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杜荀鶴的詩

杜荀鶴的詩

杜荀鶴(約846-906)生於九華山。漢族,出生於池州石代(今安徽石臺縣)。他出身貧寒,中年是秀才。他還沒有被任命為官員,但已經回到家鄉隱居。朱溫曾以詩贊,後朱溫取唐,任翰林學士,知聖旨,故入《舊五代史》梁書(《舊五代史》卷二十三《梁書傳》十三)。他以“詩旨未忘救事”(《自述》)為自述,因此對晚唐的混亂與黑暗以及由此造成的人民苦難進行了大量的反思。比如山中寡婦避征無門,官兵搜刮珠寶濫殺平民,甚至在《郡內叛亂》中拆毀古廟,挖棄墳;《再經虎城縣》中酷吏的殘暴和縣民的怨憤,是這壹時期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他的詩也是平實樸實的,都是現代詩,但也很淺,不太耐久。他自稱苦,但從技術上講,未必如此。翁方綱對《蒼話》有異議,他在《周市詩話》中說:鹹通的十哲都是缺德的...杜荀鶴把顏滄浪的眼睛做成了壹個,也是極其的簡單易行。苕溪漁隱從化引幕府嚴,亦稱俗俗,但宮詞為唐代首創。

中文名

杜荀鶴

出生日期

大約846年

出生地

池州時代(今安徽石臺)

死亡日期

大約907年

代表作品

杜荀鶴文集,3卷。

更多

角色的生活

杜荀鶴出身貧寒,在長安考了幾次試,卻再也沒有回過山。黃巢大軍橫掃山東河南時,他從長安回家。從此過上了“我在煙中十五年”(《亂後出門見高員》)和“我願向世人學習,我樂於修山”(《亂後進山工作》)的生活。文賜其禮部爵位,中順二年(891)中進士第八名(《鑒戒錄》)。次年,因政局動蕩,田七回到舊山,在宣州。他很重視他,並以此為事業。三年後(903年),田七反叛楊行密,派他到大梁與朱溫聯絡。田七戰敗而死。朱溫對他進行了表彰,授予他翰林學士學位和外交大臣作為主賓。他病得很重,十天就死了。《唐峰集》已於明代吉谷閣出版。劉的摯友編著了《貴池聖人遺書》,並附有補遺。65438年至0959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以劉刻本為底本,按全唐詩進行補充整理,編成《杜荀鶴詩集》,與《聶詩集》壹起出版。清初又有壹部《唐百名詩人全集》,名為《杜荀鶴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了《杜荀鶴文集》的宋、蜀版本。

人物體驗

杜荀鶴

朱溫封他為禮部尚書,中順二年(891)中進士第八名(《課錄》)。次年,因政局動蕩,田七回到舊山,在宣州。他很重視他,並以此為事業。三年後(903年),田七反叛楊行密,派他去聯絡大良的朱溫。田七戰敗而死。朱溫推薦了他,授予他翰林學士和外交大臣為主賓。他病得很重,十天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