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唐山市圖書館的發展歷程

唐山市圖書館的發展歷程

1956年,唐山市根據文化事業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願望,決定籌建唐山圖書館。1958年,新館在路北區西山路順利竣工。10月1日,正式開館接待讀者。到1976年,唐山圖書館的藏書已達37萬余冊,管理人員22人。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使唐山圖書館“工”字型的3層樓房幾乎全部倒塌,大部分圖書設備被掩埋。傷亡工作人員 8人。地震發生後的當天和第二天,在余震不斷的情況下,圖書館的大部分工作人員,顧不上擦掉失去親人的眼淚。有的帶著傷痛趕到圖書館。在饑餓幹渴和烈日暴曬下,開始從廢墟中,壹本壹本地往外扒書,雙手鮮血直流,也不在乎。年近七旬的老館長王任舒,將親自扒出來的古籍晾曬後,搜集在壹起,並組織人員看護。經過全館人員和解放軍指戰員的奮力搶救,唐山圖書館的藏書,尤其是珍貴的古籍和報刊大都完好,至今為唐山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

震後,全國各地圖書館無私支援唐山圖書館。北京故宮博物院、北京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首都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相繼派人來唐山。北京圖書館副館長譚祥金親自帶隊來唐慰問,文化部圖書司副司長鮑振西住在唐山圖書館,風餐露宿,幫助搶救埋在廢墟中的圖書。1976年10月1日,也就是地震後的第64天,唐山圖書館迎來了震後的第壹批讀者。在整理圖書期間,廣州中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20多家圖書館,贈送給唐山圖書館上千冊圖書。

在黨和全國人民的關懷下,唐山圖書館經歷了鳳凰涅槃般的陣痛後,在壹片廢墟上獲得了再生,於1986年唐山地震10周年之際,壹座嶄新的唐山圖書館竣工落成了。新落成的唐山圖書館坐落在美麗的鳳凰山腳下,位於唐山市中心地區。環境幽雅,交通便利。成為唐山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

當歷史進入20世紀90年代,昔日的唐山圖書館已不能適應飛速發展時代的需求。1992年,唐山圖書館開始了擴建工程。1995年,擴建工程竣工。擴建後的唐山圖書館建築面積10,162平方米。館內寬敞安靜,通風采光良好。有閱覽室14個,基本書庫6層,輔助書庫7個。館內設有采編部、流通部、閱覽部、輔導部、培訓部、少兒部、微機室、辦公室等。現有藏書56萬冊,其中,普通中文圖書48萬冊;古籍2084種4845函5萬冊,內有善本古籍8種25函228冊;其中,孤本古籍1種,即我市樂亭作者著的《圖書便覽》,為古代的百科全書,外文圖書1萬冊;香港愛國人士石景宜贈書4000冊;中文期刊報紙1350種,外文期刊130種。還設有外借出納3處。寬敞的目錄廳備有圖書分類目錄、書名目錄、著者目錄。平均每年接待讀者35萬人,是震前的4倍。目前,唐山圖書館正在全力實現微機管理,電子計算機開始應用於圖書管理中,已建立終端6個,軟件系統5個;書目數據庫和采編編目應用數據庫正在建設中;已開通與河北省圖書館電子通訊檢索網絡;並備有復印機、速印機、謄影機、電腦打字機、噴霧式影印設備、打印機等,基本上實現了辦公自動化,為下壹步發展電子信息化服務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唐山市圖書館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許多人員參加圖書館學的科學研究。幾年來,有9人單獨或與社會合作撰寫出版專業著作7部;在國家、省、市及高等院校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7篇;為各類報刊撰寫非學術文章295篇;在省以上專業學術研討會上有13人獲16次獎;在唐山市專業學術研討會上,12人獲34次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