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經七書》是北宋朝廷作為官書頒行的兵法叢書,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軍事教科書。
元豐三年(1080)四月,神宗詔命國子監司業朱服等人校定《孫子》《吳子》《司馬法》《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尉繚子》《黃石公三略》《六韜》7部兵書,並按照這個排列順序,以《武經七書》之名頒行於武學,作為必讀的經典和考試的依據。
擴展資料:
後來,七書的排列順序曾有所變化:南宋孝宗時,《唐太宗李衛公問對》由第4位移到第7位, 《六韜》則由第7位變為第4位;光宗時, 《六韜》被提居首位,《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又排在了《司馬法》和《尉繚子》之間;到了明代,劉寅的《武經七書直解》,又恢復了朱服校定的順序。
本書的註釋本,具有代表性的有宋施子美《武經七書講義》、明劉寅《武經七書直解》、清朱墉《武經七書匯解》、魯經《武經大全會解》等。本書確立了兵書的正統地位,有助於《孫子》等7種兵書的流傳,對於宋以後軍事學和戰爭實踐,有積極的影響。
百度百科——武經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