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箴 唐韓愈 原文 序 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
余生三十有八年,發之短者日益白,齒之搖者日益脫,聰明不及於前時,道德日負於初心,其不至於君子而卒為小人也昭昭矣!作五箴以訟其惡雲。遊箴 余少之時,將求多能,蚤夜以孜孜;余今之時,既飽而嬉,蚤夜以無為。
嗚呼余乎,其無知乎?君子之棄,而小人之歸乎?言箴 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傳。幕中之辯,人反以汝為叛;臺中之評,人反以汝為傾;汝不懲邪,而呶呶以害其生邪!行箴 行與義乖,言與法違,後雖無害,汝可以悔;行也無邪,言也無頗,死而不死,汝悔而何?宜悔而休,汝惡曷瘳?宜休而悔,汝善安在?悔不可追,悔不可為;思而斯得,汝則弗思。
好惡箴 無善而好,不觀其道;無悖而惡,不詳其故。前之所好,今見其尤;從也為比,舍也為仇。
前之所惡,今見其臧;從也為愧,舍也為狂。維仇維比,維狂維愧,於身不祥,於德不義。
不義不祥,維惡之大,幾如是為,而不顛沛?齒之尚少,庸有不思,今其老矣,不慎胡為!知名箴 內不足者,急於人知;霈焉有余,厥聞四馳。今日告汝,知名之法:勿病無聞,病其曄曄。
昔者子路,惟恐有聞,赫然千載,德譽愈尊。矜汝文章,負汝言語,乘人不能,掩以自取。
汝非其父,汝非其師,不請而教,誰雲不欺?欺以賈憎,掩以媒怨,汝曾不寤,以及於難。小人在辱,亦克知悔,及其既寧,終莫能戒,既出汝心,又銘汝前,汝如不顧,禍亦宜然?題解 箴銘是古代文體之壹,它用簡明、整齊而且協韻的語句,說明歷史的經驗或者人生的哲理,寓有深刻的教訓。
《五箴》是韓愈在貞元二十壹年(805)謫居陽山時所寫的表露自己真情實感的自戒之作。通篇以自我批評為基調,但這種批評有出自真心的壹面,也有告誡自己警醒的壹面,更有不屈的精神蘊含其中。
韓愈所寫的這篇《五箴》不能視為嚴肅的說教,而是抒發他對黑暗現實的牢騷和不滿,表達他對自己懷才不遇,屢遭排擠打擊的坎坷身世的深沈感嘆,《序言》是寫自己不到四旬就因命運多舛而過早衰老的感嘆。《遊箴》表面譴責自己飽食終目,無所作為,實是抒發內心無限憤懣。
《言箴》諷刺當朝權貴昏庸腐朽,不辨是非,不值得跟他們說話。《行箴》雖然並列當悔與不當悔兩層意義,主要是對自己生平事跡的反省,結論則是只要所作所為合乎道義,即使處於困境也不悔恨。
《好惡箴》論證交際之道,所好所惡,以道為準,必須慎重。《知名箴》通過自持有才,鋒芒畢露,必然招致危險的社會經驗,含蓄地傾吐了作者對於公侯顯貴妒賢害能的不平之聲。
“箴”雖有五,但基本內容卻包含在以下三個方面:壹是作者對於自己“既飽而嬉,蚤夜以無為”的散漫,虛度年華表示了深刻的反省,並警告自己如不改正將被正人君子所拋棄而淪入小人的行列之中。以道德的繼承者自居的韓愈,對此時此刻散漫無為的痛悔,應該說是發自內心的。
二是作者在文中反復地自警自戒要謹慎,並且回顧了兩度自任幕僚以及任四門博士期間廣收門徒和在禦史臺遭貶的際遇,初看起來,似乎是自己言多必失的結果。但透過現象看本質,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的卻是當朝權貴和群小的專橫、昏庸、嫉賢害能的結果。
正是這壹切,招致了作者接踵而至的災難。韓愈認為,唯壹的出路是,不值得與他們說話,唯有自己今後謹慎處世就是了。
三是韓愈表明了自己所作所為的後果,作此文的目的在於提醒自己“痛改前非”,否則“汝如不顧,禍亦宜然”,更大的災難將降臨。但是韓愈並沒有屈服,毅然決然地表白:只要平生所作所為合乎道義,即使身陷囹圄也不後悔,“行也無邪,言也無頗,死而不死,汝悔而何?”表示了韓愈對世俗針砭的憤激之情和剛正不屈的精神境界。
