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穴,經絡外怪穴名稱。出自《做好壹千美元的準備》。耳洞裏的別名。位於兩側耳洞,左右各算2點。⑩撫口?、寒暑流行、馬黃黃疸、中風口隱蔽、耳聾耳鳴、中耳炎、外耳道癤、面癱等。
2、用壹根五寸長的蘆葦管,壹端插入耳洞,周圍塞棉花,不要氣餒;另壹端取壹顆黃豆,與艾條壹起燃燒,使艾灸七強。治中,左病灸右,右病灸左;耳病艾灸也是壹樣,但是要灸患側。
關於耳朵的知識
1,耳朵位於眼睛後面,它具有接收機械波的功能,可以將機械波(聲波)轉化為神經信號,然後傳遞給大腦。在大腦中,這些信號被翻譯成我們能夠理解的句子、音樂和其他聲音。
2.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聽覺感受器和位置感受器位於內耳,所以耳朵也被稱為位置聽覺裝置。也有人把外耳和中耳列為聽力計的附屬物。外耳包括兩部分:耳廓和外耳道。
3.外耳道皮膚上有耳毛和壹些腺體。腺體和耳毛的分泌對外界灰塵等異物的進入有壹定的阻擋作用。耳廓外面有壹個大洞,叫外耳道門,與外耳道相通。
4.耳廓呈漏鬥狀,具有收集外界聲波的功能。大部分由皮下彈性軟骨支撐,下部僅含皮下結締組織和脂肪,稱為耳垂。耳廓是耳穴療法和耳針麻醉在臨床應用的部位,耳垂是臨床常用的采血部位。
5.外耳道是從外耳門到鼓膜的壹段曲管,長約2.5 ~ 3.5厘米,其皮膚從耳廓延續。外耳道壁的外三分之壹由軟骨構成,外耳道壁的內三分之二由骨構成。軟骨的皮膚上有耳毛、皮脂腺和耵聹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