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京 運
九月初,聽說高塘塬上有壹堯帝陵,幾位同學故友約我同去謁拜。高塘塬是我的家鄉,堯帝陵又是我從渭華起義紀念館工作崗位退居二線之後,研究地域文化其中重點項目之壹,當然當仁不讓,欣然應允。
壹日,雨後初霽,天氣晴朗,瓦藍的天空飄著幾朵白雲,空氣清新溫潤,真是壹個越野遊覽的好時刻。壹大早,我們就起身上路,穿過渭華起義紀念館景區和繁華的高塘古鎮街道向西壹路直奔,就進入了渭南市華州區高塘鎮 東陽地區(原為鄉)。走不多遠,壹個急轉彎向南,過了幾個村莊,上了壹個高坡眼前壹亮,雄偉恢宏的秦嶺迎面撲來。由遠而近,由小到大,其中在群山峻嶺懷抱之下,壹個園錐工整,通體郁綠的獨特山體逐漸呈現在我們面前。它就是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寶華山堯帝陵。
寶華山,原名雞子山。傳說他是堯帝乘坐“天龍駒”視察華封地時踩蹋崇山主峰而形成的壹座小山包。因位於黃麓峪口兩峰之間,象壹只昂首打鳴的雄雞,又名雞鳴山。如今山腰還有壹個平臺,人稱馬蹄坪,就是天龍駒留下的馬蹄印。(見當地流傳的《三山連座》的神話傳說)
傳說不足為信,也可是遭受地震造成的這壹奇觀。但就此堯帝和雞鳴山結下了不解之緣。
另傳,根據“天人對應”之說,地上的每個人,天上都有壹個星座和其對應,人稱星宿。北鬥星座的杓尾瑤光星就和堯帝對應,又稱“堯光星”。在堯帝的生辰日每年的端午節,北鬥七星鬥杓就轉動到雞子山方向,子夜之時,瑤光星正好端對雞子山頂。也正因為這壹緣故堯帝“北教八狄,道死。”之後,舜帝選擇這壹風水寶地將堯帝葬埋。為示尊貴,將山名改為寶華山,人稱寶華山—堯帝陵。
據說,雞子山,海拔1200米,相對高差600余米,占地壹千余畝。《天文歷法》中稱他為“東方的金字塔”。不過,他不象埃及金字塔是用石塊壘成。他隨鄉就俗,從上到下全為黃土覆蓋,土厚壤肥,滿坡生長的松柏樹木根深葉茂,粗壯挺拔。寒冬臘月,周圍山崗壹片焦黃蕭然,他卻郁郁蔥蔥,蒼翠亮麗,獨樹壹幟。每到夕陽西下,霞光照射,山上山下,萬道金光,熠熠生輝,壹派帝王陵冢聖景。他座南向北,居高臨下。背靠秦嶺起伏山巒,橫臥八百裏秦川,遠望濤濤渭水環繞,近臨萬傾沃野良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占足了天、地、人和的風水寶地。
從陜西地圖上看,他與合陽堯帝之父帝嚳陵以渭河為軸,隔河對稱相望,充滿了父子之情。又和寶雞炎帝陵,橋山黃帝陵呈全等三角形排列,顯示出堯帝在中華民族先祖中的重要地位。正應了明代名相劉伯溫:“中龍尊貴孰堪論,水繞山環四海均。我祖祖陵鐘厥秀,須知照代萬年春”的吉言。
說起寶華山堯帝陵高大陵體的形成,還有壹個神奇的傳說 。堯葬雞子山之前,雞子山並沒有這麽高大雄偉工整。因為堯帝勤政愛民,功高蓋世,聞訊堯帝仙逝,萬民悲痛,哭聲震天,感動天地,上界就旨派了兩個神仙下凡做法。壹夜之間,兩邊山坡同時滑坡,在雞子山頂夾擠合攏,奇峰突起,將堯帝靈柩埋藏其間,形成今日工整、高大、雄偉之狀。
聽說雞子山、寶華山堯帝陵還有這些神奇的傳說,朋友們壹下子遊性大增,跨過山間小溪,沿著北坡十八盤彎曲小道奮力爬向山項。沿路兩邊山坡長滿了筆直高大的白皮松和天字栢,特別是通體乳白,樹桿挺拔的白皮松,在秦嶺北麓極為少見,為帝王陵冢特有,顯示出寶華山堯帝陵的尊貴。到了山腰,果見壹平臺,這就是傳說中的馬蹄坪。聽說原來還建有文章廟,是朝山者休息和文人學士吟詩賽文之地。到了山頂,呈現在面前的是壹畝見方的大平臺,聽說原來建有堯帝大殿,關帝廟、娘娘廟、黑虎洞、鐘鼓樓、觀星臺等七進廟宇,二十余間。如今所有建築不見蹤影,只留下壹大堆堆磚塊瓦礫,向人們訴說著這裏當年曾有的輝煌。
據古籍記載,堯帝為中華先祖“五帝”之四帝嚳(五帝之三)之子。母陳豐氏,名慶都。“生而聰慧,道德純備,溫和寬容,誠實恭謹,敬事節儉,明察是非”。生於丹陵,長在母親娘家。10歲隨父,先封於陶,後封於唐,人稱“陶唐氏”。13歲,父死,兄長摯繼承父位,堯輔佐其兄施政。三年後,摯施政不善,辭職退位。堯受四獄、群臣之薦,繼兄為帝。在位70年,“敬業節儉,忠實不懈,溫和寬容、發楊大德,善治天地,明照四方。家族親密和睦,協調萬邦諸侯,民富國強。萬象升平”。86歲讓賢,禪位賢孝平民虞舜繼位,***創太平盛世。但他仍不忘眾族和睦團結,國家興旺富強,不辭勞苦,到處宣揚大德,教化民眾,最後累死在“北教八狄”的路途,終年114歲。