註釋1、《五箴五首》並序,方氏《舉正》:“《呂譜》於永貞元年,時掾江陵。”魏廖本均無題註。
但對“余生三十有八年”考辯較詳。 魏本引韓醇曰:“公生大歷戊申,四十有八,則元和十年也。
壹本作三十有八。”又引洪興祖曰:“四十有八當作三十有八。
按貞元十八年《與崔群書》雲:‘左車第五牙去,兩鬢半白,頭發五分亦白。’又《祭老成文》雲:‘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
自今年來,蒼蒼者或化而為白矣,動搖者或脫而落矣。’此雲‘發之短者日益白,齒之搖者日益脫。
’從此觀之,公年未四十,屢有此嘆。如作四十八,為誤矣。”
2、訟:責備。《論語》:“吾未能見其過,而內自訟也。
“3、蚤:通“早”,表時間。4、烏:副詞,義為哪裏,怎麽,與“安、焉、何”同義。
5、幕中之辯:洪興祖《韓子年譜》雲:“貞元十二年丙子秋,為汴州觀察推官。十五年己卯秋,為徐州節度推官。
公《行狀》雲‘武寧張建封奏為節度推官,得試太常寺協律郎。’九月壹日上建封書,論晨入夜歸事,其後有諫擊球書及詩。
《舊史》雲‘發言真率,無所畏忌,操行堅正,拙於世務’,公豈拙於世務者,特不能取容於俗耳。十六年庚辰夏五月《題下邳李生壁》雲‘余黜於徐州,將西居於洛陽’,按公黜於徐,蓋骾言無所忌,雖建封之知己,亦不能容也。”
叛:違背。6、臺。
2. 韓愈五箴譯文五箴 求助編輯百科名片 《五箴》是韓愈在貞元二十壹年(公元805年)謫居陽山時所寫的表露自己真情實感的自戒之作。
通篇以自我批評為基調,但這種批評有出自真心的壹面,也有告誡自己警醒的壹面,更有不屈的精神蘊含其中。作品名稱: 《五箴》 創作年代: 唐貞元二十壹年(公元805年) 作品出處: 韓愈文集 文學體裁: 箴銘 作者: 韓愈 目錄 五 箴①遊 箴 言 箴 行 箴 好惡箴 知名箴 說明:韓愈生平作品 註釋:賞析:五 箴① 遊 箴 言 箴 行 箴 好惡箴 知名箴 說明:韓愈生平 作品 註釋: 賞析:展開編輯本段五 箴① 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
余生三十有八年,發之短者日益白,齒之搖者日益脫,聰明不及於前時,道德日負於初心,其不至於君子而卒為小人也昭昭矣!作五箴以訟其惡雲2。遊 箴 余少之時,將求多能,蚤夜以孜孜3;余今之時,既飽而嬉,蚤夜以無為。
嗚呼余乎,其無知乎?君子之棄,而小人之歸乎?言 箴 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4?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傳。幕中之辯,人反以汝為叛5;臺中之評,人反以汝為傾6 ;汝不懲邪,而呶呶以害其生邪7!行 箴 行與義乖,言與法違,後雖無害,汝可以悔;行也無邪,言也無頗9,死而不死,汝悔而何?宜悔而休,汝惡曷瘳10?宜休而悔,汝善安在?悔不可追,悔不可為;思而斯得,汝則弗思。
好惡箴 無善而好,不觀其道;無悖而惡,不詳其故。前之所好,今見其尤11;從也為比12,舍也為仇。
前之所惡,今見其臧13;從也為愧,舍也為狂。維仇維比,維狂維愧,於身不祥,於德不義。
不義不祥,維惡之大,幾如是為,而不顛沛?齒之尚少,庸有不思,今其老矣,不慎胡為!知名箴 內不足者,急於人知;霈焉有余,厥聞四馳14。今日告汝,知名之法:勿病無聞,病其曄曄。
昔者子路15,惟恐有聞,赫然千載,德譽愈尊。矜汝文章,負汝言語,乘人不能,掩以自取。
