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津這個名字對普通讀者來說陌生,但在版本目錄學界鼎鼎大名——他是跟隨著名版本目錄學家顧廷龍30年的弟子,後任職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善本室主任16年;他經眼超過兩萬種善本,已出版的專業著論達到800萬字。中山大學圖書館館長程煥文評論沈津道:“環顧海內外中文古籍界,能出其右者難以尋覓。”
沈津的人生軌跡異乎常人地“幸運”,每每關鍵壹步都踩對了鼓點:在“文革”前入行,跟上最好的老師,難得地有了師承:“文革”中沒有中斷事業,改革開放後成為最早壹批赴美訪問的人文學者,眼界從此開闊;在做了30年苦功夫、學問積累到相當厚度時,獲得到哈佛燕京圖書館任職的機會,在十幾年時間裏迸發燦爛的學術光輝,完成多部重要學術著作。他壹生與珍貴古籍打交道的不薄“書福”,更是讓愛書人艷羨不已。
沈津對自己的學問壹直看得低,常把“為他人作嫁衣裳”這句話掛在嘴邊。作為壹個特別幸運、經眼珍貴古籍無數的人,沈津自認有責任把這些難得壹見的古籍資料傳遞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利用:“學術乃天下之公器,收藏的古籍是公器,學者運用這些古籍所獲得的成果也是公器,都是資源***享。寫書誌、出圖錄是在對中國文化進行另壹種詮釋。這種詮釋對很多人有用,何樂而不為呢?”這是他筆耕不輟的動力。
除了專業著作,近幾年沈津也熱衷寫博客。他的網名叫“書叢老蠹魚”,取自張元濟詩“我是書叢老蠹魚,駱駝橋畔自欷歔.羨君食盡神仙字,守靜含嘉愧不如。”沈津博客寫的是專業話題,是幾十年來他所見所聞的古籍版本相關人與事,寫法活潑,寫書、寫人、寫故事,或懷念故人、恩師,或普及知識,或指斥弊病,內容豐富,文筆輕松,即使對普通讀者來說也不艱深,是古籍版本學界內人氣頗高的專業博客,不僅讀者眾多,而且引來出版社爭相出版。前段時間,沈津將博客文章“平分”給廣西師大和中華書局兩家出版社,分別出版《老蠹魚讀書隨筆》和《書叢老蠹魚》兩部隨筆集。同時,由他主編並擔任主要撰寫者的《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誌(全6冊)》也在當前由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