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敬神明五果指那幾種水果?

敬神明五果指那幾種水果?

民間祭拜神明 :

臺灣民間的宗教信仰,無論就其內在的本質或外在的表現形式,都源自於閩粵。中國人對宗教的看法甚為容,歷史上曾有幾種外來的宗教入境,有的被吸收甚至被發揚光大,如佛教;有的雖未獲茁長,但也不被排斥,如回教及基督教。至於道教雖是中國自己的宗教,但其教義逐漸與儒佛接近,壹般民間也將儒道佛三者視為壹個相通的信仰,故臺灣的民間信仰背景,分析起來可以看出是以中國古代傳下來的所謂精靈信仰為其基本,再融入儒、道、佛三教的精神而成的。

玉皇大帝 :

俗稱為天公、天公祖、玉皇上帝。道教稱天界最高主宰之神為玉皇大帝,猶如人間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壹神、佛、仙、聖和人間、地府之事。據《玉皇本行集》記載:光明妙樂國王子舍棄王位在晉明香嚴山中學道修真,輔國救民,渡化眾生,歷億萬劫,終為玉帝。有說玉皇大帝就是道教的「元始尊」。

註生娘娘 :

註生娘娘的神職是分配子女給每戶人家,壹般為求生子或生產平安會拜此神明,若懷孕又墮胎會有什麽影呢?墮胎的罪業,民間傳說死後會「浸西池」,活著時會影響財、子、壽三項其中之壹,財是指「財運」,子是指「子孫」,壽是指「壽命」。所以奉勸世人,勿走上墮胎壹路。註生娘娘無法收留嬰靈的,所以,如果要幫嬰靈就要請救苦天尊引渡,也因為神職的不同,而要補財運就要請財神爺幫忙。

天上聖母:

俗稱媽祖,是為我國沿江沿海人民所崇仰守護航海之女神,已有千年之 歷史矣。宋宣和五年以後,歷代皆有皓封,官、民尊敬有加。清康熙五十九年,朝廷正 式列為祀典,雍正十壹年更通令全國沿海各省壹體建廟,春秋祠祀。其奉祀最盛,廟宇 最多之省份,則為臺灣。蓋臺灣所有移民皆航海而至者,故聖母在臺灣地區香火盛。在臺灣信徒最多、分廟最多之媽祖廟。

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九月,默娘十九歲,其父與兄不聽默娘勸阻,渡海北去,不料海上波烏洶湧,颶風來襲。此際默娘正於家中紡織,壹時疲倦不知不覺伏案睡去,夢見父親與兄長海上遇難,隨即躍入海中,口銜乃父,手拉乃兄,正與波烏巨浪扭紮摶鬥間,其母喚默名,默娘壹時失神開口答應,父親便被海浪卷走;默娘醒來,向母親陳述,其母認為不足采信。然不久惡耗傳來,父親沈沫海中,僅其兄身免,如夢中所見;默娘悲傷痛絕,乃虔心修行,立誌救海上遇難之人無數。爾後,其救災救難之舉名聞遐邇,受崇為海上守護神。

觀世音菩薩:

相傳在公元前五百年,東周貞定王時代,印度邊區有壹個小國家─興林國,其國四周強敵環伺,年年征戰 ; 該國國王妙莊王剛愎自用,性格暴躁,喜怒無常。興林國素以鑄刀聞名,雄霸壹方,妙莊王以強者心態,欲兼並諸國。妙莊王有三個女兒,大公主美麗虛榮,二公主驕蠻善妒,妙善公主為妙莊王第三個女兒,生性慈悲、善良,具菩薩心腸,自幼有天聽之異稟,能與動物溝通,又善於醫術,事親至孝 ; 經常以各種方式,化解其父妙莊王與鄰國之紛爭,又時時關心傷殘之士兵百姓,深受人民愛戴。當時興林國未有文字,妙善公主深入中原,後將中原文化帶回興林國,興林國始有文字及文化之流傳。經妙善公主就釋儒之道融會貫通,儒教乃得西傳。

妙莊王為爭霸權,不惜窮兵黷武,弄得興林國上下內憂外患,民不聊生,而他的朝中大臣優陀夷善於巫術,屢次耍弄權謀,私圖篡位,其子梵高則娶妙莊王之二女兒為妻,父子二人,制造諸多事端。妙善公主為救父王,冒死找來千年靈芝,卻在優陀夷及梵高之加害下,被妙莊王施以刺目斷臂之極刑;事過境遷,妙莊王得知是壹場誤會,但為時已晚,之後妙莊王痛改前非,決定終生修行以贖罪。

釋迦牟尼 :

原是釋迦國的太子,二十九歲出家修道,從當時著名的沙門阿羅邏迦羅摩和烏陀迦羅摩子修習禪定。不久就達到他們所教導的壹切,但這並不能滿足他的希求,經過六年的苦修,在壹次夜晚的修禪中,他順次經歷禪那的四種境界,然後繼續集中精神,做最大的努力,就在那晚證悟了生命的真相,成就正覺。從此以後,他被稱為佛陀。並到處說法,組織僧團,直至公元前四八六年圓寂。簡稱為"釋迦"。他創建的佛教,和基督教,伊斯蘭教壹道成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壹。