? 據傳堯在位,分善惡、善用人,觀天象,劃四季,立歷法,興農耕,使生產發展,社會和諧進步,恩惠子民。深受百姓敬仰,堯帝死後,舜帝根據“伏羲先天八卦”,星相坐標定位,和當時就近、簡葬喪葬習俗,將堯帝埋葬雞子山。百姓驚聞聖帝逝世噩耗,如喪考妣,三載四海渴密八音。並從四面八方趕來捧土封陵,以示敬意。以後又在山上栽植尊貴樹種——白皮松和天字栢。山下修建了寶華宮、堯帝大殿。每年清明、端午節進行祭祀活動。特別是端午節,群眾白天祭祀,晚間留守子夜,觀賞瑤光星正對雞子山頂奇觀。以後,因為端午節正值關中三夏大忙,龍口奪食,祭祀活動改到農閑季節。將農歷正月十八、十九兩日定為廟會,舉辦群眾文化活動,祭拜先賢聖君,傳承中華文明。以後,社會變遷,佛教傳入中國,道教興起,又在山頂修建了許多廟宇,這裏逐步演變成道、佛宗教活動聖地,遠近聞名。
對於堯帝的功德,偉大的教育家、儒學創始人孔聖人用最美好的語句贊揚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呼!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呼!民無能名焉。巍巍呼!其有成功。煥煥呼!其有文章。”由他編撰的中國最早的歷史經典《尚書》就是以“堯典”開篇的。中華人民***和國的締造者,壹代偉人毛澤東主席在贊揚新中國成立後,各項事業大發展的大好形勢的詩篇中就有“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的詩句。堯舜成為勤勞勇敢,改天換地的中國人民的典範標桿。聖人的稱贊,使堯帝的崇高品質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長久不衰。偉人的頌揚又給堯帝的光輝形象增添了時代的風采。據最新歷史文化研究表明,堯帝是繼黃帝用武力統壹華夏之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劃時代的人物。他用“大德”教化民眾,促進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文明發展進步,是奠定中華民族精神文明建設基礎的領袖。作為堯文化的重要載體——堯帝陵自然成為廣大民眾祭拜先祖,緬懷堯帝豐功偉績,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美德的重要場所,通過這些活動,使中華民族優良的品質和民族精神發揚光大,長久不衰。
在渴拜堯帝陵結束之時,朋友們給我提出了壹個嚴肅的問題,問我十余年對堯帝陵和地域文化的研究得出了壹個什麽結論?我直率地告訴朋友們:通過我十多年翻閱古籍資料,研究相關考古發掘報告,進行民間查訪和實地考察,以及和外地同仁們的交流互動,認為:“寶華山堯帝的傳說反映了歷史的真實”。所撰寫的研究論文已在《華州文藝》平臺公開發表。這項民間傳說已經過嚴格審查,列入非物質文化名錄,由渭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華州區政府已將寶華山堯帝陵保護和景區建設列入計劃項目。我相信,不久的將來,由堯帝陵、堯文化為主題的歷史文化經典,行將構成壹個淵源恢宏的歷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助推華廈子孫為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和貢獻。這正是:
謁帝陵,話堯跡,鑒古明今有收益。
試看中華復興事,強國富民必成真。
2020年9月6日,於華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