宏偉的大型建築物上,配以造型精巧的瓦當,構成了極富中華民族特色的建築模式。
壹、 漢代瓦當產生與發展的社會背景
每壹個時代的創造物和藝術品都是其社會物質文化水平和精神風貌的反應。漢代施瓦當藝術登峰造極的時代,這是建立在統壹的封建大帝國物質和精神所發展的基礎上的。
漢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西漢初年,經過了70余年的休養生息,國力得到逐漸恢復,經濟文化有了新的發展。建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重要進展。西漢時期的宮室臺榭之類建築,在繼承秦代基礎上,規模更為壯麗宏大,已國都長安為中心的宮殿建築,如長樂宮、未央宮、明光宮、北宮、桂宮、建章宮以及上林苑,各抱地勢,連屬成群,華麗豪奢,每處能容“千乘萬騎”,可見建築規模之宏偉。而在這些建築上必用瓦當以顯示皇家的氣派與威嚴。這就為瓦當在漢代大放異彩奠定了廣闊的發展基礎。
二、 漢代瓦當的特點
漢代的瓦當繼承了秦及以前的瓦當的形制有半圓形和圓形兩種。半圓形瓦當流行於漢初,圓瓦當的形制變化是:漢初與秦代瓦當風格近似,武帝以後特點較為明顯。制作實現用模子將瓦面印好,再附在瓦筒坯上,因此壹般是瓦面變大,被面光平,沒有切痕和棱角,瓦當邊輪較寬且平整,質地明顯較秦瓦好。陶色為灰色或淺灰色。
西漢素面瓦當較為少見,所見者多為飾紋瓦當和文字瓦當,其飾紋瓦當亦可分為圖像畫和圖案畫兩類,圖像種類繁多,據《陜西金石誌》記載有麟鳳、狻猊、飛鴻、雙魚、玉兔、蟾蜍等數十種,構圖巧妙,獨具匠心。值得註意的事,與秦圖像瓦當取材於現實生活不同,漢代瓦當圖像多是取材於現實而又經過了高度藝術誇張的超脫於現實生活的珍禽異獸,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構思、細膩而不繁瑣的線條勾勒,將漢代質樸渾厚、走有奔放、氣勢磅礴的藝術風格表現得淋漓盡致,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關於瓦當紋飾的區分,基本上分為三大類:及圖像紋瓦當、圖案紋瓦當和文字瓦當三種。它們的特點我將在下面分別論述。
壹圖像紋瓦當
龍紋瓦當 西漢漢長安城遺址出土。直徑19.5厘米,邊輪較寬,當面為壹鼓目長髯,張牙舞爪的盤龍形象,龍身飾細密的鱗甲。
蟾蜍玉兔瓦當 淳化董家村采集,直徑18厘米,邊輪主齒輪狀。當面主紋是蟾蜍和玉兔,蟾蜍圓目鼓腹,身後有短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