汝非其父,汝非其師,不請而教,誰雲不欺?欺以賈憎16,掩以媒怨,汝曾不寤17,以及於難。小人在辱,亦克知悔,及其既寧,終莫能戒,既出汝心,又銘汝前,汝如不顧,禍亦宜然?說明: 箴銘是古代文體之壹,它用簡明、整齊而且協韻的語句,說明歷史的經驗或者人生的哲理,寓有深刻的教訓。
韓愈所寫的這篇《五箴》不能視為嚴肅的說教,而是抒發他對黑暗現實的牢騷和不滿,表達他對自己懷才不遇,屢遭排擠打擊的坎坷身世的深沈感嘆,《序言》是寫自己不到四旬就因命運多舛而過早衰老的感嘆。《遊箴》表面譴責自己飽食終目,無所作為,實是抒發內心無限憤懣。
《言箴》諷刺當朝權貴昏庸腐朽,不辨是非,不值得跟他們說話。《行箴》雖然並列當悔與不當悔兩層意義,主要是對自己生平事跡的反省,結論則是只要所作所為合乎道義,即使處於困境也不悔恨。
《好惡箴》論證交際之道,所好所惡,以道為準,必須慎重。《知名箴》通過自持有才,鋒芒畢露,必然招致危險的社會經驗,含蓄地傾吐了作者對於公侯顯貴妒賢害能的不平之聲。
“箴”雖有五,但基本內容卻包含在以下三個方面:壹是作者對於自己“既飽而嬉,蚤夜以無為”的散漫,虛度年華表示了深刻的反省,並警告自己如不改正將被正人君子所拋棄而淪入小人的行列之中。以道德的繼承者自居的韓愈,對此時此刻散漫無為的痛悔,應該說是發自內心的。
二是作者在文中反復地自警自戒要謹慎,並且回顧了兩度自任幕僚以及任四門博士期間廣收門徒和在禦史臺遭貶的際遇,初看起來,似乎是自己言多必失的結果。但透過現象看本質,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的卻是當朝權貴和群小的專橫、昏庸、嫉賢害能的結果。
正是這壹切,招致了作者接踵而至的災難。韓愈認為,唯壹的出路是,不值得與他們說話,唯有自己今後謹慎處世就是了。
三是韓愈表明了自己所作所為的後果,作此文的目的在於提醒自己“痛改前非”,否則“汝如不顧,禍亦宜然”,更大的災難將降臨。但是韓愈並沒有屈服,毅然決然地表白:只要平生所作所為合乎道義,即使身陷囹圄也不後悔,“行也無邪,言也無頗,死而不死,汝悔而何?”表示了韓愈對世俗針砭的憤激之情和剛正不屈的精神境界。
五箴(針)②----中醫養生防病、治病的五種法則 指治神、知養身、知毒藥之真、知制砭石大小、知臟腑氣血的多少五種養生防病、治病的基本法則。中醫經典《素問·寶命全形論》雲:“故針有懸布天下者五,黔首***余食,莫知之也。
壹曰治神,二曰知養身,三曰知毒藥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臟腑血氣之診。五法俱立,各有所先。”
時賢範登脈《黃帝內經素問校補》:“此處之‘針’當作‘箴’,指箴銘,勸誡之類的文告。《漢書》‘針刺’、‘箴諫’並作‘箴’,《素問》之‘針’蓋本作‘箴’,後人傳抄,改‘箴’為‘針’,亦猶今人改古籍文字為今天通行文字。
……以‘箴’‘懸布天下’即‘裁箴懸鑒’。以下從‘壹曰’至‘五曰’即箴銘的具體內容,指《寶命全形論》即養生之道的具體程序與要求,非指針刺。”
《黃帝內經素問校補》又說道:“這裏提出的是中醫養生防病的總綱--五箴。‘針’當校作‘箴’,指箴銘,勸誡之類的文告。
從‘壹曰’至‘。
3. 求韓愈《五箴》的譯文少不自立,荏苒遂洎今茲。蓋古人學成之年,而吾碌碌尚如斯也,不其戚矣!繼是以往,人事日紛,德慧日損,下流之赴,抑又可知。夫痰疾所以益智,逸豫所以亡身,仆以中材而履安順,將欲刻苦而自振拔,諒哉其難之與!作《五箴》以自創雲。
立誌箴
煌煌先哲,彼不猶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聰明福祿,予我者厚哉!棄天而佚,是及兇災。積悔累千,其終也已。往者不可追,請從今始。荷道以躬,輿之以言。壹息尚活,永矢弗諼!
