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雅連簡介

雅連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雅連的性狀 5 關於黃連 6 參考資料 附: 1 用到中藥雅連的方劑 2 用到中藥雅連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雅連 1 拼音

yǎ lián

2 英文參考

Yaren (the capital of Nauru) [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RHIIZOMA COPTIDIS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雅連為中藥黃連商品的壹種。又名峨嵋連、嘉定連、刺蓋連。

4 雅連的性狀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雅連多為單枝,略呈圓柱形,微彎曲,長4~8cm,直徑0.5~1cm。“過橋”較長。頂端有少許殘莖。

《中藥大辭典》:雅連(《本草從新》)又名峨嵋連、嘉定連、刺蓋連。為植物三角葉黃連的幹燥根莖。多為單枝,少有分枝,略呈圓柱形,微彎曲呈蠶狀,長約4~8厘米,直徑約3~9毫米。外表褐色或黃棕色,間斷橫紋多,結節明顯,有多數須根殘痕、葉柄殘基及鱗片,"過江枝"較味連為少。質堅實,斷面不齊,皮部暗棕色,木部深黃色,射線明顯,髓部時有空心。無臭,味極苦。以條肥壯、連珠形、質堅實、斷面黃色、無殘莖及須根者為佳。均屬栽培品,主產四川(峨嵋、洪雅)。

《中華本草》:雅連多為單枝,略呈圓柱形,微彎曲,長4~8cm,直徑5~10mm。過橋較長。頂端有少許殘莖。

5 關於黃連

黃連為中藥名,出自《神農本草經》。毛茛科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葉黃連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雲連Coptisteeta wall.的幹燥根莖。以上三種分別習稱“味連”、“雅連”、“雲連”。味連多集聚成簇,常彎曲,形如雞爪,單枝根莖長3~6cm,直徑0.3~0.8cm;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粗糙,有不規則結節狀隆起、須根及須根殘基,有的節間表面平滑如莖稈,習稱“過橋”;上部多殘留褐色鱗葉,頂端常留有殘余的莖或葉柄;質硬,斷面不整齊,皮部橙紅色或暗棕色,木部鮮黃色或橙黃色,呈放射狀排列,髓部有的中空。氣微,味極苦。雅連多為單枝,略呈圓柱形,微彎曲,長4~8cm,直徑0.5~1cm;“過橋”較長;頂端有少許殘莖。雲連彎曲呈鉤狀,多為單枝,較細小。黃連片為不規則的薄片或碎塊,周邊黯黃色,粗糙,富有殘存細小須根,片面黃色,質堅硬,氣微,味極苦[1]。酒黃連色澤較生片加深,味苦,略帶酒氣[1]。姜黃連表面棕黃色,味苦,略帶姜的辛辣味[1]。萸黃連色澤黯黃色,味苦,略帶吳萸的辛辣味[1]。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用於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心悸不寧,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療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用於目赤,口瘡。姜黃連清胃和胃止嘔。用於寒熱互結,濕熱中阻,痞滿嘔吐。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用於肝胃不和,嘔吐吞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