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春季如何去濕氣,這五道菜壹定要吃。

春季如何去濕氣,這五道菜壹定要吃。

濕氣是現代人健康的克星,也是大多數疑難雜癥和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兇。只要少了濕氣,壹切所謂的現代病都會遠離我們,壹切惡心的慢性病都會失去存在的依賴。

春天多雨,到處潮濕,身體總感覺沈重,這是體內濕氣重的表現。如何應對濕邪,祛除濕邪?

除濕成分

西洋參:寒性食物吃多了導致脾虛,可以喝西洋參茶,有健脾益胃的作用。

荷葉:新鮮的荷葉,曬幹後使用。除了祛濕利尿,還有開胃消食的功效。

白術:為菊科植物,其根用於食療。具有健胃強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四肢無力、食欲不振。

土茯苓:土茯苓為白色科植物,其根入藥。有促進體內水流、利尿、安神的作用。

薏苡仁:也就是負責祛濕的薏苡仁,還有消除水腫、益腸胃的功效,利尿作用強。

木棉:有祛濕清熱的作用。

茅根:白茅根是利尿除濕的好材料。

祛濕食療

1,喝糯米紅豆粥:

薏苡仁,中醫稱為“薏苡仁”,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能祛濕益胃,消除水腫,健脾益胃,長期服用能使人強身益氣。

紅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所以也能養心養血。古籍中記載“久服後瘦身”,意思是經常吃紅小豆有減肥的作用。

還具有明顯的利尿消腫、健脾胃的功效。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不足;飲食不好,運動少,脾虛濕盛。

要祛濕養心,健脾胃,非薏米赤小豆莫屬。將其煮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被人體充分吸收,同時不會對脾胃造成太大負擔。

2.健脾祛濕湯(2~3人)

材料:

山藥(幹品)10克,土茯苓10克,冬淩草10克,豬胰腺300克(豬的跨月益),清水適量。

練習:

將山藥、土茯苓、香茶菜、豬屎豆洗凈,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水煮沸,再轉小火1小時即可飲用。

適合脾胃不好的人。

3、中式濕湯(3~4人份)

材料:

木棉30g,雞蛋花30g,槐花30g,薏苡仁30g,瘦肉100g,炒扁豆30g,陳皮或砂仁12g。

練習:

將木棉、雞蛋花、槐花、薏苡仁、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凈,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再轉小火1小時。

適合濕熱脾虛者食用。

4.清熱祛濕湯(2~3人)

材料:

茯苓250克,葛根250克,紅小豆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

練習:

茯苓去皮切段,葛根去皮切塊,材料放入鍋中,水開3小時。

適用於去骨火、祛濕、清熱解毒。

5、鵪鶉除濕湯(2~3人)

材料:

鵪鶉4只,薏苡仁50克,百合50克,生姜3片。

練習:

將鵪鶉、薏苡仁、百合、生姜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燉1.5小時。

適用於清熱利濕,潤肺化痰。

6.衡月裏祛濕湯(2~3人)

材料:

豬肉250克,夏枯草10克,青蒿10克,生姜2片。

練習:

把豬飛過月亮去腥備用;將夏枯草、茵陳、生姜、豬肉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轉小火1.5小時即可食用。

該湯不僅清熱利濕,還清肝熱,對糖尿病人也有食療作用。

7.甲魚去濕湯(3~5人)

材料:

烏龜500克,豬肉200克,鮮茯苓250克,紅棗6枚。

練習:

將烏龜、豬肉和茯苓紅棗壹起放入砂鍋中,煮3-4小時。

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功能。

8.黃瓜除濕湯

材料:

老黃瓜(去核)800克,陳皮25克,粳米25克,鴨腎2個,水適量。

練習:

老黃瓜去核切大塊,陳皮略泡,刮凈洗凈,鴨腎洗凈,濺水切片,粳米洗凈。砂鍋加清水,放入老黃瓜、陳皮、粳米、鴨腎,先用武火煮沸,再轉小火2小時調味即可飲用。

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適用於心煩咽痛、小便赤熱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