居敬箴
天地定位,二五胚胎。鼎焉作配,實日三才。儼恪齋明,以凝女命。女之不莊,伐生戕性。誰人可慢?何事可馳?馳事者無成,慢人者反爾。縱彼不反,亦長吾驕。人則下女,天罰昭昭。
主靜箴
齋宿日觀,天雞壹鳴。萬籟俱息,但聞鐘聲。後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懾,誰敢余侮?豈伊避人?日對三軍。我慮則壹,彼紛不紛。馳騖半生,曾不自主。今其老矣,殆擾擾以終古。
謹言箴
巧語悅人,自擾其身,閑言送日,亦攪女神。解人不誇,誇者不解。道聽途說,智笑愚駭。駭者終明,謂女實欺,笑者鄙女,雖矢猶疑。尤悔既叢,銘以自攻。銘而復蹈,嗟女既耄。
有恒箴
自吾識字,百歷洎茲,二十有八載,則無壹知。曩之所忻,閱時而鄙,故者既拋,新者旋徙。德業不常,日為物牽,爾之再食,曾未聞或愆。黍黍之增,久乃盈鬥,天君司命,敢告馬走。
五箴(並序)(道光二十四年春作)
我少年時不能自強自立,時光不停流逝,於是到了今天。在古人已經學有所成的年齡,而我還是這樣庸庸碌碌,能不令人傷感嗎?從此以後,人際交往的事壹天比壹天紛繁,美德和智慧壹天比壹天消減,自已將會壹天天地走下坡路,這是可以預見到的。憂患可以使人增長智慧,安樂可以使人敗亡,我作為壹個壹般的人而走在平坦順利的人生道路上,想要刻苦而自已振作起來,確實是很難的。所以寫了壹篇《五箴》來鞭策自己。
立誌箴
輝煌的先哲,他們不也是壹個普通人?藐小的我自己,也同樣是父母所生。在聰明和福祿方面好嗎有效的茶樹精油去痘印曬後茶樹精油排行榜比較什麽牌子吸油面紙好排行榜美容電器哪個牌子好,天給予我的已經堪稱豐厚,我如果背棄天而貪圖逸樂,就會遭到災禍。壹生中的後悔積累到千萬次,到頭來將是壹事無成。過去的過失已無法挽回,壹切從今天重新開始,我要用鐵肩擔當起道義,用自己的口和筆將它不斷宣傳。只要活著還有壹口氣,我將永遠不忘記自已的誓言!
居敬箴
天和地的位置壹經確定,陰陽五行也隨之而產生。在宇宙間象鼎足壹樣相配***存,人和天地被合稱為三才。莊嚴恭敬,戒懼潔身,以使妳的教令能嚴肅地貫徹。妳如果不莊重嚴肅,就損害到妳的性命。對誰可以怠慢?對什麽事情可以漫不經心?對事情漫不經心者將沒有成就,對人怠慢者將遭到別人的怠慢。即使別人不怠慢妳,也會助長妳自己的驕縱,別人不怠慢妳是出於人家謙遜的美德,但天對驕縱者的懲罰卻鮮明而不含糊。
主靜箴
我齋戒而住在日觀,淩晨聽到了天雞的壹聲長鳴。萬籟俱寂,只聽到寺院的鐘聲。後面有毒蛇,前面有猛虎,如果神情鎮定而不懼,誰敢對我施加侮辱?我哪裏是在躲避他人?每天都面對著千軍萬馬。如果思慮專壹不雜,那些紛亂煩人的事情也就會變得條理井然。我奔忙了半生,外世壹點也不能自主,現在將要老了,懼怕如此亂紛紛地過完壹生。
謹言箴
伶牙俐齒地討好別人,不過是給自已找麻煩,靠閑聊來打發日子,也會攪擾妳的精神。聰明人不誇耀,誇耀者不聰明。傳播道聽途說,智者嘲笑,愚者驚奇。驚奇者壹旦明白過來,會說妳是欺騙,嘲笑者鄙視妳,即使妳發誓賭咒,人家也不相信。這樣的教訓已經不少,所以寫下了誓言來自攻其過。如果發過誓之後又重蹈覆轍,可嘆妳已經垂老,將不能再重新做人。
有恒箴
從我識字開始,經歷多少事情而到了今天,二十八年的時間,卻沒有獲得壹點真知。以前所欣賞的東西,過壹段時間就又鄙視,舊的學業已經拋棄,新的愛好不久又轉移。修德進業不能持之以恒,借口是外界環境的牽擾,妳每當再端起碗來吃飯,竟不聽說有過後悔自責的表現。糧食壹粒壹粒地增加,時間長了能夠積滿壹鬥,天地神明,我發誓今後要象快馬般壹日千裏地奔走
4. 韓愈的文言文有哪些很多。
例如:
論說文在韓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為主要內容的中、長篇,有《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師說》等,它們大都格局嚴整,層次分明。嘲諷社會現狀的雜文,短篇如《雜說》、《獲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遠;長篇如《送窮文》、《進學解》,運用問答形式,筆觸幽默,構思奇特,鋒芒畢露。論述文學思想和寫作經驗的,體裁多樣,文筆多變,形象奇幻,理論精湛。敘事文在韓文中比重較大。學習儒家經書的,如《平淮西碑》,用《尚書》和《雅》、《頌》體裁,篇幅宏大,語句奇重,酣暢淋漓;《畫記》直敘眾多人物,寫法脫化於《尚書·顧命》、《周禮·考工記·梓人職》。