相傳佛陀入滅後,弟子們焚化佛祖遺體,於灰燼中得4顆牙齒以及指骨、頭蓋骨、毛發等物。弟子們將佛祖真身舍利起塔供養,頂禮膜拜。後來,阿育王取出全部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分別盛入寶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養,其中有許多傳入中國。

1987年法門寺地宮發掘即出土了佛教世界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佛祖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系佛祖的壹節中指骨。

地藏王菩薩 :

由於此菩薩「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稱為地藏。據《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說:「受釋迦如來囑咐,要在釋迦滅渡後、彌勒佛降誕之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教化眾生,渡脫沈淪於地獄,餓鬼、畜生諸道中的眾生。而且他發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自發誓必盡度六道眾生,才願成佛,現身於人天地獄之中以救苦難。

太子爺 :

臺灣民間俗稱的「太子爺」,就是李哪咤。道教以她為護法主將,凡瘟疫,或欲驅邪消災,都祭拜太子爺以化難解厄。民間鑒於哪咤太子神力高強,欽仰他的勇武,就尊稱他為「太子爺」來祭奉,崇信者多是武人。道教更奉他為五營神兵神將的統帥之壹。凡道士施法時,必恭註明哪咤相助,驅邪壓煞。農歷 九月九日 是太子爺辰誕。

關聖帝君 :

關聖帝君,簡稱關帝,民間俗稱關公或關帝爺,乃三國時代蜀國名將關羽。關羽也是唯壹被佛,道,儒三家崇拜的神,佛教把他當成是護法。道家儒家把他當成是「忠義」的象征,尊稱為「 關聖帝 君」。至今,全國各地的「關帝廟」仍香火鼎盛。

結義兄弟情另壹個原因是民間的信仰。「 關聖帝 君」和劉、張二人桃園結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而死,貴賤相忘,貧富相恤,優樂相***,存亡相顧,這種作風,大大的感動後人,於是結拜之風,相沿成習,遂變成壹大風氣。這種風氣在清代的臺灣尤甚。因為當時遷來臺灣的福建廣東移民,多是單身漢,而為開墾荒土,對抗異族出草豪強侵略,都需要互相團結,所以到處都有異姓的人,稱兄道弟。可見「 關聖帝 君」在清代社會影呼如何重大。

文昌帝君 :

文昌帝君又稱為梓潼帝君,相傳是天上的文曲星的化身,是讀書人的主宰神,文曲星是代表文學氣質,因此才有所謂的 文昌帝 君。

民間祭拜 文昌帝 君的供品壹般以生菜為主。1芹菜:代表勤勞,2蒜:計算,3蔥:聰明、開智慧、耳聰明,4菜頭:好采頭,5桂花:發貴、蟾宮折桂,6發糕粽子:高中,7竹筍:順利,8包子、粽子:包中,9油壹瓶:加油。唯獨都必須謹記祭拜過的供品壹定要帶回家煮給考生吃,且民俗有壹項禁忌,芹菜、蔥、蒜煮食時不可加丸子、蛋,免得考生考個零蛋或完蛋。

保生大帝 :

保生大帝又稱吳真人,俗名吳本,即民間俗稱的「大道公」,生於宋朝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 農歷三月十五日 ,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礁鄉。真人天資聰穎,博覽群冊,天文、地理、禮樂、刑政各科皆有鉆研,尤其對於醫道更有精辟的見解。

傳說他十七歲遊昆侖山時,曾於行腳途中遇見西王母,王母授予濟世妙方及斬妖伏魔之術。真人壹生茹素,亦未婚娶,曾官拜禦史。退隱後終生以醫道濟世,救人無數,許多人因仰慕而跟隨他學習醫術,像黃醫官、程真人、鄞仙姑、昭應靈王等皆是他的門生。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 五月初二 日午時,真人時年五十八歲,因修練得道,駕鶴升天。得道後的吳真人,時常顯靈濟助凡間百姓,還曾義助明太祖大戰陳友諒於鄱陽,後受太祖追謚為「昊天禦史醫靈真君」。

土地公:

福德正神,民間俗稱土地公,或簡稱土地。福德正神傳說亦多,有傳福德正神姓張名福德,生於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廉正;至周穆王三年辭世,享年壹零二歲。死後三日容貌不變,有壹貧戶以四大石圍成石屋奉祀,過了不久,即由貧轉富,百姓鹹信神恩保佑,乃合資建廟並塑金身膜拜,故生意人常祀之。

另傳土地公為周朝士大夫家仆,為免讓小姐受凍,乃脫衣給小姐穿,自已卻凍死。此時天空顯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士大夫感謝其恩德,建廟奉祀。周武王時,贈封後土,後世尊為土地公。 或傳秦始皇暴政,征民建築萬裏長城,孟姜女之夫韓紀郎受征,不幸死於城下。孟姜女尋夫不遇,哭倒萬裏長城,露白骨無數,無法識別。時壹老翁稱:以妻血滴白骨,若白骨染血必為夫骨。並激其無法尋得,若尋得願為其守墓。孟姜女滴血尋找,終得夫骨,該白骨因潤血淚,漸生筋肉,似將生還,時老翁再現,並謂:可裝袋背負。孟姜女依其言,遺骨忽復原狀,孟姜女大怒,要老翁為其夫守墓,此為後土傳說由來。 土地公為地方村社的守護神,管理某壹地面、某壹地段,故有莊頭莊尾土地公之俗語,以表處處皆奉之、人人皆祀之。生意人、農人奉祀更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