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 fáng fāng
2 趙炳南方:荊防方 2.1 處方荊芥穗6克,防風6克,僵蠶6克,浮萍6克,生甘草6克,金銀花12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生地9克,黃芩9克,薄荷4.5克,蟬蛻4.5克。
2.2 功能主治疏風解表,清熱止癢。主風熱邪氣搏於營血所致。
2.3 荊防方的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2.4 摘錄
趙炳南方
3 《趙柄南臨床經驗集》 3.1 方名荊防方
3.2 組成荊芥穗2錢,防風2錢,僵蠶2錢,金銀花4錢,牛蒡子3錢,丹皮3錢,紫背浮萍2錢,幹地黃3錢,薄荷1錢半,黃芩3錢,蟬蛻1錢半,生甘草2錢。
3.3 功效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3.4 主治急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
3.5 加減惡寒重,發熱輕,風團皮損偏白者,去薄荷,重用荊芥,加幹姜皮;兼吐瀉、腹痛者,加周氏回生丹,每次7-10粒。
3.6 各家論述以荊芥、防風、薄荷、蟬衣為主藥。荊芥驅散氣分風邪;防風散骨肉之風;薄荷清輕涼散,解風熱之邪,又可疏表透疹解毒;蟬衣涼散風熱,開宣肺竅;牛蒡子疏散風熱,解毒透疹;浮萍升散開竅;僵蠶祛風散結;銀花、黃芩解毒清肺熱;丹皮、幹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調和諸藥。
古籍中的荊防方 《痘疹心法要訣》:[卷四痘中雜證(下)]夾痧往夾痘而出,宜於疏散,以荊防敗毒散主之。荊防敗毒散(方見夾)《痘疹心法要訣》清吳謙等公元1742年...
《醫宗金鑒》:[卷五痘中雜證]夾痧而出,宜於疏散,以荊防敗毒散主之。(荊防敗毒散)方見夾□%痘中雜證《醫宗金鑒》清吳謙公元1742年...
《外科證治全書》:[卷壹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治目大要則患眼丹,紅腫脹痛。風盛者腫軟下垂,不能視物,用荊防敗毒散散之。熱欲潰者,按陽癰則例治之。然須速愈,...
《痘疹心法要訣》:[卷四痘中雜證(下)]夾草川芎枳殼(麩炒)桔梗赤茯苓引用生姜,水煎服。方歌夾宜用疏解劑,荊防敗毒進莫遲,羌獨柴前荊防草...
《醫宗金鑒》:[卷五痘中雜證]夾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