繼承《史記》歷史散文傳統的,如名篇《張中丞傳後敘》,融敘事、議論、抒情於壹爐。學《史記》、《漢書》,描繪人物生動奇特而不用議論的,如《試大理評事王君墓誌銘》、《清河張君墓誌銘》等。記文學摯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誌銘》、《南陽樊紹述墓誌銘》、《貞曜先生墓誌銘》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誌銘中,韓愈也有些“諛墓”(指為死者歌功頌德,在墓誌銘中不論其功績如何,壹概誇大其詞予以贊頌的行為)之作,當時已受譏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壹類寫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韻常規,如《祭十二郎文》;壹類寫朋友交誼和患難生活,四言押韻,如《祭河南張員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書信如《與孟東野書》、贈序如《送楊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壹定感染力的佳作。韓愈另有壹些散文,如《毛穎傳》、《石鼎聯句詩序》之類,完全出於虛構,接近傳奇小說。韓愈散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譬善喻;或詭譎,或嚴正,藝術特色多樣化;掃蕩了六朝以來柔靡駢儷的文風。
他善於揚棄前人語言,提煉當時的口語,如“蠅營狗茍”(《送窮文》)、“同工異曲”、“俱收並蓄”(《進學解》)等新穎詞語,韓文中較多。他主張“文從字順”,創造了壹種在口語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書面散文語言,擴大了文言文體的表達功能。但他也有壹種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謂“不可時施,只以自嬉”(《送窮文》),對後世有壹定影響。韓愈也是詩歌名家,藝術特色以奇特雄偉、光怪陸離為主。如《陸渾山火和皇甫用其韻》、《月蝕詩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內容深刻;《南山詩》、《嶽陽樓別竇司直》、《孟東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韓詩在求奇中往往流於填砌生字僻語、押險韻。韓愈也有壹類樸素無華、本色自然的詩。韓詩古體工而近體少,但律詩、絕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答張十壹功曹》、《題驛梁》,七絕《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題楚昭王廟》等。
韓集古本,以南宋魏懷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為最善;廖瑩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遺文》(明徐氏東雅堂翻刻)最為通行。清代顧嗣立、方世舉各有詩集單行註本。今人錢仲聯《韓昌黎詩系年集釋》是另行系年的集註本。另外,為韓集作校勘或補註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陳景雲、王元啟、沈欽韓、方成和今人徐震。年譜以宋洪興祖《韓子年譜》最為詳備。趙翼《甌北詩話》、方東樹《昭昧詹言》、林紓《韓柳文研究法》中有關部分,是評論其詩文的代表著作。
5. 韓愈 古文翻譯愈性弘通,與人交,榮悴不易。
少時與洛陽人孟郊、東郡人張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稱薦於公卿間,而籍終成科第,榮於祿仕。
後雖通貴,每退公之隙,則相與談宴,論文賦詩,如平昔焉。而觀諸權門豪士,如仆隸焉,瞪然不顧。
而頗能誘厲後進,館之者十六七,雖晨炊不給,怡然不介意。大抵以興起名教,弘獎仁義為事。
