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公羊傳》的作者是誰?

《公羊傳》的作者是誰?

據說作者是戰國齊人公羊高,相傳是子夏的弟子。

《春秋公羊傳》簡稱《公羊傳》,又稱《公羊春秋》。

《公羊傳》是《春秋》三傳之壹。

《春秋》三傳即指《左傳》、

《公羊傳》、《谷梁傳》,這是解釋《春秋》的三部不同的書,同為

儒家重要經典。

傳說《公羊傳》是戰國時代公羊高編撰的,先是

師徒口耳相傳,直到西漢景帝時才寫定成書。

和《左傳》、《谷梁

傳》壹樣,《公羊傳》開始是與《春秋》分開流傳的,大概在西漢

後期哀帝時,著名學者劉歆“引傳文以解經”,才把孔子編定的魯

國史書《春秋》尊為“經”,把《左氏春秋》、《公羊春秋》、《谷梁

春秋》稱為解釋經書的“傳”,後人以傳附經,合為壹編,從此便

把這三本書合稱為“春秋三傳”。

《漢書·藝文誌》的“春秋”類有:“《公羊傳》十壹卷”。

固註:“公羊子,齊人。

”唐代顏師古註:“名高”。

“公羊”的含義

是什麽呢?有人認為是復姓,有人懷疑“公羊”、“谷梁”都是,

“蔔商”(即子夏)的轉音,近人蔡元培、顧頡剛等認為“公”和

“谷”雙聲,“羊”和“梁”疊韻,因而“公羊”即是“谷梁”,這

兩部書的作者可能是同壹個人,這種分析不壹定可信。

清代洪頤

煊《經義叢鈔》認為,“明”字的古音讀“芒”,“芒”和“羊”同

韻,所以“《春秋》家公羊高,亦即《孟子》所謂公明高也”。

說也缺乏說服力。

關於公羊子,正史上沒有發現其他記載。

《公羊傳》未成書之前,口耳相傳,它的傳承過程,據東漢何

休《春秋公羊傳·序》唐徐彥疏引戴宏序說:“子夏傳與公羊高,

高傳與其子平,平傳與其子地,地傳與其子敢,敢傳與其子壽。

漢景帝時,壽乃***弟子齊人胡毋子都著於竹帛。

”這段話有三點值

得我們註意:第壹,說《公羊傳》傳自孔子的弟子子夏。

第二,

《公羊傳》的成書從子夏(生於魯定公二年,即公元前507年)到

漢景帝初(公元前156年),經過了340年左右。

第三,漢景帝時,

《公羊傳》才寫定成書。

關於第壹點,楊伯峻《經書淺談》指出:

“《公羊傳》中‘大壹統’這個觀念,要在秦漢以後才能有,這就

足以證明《公羊傳》不出於子夏。

”他又說:“總之,無論公羊高

或谷梁赤,都未必是子夏的學生,托名子夏,不過借以自重罷了。”

關於第二點,戴宏所說的傳承線索明顯有誤,340年間公羊氏僅傳

五代,每代要相距65年以上,這是不可能的。

關於第三點,說

《公羊傳》作於漢景帝時,大致可信。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春秋公羊傳註疏》認為:“今觀傳中有

‘子沈子曰’、‘子司馬子曰’、‘子女子曰’、‘子北宮子曰’,又有

‘高子曰’、‘魯子曰’,蓋皆傳授之經師,不盡出於公羊子。

定公

元年傳‘正棺於兩楹之間’二句,《谷梁傳》引之,直稱‘沈子’,

不稱‘公羊’,是並其不著姓氏者,亦不盡出公羊子。

且並有‘子

公羊子曰’,尤不出於(公羊)高之明證。

”《公羊傳》既然是公羊

子自己寫的,就不應引自己的說法。

由此可以證明,《公羊傳》的

作者不是公羊高,自然更不是子夏所傳的。

看來,《公羊傳》可能

是集體創作,最後由公羊壽和他的弟子胡毋子都寫成書。

《春秋》三傳中的《左傳》是先秦時代內容最豐富、規模最宏

大的歷史著作,這部書的特點是詳於記事。

《公羊傳》與《谷梁

傳》壹樣,不是歷史著作,而是以解釋《春秋》經文為主,因此

《公羊傳》的特點是重在釋經。

所謂釋經,就是研究《春秋》的用

詞、造句,探求經文中隱含的“微言大義”,探尋孔子在編撰《春

秋》時的思想感情。

《公羊傳》在釋經時,從《春秋》所載的各條

大事出發,引申開去,闡釋經義,但也不完全緊扣經文,有時是

以發表自己的見解為主,這些見解就構成《公羊傳》的主要內容。

xishu/channel/main/bookx?GUID={3FB12451-0B2F-4B11-8D0A-2F7A7EDA6F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