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大團鎮的歷史人物

大團鎮的歷史人物

程春堂(生卒不詳)

他住在團鎮南部,擅長畫花卉和彈琵琶。在上海舉辦琵琶節,春堂必領風騷,尤其是“平沙落雁”和“夕陽笛鼓”。

程維(生卒不詳)

在字坊裏,數的是畢恭畢敬,壹群城裏人,窮機修,孝順百姓,還有《敖曹》的作者。

王(生卒年不詳)

永芳,監生,原籍新安。他歸化鹽業,品質直爽大方。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春,顧貴民饑寒交迫,有精米、豆類、小麥二百多石(15噸)。鹽值苦賤時,價格上漲,收入廣;清雍正七年(1729),加深對唐剛港的保護,並捐資幫助築壩工人。

王成龍(生卒不詳)

大團鎮人,字小倉。好就是好。南匯發生過幾次火災,每次都是建立粥廠解餓。戰爭期間,許多人在上海避難,王在上海設立了華僑難民救濟處。王創辦銅仁局,獨資修建了大團鎮至三墩鎮的石板路。

張大進(生卒不詳)

大團鎮人,字燕順,號鶴村。清朝雍正、乾隆年間,任刑部奉天司司長、直隸大夫,認真學習刑法,後因病辭去職務。建壹個不大不小的田園堂,關起門來學習,甚至退休。我在京城工作時,和同鄉創辦了“雲劍會館”(俗稱江南會館),買了5048間房子。凡去北京考試或經商的江南同鄉,均到會館投宿,有困難者仍可獲得助學金。

唐類(生卒不詳)

壹大群人,字晚野,名京燕。清雍正二年(1724)進士,任鄒平縣知府,改鳳陽府教授,主持景福書院,因其治道好、作風正,兩度連任池州府教授。歸李後,移至南匯縣四竈崗(今宣橋鎮境內),閉門造車,顏啟齋曰:“誦雲。”許多學者稱他為“柴Xi先生”,享年81。

湯粉(生於清乾隆年間)

大團鎮人,字馴叔,竹心。清乾隆二十壹年(1756)養人,然後就再也不想成名,畫畫,畫畫。詩人王維、孟浩然,畫家倪瓚、黃擅長畫山水,著有《看詩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