凡嫁內外及友朋孤女僅十人。常以為自魏、晉已還,為文者多拘偶對,而經誥之指歸,遷、雄之氣格,不復振起矣。
故愈所為,文,務反近體;抒意立言,自成壹家新語。後學之士,取為師法。
當時作者甚眾,無以過之,故世稱“韓文”焉。譯文:韓愈的性格隨和豁達,為人處世,不會因為人的地位而改變自己的態度。
年輕的時候,和洛陽的孟郊、東郡的張籍關系不錯。當時,這兩個人並沒有什麽名氣,也沒有什麽地位。
韓愈經常在王侯將相中間為他們活動,張籍後來終於走上仕途。後來他們雖然在朝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每當結束了公務的時候,他們壹起談論詩歌、文章,就像平常壹樣。
但對待當時有勢力的豪門貴族,就像對待仆役。而且,他們激勵後輩子弟,努力上進。
投到門的門生,有十六七個,有的雖然臉飯都吃不起,但韓愈並不介意。他們在壹起都為了弘揚壹些有道德、獎正義的事。
常常認為從魏晉以來,寫文章的人都拘泥於固定的文章體式,內容空洞,缺乏實際的東西。當時(魏晉)的風格,在當時不存在。
所以含義提倡:寫文章就是直抒胸臆。自己創立壹種文章,自成壹家。
後輩都紛紛以刺為榜樣,學習韓愈的風格,掀起壹陣風潮。沒有能比得過當時的那種氣氛,所以人們都稱那種風格的問題叫“韓文”。
6. 跪求韓愈《原毀》文言文翻譯古時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嚴格而全面,他對待別人寬容又簡約。嚴格而全面,所以不怠惰;寬容又簡約,所以人家都樂意做好事。聽說古代的聖人舜,他的做人,是個仁義的人。探究舜所以成為聖人的道理,就責備自己說:“他是個人,我也是個人,他能這樣,我卻不能這樣!”早晚都在思考,改掉那不如舜的行為,去做那符合舜的。聽說古代的聖人周公,他的做人,是個多才多藝的人。探究他所以成為聖人的道理,就責備自己說:“他是個人,我也是個人,他能這樣,我卻不能這樣!”早晚都在思考,改掉那不如周公的,去做那符合周公的。舜,是大聖人,後代沒有能及得上他的,周公,是大聖人,後代沒有能及得上他的;這些人卻說:“及不上舜,及不上周公,是我的缺點。”這不就是要求自身嚴格而且全面嗎?他對待別人,說道:“那個人啊,能有這點,這就夠得上是良善的人了;能擅長這個,就算得上是有才能的人了。”肯定他壹個方面,而不苛求他別的方面,論他的今天的表現,而不計較他的過去,小心謹慎地只恐怕別人得不到做好事應得的表揚。壹件好事是容易做到的,壹種技能是容易學得的,他對待別人,卻說:“能有這樣,這就夠了。”又說:“能擅長這個,這就夠了。”豈不是要求別人寬容又簡少嗎?
現在的君子可不同,他責備別人周詳,他要求自己簡少。周詳,所以人家難以做好事;簡少,所以自己進步就少。自己沒有什麽優點,說:“我有這優點,這夠就了。”自己沒有什麽才能,說:“我有這本領,這就夠了。”對外欺騙別人,對己欺騙良心,還沒有多少收獲就止步不前,豈不是要求自身太少了嗎?他們要求別人,說:“他雖然能做這個,但他的人品不值得贊美,他雖然擅長這個,但他的才用不值得稱道。”舉出他壹方面的欠缺不考慮他多方面的長處,只追究他的既往,不考慮他的今天,心中惶惶不安只怕別人有好的名聲。豈不是責求別人太周全了嗎?這就叫不用常人的標準要求自身,卻用聖人的標準希望別人,我看不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
盡管如此,這樣做是有他的根源的,就是所謂怠惰和忌妒啊。怠惰的人不能自我修養,而忌妒的人害怕別人修身。我不止壹次地試驗過,曾經對大家說:“某人是賢良的人,某人是賢良的人。”那隨聲附和的,壹定是他的同夥;否則,就是和他疏遠沒有相同利害的人;否則,就是怕他的人。不然的話,強橫的定會厲聲反對,軟弱的定會滿臉不高興。我又曾經試著對大家說:“某人不是賢良的人,某人不是賢良的人。”那不隨聲附和的人,壹定是他的同夥;否則,就是和他疏遠沒有相同利害的人;否則,就是怕他的人。不這樣的話,強橫的定會連聲贊同,軟弱的定會喜形於色。因此,事業成功誹謗便隨之產生;德望高了惡言就接踵而來。唉!讀書人生活在當今世界上,而希求名譽的光大、德行的推廣、難極了!
在位的人想有所作為,聽取我的說法記在心中,那國家差不多可以治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