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蒙古騎兵團的英雄蒙塵

蒙古騎兵團的英雄蒙塵

當斯大林決心擴大紅軍中的蒙古部隊時,壹個意外消息徹底打亂了壹切。

1942年8月12日,德國南方集團軍群攻克蘇聯卡爾梅克自治***和國首府埃斯塔那。為籠絡當地驍勇善戰的蒙古人,納粹拆除集體農莊,將土地“還給”蒙古人,並許諾蒙古人能最終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最終,三名當地長老歸順了德國,並主動幫助德軍司令魏克斯元帥組建第103蒙古營和2200名蒙古人組成的“多爾蒙古團”。

蒙古人替納粹效勞的消息傳到莫斯科,斯大林勃然大怒。他推動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於12月27日發布命令:撤銷卡爾梅克自治***和國,卡爾梅克蒙古族為“叛徒民族”,並將12余萬名族人(參加蘇聯紅軍的除外)強制流放到西伯利亞、中亞和哈薩克斯坦。

這時,蘇德在斯大林格勒前線的較量也進入關鍵時刻。坦克部隊已消耗大半的蘇軍極需騎兵充當重要突擊力量,然而最適合擔當這壹角色的蒙古人卻被劃入叛徒的行列,這讓紅軍將領們左右為難。

在這個局勢微妙的時刻,已退居二線的前卡爾梅克騎兵團團長戈羅多維科夫冒著被殺頭的風險,向斯大林上書要求保留壹支蒙古部隊,他以性命擔保卡爾梅克蒙古部隊永遠忠於蘇維埃國家。最終,斯大林同意了戈羅多維科夫的請求,但將這支部隊的人數限定在2000人之內。

1944年3月,經過戈羅多維科夫多方奔走,蘇聯近衛第1騎兵軍直轄的蒙古騎兵團正式組建,已是上將軍銜的戈羅多維科夫擔任團長,這是二戰中後期蘇聯紅軍唯壹壹支成建制的蒙古部隊。

為鼓舞士氣,戈羅多維科夫要求該團將士在作戰時不僅要打出蘇聯戰旗,還要高舉成吉思汗時代的靈旗──蘇勒德(Sulde)。蘇勒德是用最好的牡馬身上割下的馬鬃制成,系在緊挨長矛刃口作為纓穗。戰士每到壹地紮營,就將蘇勒德插在營帳入口外以表明身分。按照蒙古將士的說法,蘇勒德迎風飛舞,捕捉著“長生天”賜予的力量,又將力量傳遞給戰士。據說,戰士活著時,蘇勒德引領著他的命運;戰士犧牲時,他的靈魂會寄附在蘇勒德上,鼓舞壹代又壹代的後人。正是在強烈榮譽感的召喚下,這支蒙古部隊鬥誌昂揚,蘇聯騎兵元帥布瓊尼在壹次視察蒙古騎兵團時說:“這是壹支生氣勃勃的軍隊,騎兵們期待‘奧卡汗’(士兵們私下對戈羅多維科夫的稱謂)帶領他們橫掃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