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叫魂怎麽叫,說具體壹點。

叫魂怎麽叫,說具體壹點。

亦稱“喊驚”、“喊魂”等。舊時漢族信仰民俗。流行於全國大多數地區。古代認為,人有疾病將死,魂魄離散,須招魂以復其精神,延其年壽,因而有“招魂”之俗。 叫魂是母親的專利,壹般都在晚飯前後。叫魂前先上三炷香。香點燃之後就開始喊,喊的時候要帶上孩子的名字,如小名為狗娃的孩子就喊:“狗娃嚇掉魂回來了沒有?”狗娃媽門外喊,狗娃爹在睡房裏答“狗娃嚇掉魂回來了。 ”門外的人喊壹聲,睡房的人應壹腔,壹般要喊上十數八腔。喊聲由低到高,悠揚高昂,顯示出父母對受驚嚇的孩子關切的心情。 這壹切做法是否真正有效,有什麽根據?從心理學角度,又該如何解釋? 有時,掉魂這種現象並不壹定能用科學解釋。 “叫魂”體現了大人對孩子的關懷之情,對孩子而言,是壹種徹底的安全感 朋友丹丹回憶自己小時候的叫魂經歷;“我小時候也被母親喊過魂。那時我有四五歲,因為纏著正在工作的爸爸,爸爸百般解釋都沒有用,壹氣之下,爸爸抱著我往機井房跑去。來到機井旁,我看到深不見底的井底,聽井底的青蛙‘呱呱’的叫聲,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連聲說:‘我不鬧了。’第二天我即不吃不喝,神情恍惚。媽不住地埋怨爸,最後他們決定為我喊魂。我躺在床上,聽媽在門外焦急的喊聲,爸爸坐在床邊,壹只手摸著我的額頭,壹只手握住我的小手,不時地給母親應腔。心裏頗受安慰,覺得爸爸媽媽那麽親我疼我。第二天又吃了媽給蒸的雞蛋羹,不到中午又活蹦亂跳玩去了。現在想起父母那時呼叫的聲音,心裏還湧起壹陣溫暖。那是壹種徹底的安全感:孩子,不用怕,爸爸就在妳床邊,媽媽也快過來了。” 孩子受驚嚇後,即使大人不去叫,“魂”也不會掉,第二天或最多隔幾天,孩子自然會好。假如“魂”真掉了,又豈是妳叫的回來的?“叫魂”只是表達了大人對孩子的關心和寄托。在孩子方面,通過“叫魂”這件事,他或她就會想,我家裏人是很喜歡我,關心我的,心理上會得到極大的安慰,逐漸會忘卻這件不快之事;如果孩子受驚嚇之後,大人不聞不問,甚至呵斥之,那麽孩子的心理就會深深受到傷害,並認為大人討厭他,從而會對父母或其他家人產生仇視。因此,“叫魂”能使孩子更熱愛父母、家庭。孩子和家人之間建立起壹種健康的親子關系,有利於幼兒人格的健康發展。 中華民族很早就註意到了幼年經驗對人的個性和心理疾病均有重大影響從心理分析的角度講“叫魂”,我們中華民族早就註意到了幼兒時期受到的心理創傷,如果當時沒有及時有效地治療,可能會影響他的人格健康發展,這種創傷的影響會潛伏在他內心深處,可能導致成為日後神經癥疾病的根源。 孩子和大人在認識水平上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幼年期心理創傷並不是出自成年人的評判,並非以成年人的體驗為標準的,而是從兒童眼裏看的,是幼兒的自我評價,有些事在我們成年人來看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在幼兒眼中卻非同尋常。被狗嚇了壹跳,對大人來說,根本不會當壹回事,在小孩心裏,卻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中國自古便有“三歲看七歲,七歲看終生”的說法。幼年的創傷經驗若當時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就會被潛抑到無意識中成為日後患病的癥結或根源。 “叫魂”是用壹種兒童化的語言,以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叫魂”這種民俗現象,剔除其不合科學的成分,並發展,便可把它轉化為壹種科學的兒童心理治療方法了。這樣對於受到意外驚嚇的幼兒,我們可以采用請幼兒父母或幼兒最信賴的人,站在兒童的角度,用壹種兒童化的語言,科學地來解釋這類事件,並輔以最親切的安慰,以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並且在日後遇到同類事件時,不但不怕,並知道如何去應付。如果所受創傷程度比較嚴重,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輔以較輕量的藥物治療。或找心理醫生進行心理治療,以消除健康人格成長過程中的絆腳石。日本民俗中的叫魂  叫魂 (Tamayobai) 壹種在人臨死或死後立即呼其名字使之蘇生的方法。這種方法遍布日本各地,但是現在只是留在老人的記憶裏了。叫魂的方法有的是在枕頭邊對著死者呼喚,也有的是在屋頂等高處呼喚,還有的是對著高山、大海、水井等呼喚。在屋頂上叫魂,往往是在脊檀上摳個空洞或剝下壹塊瓦片以便呼喚。反復叫魂時,除大聲地呼喚其人的名字外,還要敲打量鬥的底部或搖動死者的衣服,然後用鬥笠和簸箕招魂。尋找迷路或失蹤的孩子也有用類似的辦法。這種方法是叫回脫離身軀的靈魂、使之復生的手段。在日本古籍中已有這種記載。[1] 陜西北部民俗的叫魂 在陜西北部榆林地區,有壹種傳承多年的民俗:叫魂。 當地人認為:人的魂魄壹定要附在其主人的肉體上。如果壹個人因受到驚嚇或者魂魄受到什麽引誘自行出走了,魂魄出走而身體尚留在家裏的人就會表現出演神恍惚,心神不定,煩躁不安等異常狀況,丟了魂魄的人要采取措施, 就是叫魂,把丟魂人的魂魄叫回到其主人的肉體上。 叫魂多在晚上進行,壹個人叫壹個人應答,而被叫的人必須待在家中。具體方法是:由壹成年人擔任叫魂人的角色,需要在肩頭搭上丟魂人的壹件衣物,首選紅色,還要在衣服的口袋裏放上紅棗。叫魂人選好地點,壹般在離家不遠處,先面向西方叫三次:“某某回來!”,應答人回復:“回來了!”,叫三次後轉身向家的方向走,每走壹步叫壹次,應答人緊隨其後回答壹次。壹直邊走邊叫到丟魂人的面前,然後叫魂人取下搭在肩頭的衣物在丟魂人的頭頂轉圈口中念念有詞,之後將衣物口袋中的紅棗拿出讓丟魂人吃下,這樣就算是把魂魄叫回來附在其主人的肉體上了。 叫魂多針對生病的人,但在年三十的晚上,無論是否生病,大多數人都會叫魂,尤其是父母給孩子叫,叫魂的地點也略有不同。壹般是父親肩搭孩子的衣物左手拉著門閂,左腳跨在門檻外,右腳在門檻內,對著門外先叫孩子的名字回來三次,當然,每叫壹次家中的母親都要應答:“回來了”,然後轉身走壹步叫壹聲來到被叫魂孩子的面前,接下來的儀式和以上內容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