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草藥的使用是指同樣的量嗎?

草藥的使用是指同樣的量嗎?

中藥藥性理論的基本內容之壹。說明中醫對某些臟腑經絡有特殊的親和力。這使得它們對這些病變具有主要或特殊的治療效果。早在《李周》、《內經》、《神農本草》等古籍中,就已經有了五味歸經的概念,可視為歸經理論的先驅。張仲景的《傷寒論》六經辨證理論為歸經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唐代的《本草集》和宋代的《本草伊彥》都對藥物歸經進行了論述,構成了歸經理論的雛形。金代《珍珠膠囊》和元代《本草湯》將歸經作為藥性的主要內容,標誌著歸經理論的確立。明代《本草綱目》和《本草義》均以“行於某經”和“入某經”為論述藥性的主要內容;清代姚遙吉芬正式將“歸經”列名,並以五臟之名論述。清代《德培本草》用奇經八脈總結了十二經脈的歸經藥。溫病學派的興起還產生了衛氣養血、三焦歸經等概念,對歸經理論的完善產生了重要影響。歸經理論是以臟腑經絡理論為基礎,在所治病證的基礎上總結用藥規律。因為經絡可以溝通人體的表裏,壹旦發生疾病,體表病變可以通過經絡影響內臟,內臟病變也可以通過經絡反映到體表。由於疾病所在的臟腑經絡部位不同,癥狀也不同。因此,當壹種藥物可以治療臟腑經絡的疾病時,就證實了這種藥物屬於經絡。如柴胡、香附入肝經,常用於治療肝經疾病氣滯脅痛;桔梗、杏仁入肺經,常用於治療胸悶氣喘的肺經疾病。有些藥物,如山藥,入數經,能補脾、肺、腎,益氣養陰,止帶。用於治療脾虛泄瀉、肺虛氣喘咳嗽、腎虛遺精、白帶增多等癥。甘草若能通十二經脈,治病、治證的範圍將極為廣泛。六經辨證理論包含歸經理論,如麻黃、桂枝為太陽經藥,石膏、知母為陽明經藥。溫病學派的衛氣養血三焦辨證理論包含衛氣養血三焦用藥的歸經理論,如金銀花、連翹為衛藥,石膏、知母為氣藥,生地黃、赤芍、牡丹皮為營血藥;黃芩主要入上焦,黃連主要入中焦,黃柏主要入下焦。還有根據中醫的特點(形、色、氣、質)歸經的理論。比如連翹的心臟呈心形,入心經清心降火;白芨為白色,入肺補肺生肌;砂仁氣味芳香,入脾胃經,醒脾開胃;代赭石鎮潛肝經,平肝潛陽。歸經理論為臨床辨證用藥提供了重要依據。例如,熱證有肺熱、胃熱和肝熱的不同見證。如果肺熱導致氣喘、咳嗽,應選用桑白皮、地骨皮等肺經藥物,清肺熱,止咳平喘。若出現胃熱熏蒸、牙齦腫痛,則應用石膏、黃連等胃經藥物清胃火、消腫止痛;如果肝熱目赤,則用菊花、夏枯草等肝經藥清肝、清火、明目。藥物歸經有主次之分。比如黃芩可以清肺火,也可以清胃、膽、大腸、小腸的火。臟腑與經絡之間的病變是可以相互影響的,所以壹條經絡的病變並不是只用某壹條經絡的藥物來治療的。比如肺病見脾虛,就叫“培土生金”,用健脾的藥物來促進肺病的恢復。再比如腎陰不足,肝陽上亢。每壹種滋陰潛陽的腎經藥都是有效的,被稱為“滋水含木”。同源藥物因其四氣五味,沈浮不同,治療效果也不同。因此,必須相互結合,綜合分析,才能準確指導臨床用藥。掌握藥物的歸經,還可以發掘藥物的潛在作用,如益母草的心經、肝經、膀胱經,是壹味活血調經的婦科常用藥。近年來,根據益母草歸心歸經、心主血脈的理論,在治療胸痹(即冠心病、血瘀型心絞痛)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實驗也證明益母草確實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心絞痛、抗實驗性心肌梗死、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歸經-判定依據

1.毒品特征。每味藥都有不同的形、色、氣、味等特點,有些醫家(尤其是古人)有時以此作為歸經的依據,其中五味多用。如辛入肺,陳皮、半夏、荊皆味辛,故入肺經;甜入脾,焦糖、甘草、黨參都是甜的,所以入脾經。但是,根據這種方法來確定藥物的歸經往往是片面的,即使結合其特性,也是不準確的。

2.藥物功效。前人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逐漸認識到每種藥物都有壹定的治療範圍,所以確定藥物的歸經是非常準確的。如紫蘇、白前可治咳喘,咳喘是肺功能失調所致,故屬肺經;沈復、柏子仁可治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心悸、失眠,故屬心經,等等。

歸經表達法

壹般以十二臟腑經絡表示,常直接指心、肝、脾、肺、腎、胃、大腸、小腸、膀胱、膽囊、心包、三焦經等。或者利用經絡的陰陽屬性而不提臟腑名稱,如入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有時結合以上兩種方法,如入少陰心經,入厥陰腹經。

歸經——對臨床預約的指導意義

掌握歸經有助於提高用藥的準確性,使臨床用藥更加合理。首先,指導醫生根據疾病表現的臟腑經絡來選擇藥物。若熱證與肺熱、肝熱不同,治肺熱咳喘,宜選用黃芩、桑白皮,歸肺經,長於清肺熱。治療肝熱或肝火證,就是要選擇屬於肝經,長於肝火的龍膽草、夏枯草。其次,指導醫生根據臟腑經絡的疾病傳播規律來選擇藥物,不要根據臟腑經絡的生理關系和疾病的傳播規律來選擇屬於其他經絡的藥物來搭配。比如治療咳痰喘,不能只選屬於肺經的藥。如果是肝火犯肺引起的,可以經常用歸肺經清肺化痰的蛤蜊粉配合歸肝經清熱涼肝的面黛,清肝肺,早治咳喘。若同時出現脾虛,則應同時使用肺經止咳化痰藥和脾經健脾藥,以祛痰止咳平喘,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