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個魚塘是“撈雞”。
顧客可以花100元釣壹天魚,卻抓不到老板的壹只雞。
結果什麽魚都沒釣到的人帶著壹只雞回去了,大家都誇這是壹個有誠意的魚塘!
第二個魚塘是“妳壹定要去釣魚”。
顧客釣魚不花錢,釣到的魚是以每斤15元的價格買的。
顧客去了之後,都滿載而歸,成了“釣魚專家”
第三個魚塘是“釣魚照”。
顧客穿著麻纖維,戴著帽子,乘船,裝扮成漁民,撒網到魚塘裏捕魚。他們最後釣到的魚才10元壹斤。
魚塘裏還有專門的人給它們拍照,發布朋友圈,所以大家都來體驗了。
顧客在高興的同時,也在暗暗為這三個魚塘的生意擔憂:魚塘成本不低,都滿載而歸。老板怎麽賺錢?
其實魚塘主根本不會虧錢。
第壹個魚塘根本沒有魚。魚塘的主人養雞。他看似是開魚塘,其實是為了解決雞的銷售。
第二個魚塘的主人低價買了魚放入魚塘。他還派人潛入水中,把魚掛在顧客的魚鉤上,然後高價賣出。
第三個魚塘的主人是當地的房地產商。他把魚塘建成了“網絡名人打卡地”,帶動了整個地區的繁榮。
是不是很神奇?
魚塘還是魚塘,換個管理思路,效果完全不壹樣。
壹個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他看待問題的角度,最終會影響他的人生軌跡。
正如陸遊所說:
“山河無道疑,又有壹村。”
當思維改變時,魚就來了。
做長遠的事情,雖然不能立竿見影,但會在未來獲得更大的利益
知乎裏有人問:“內心強大的人有哪些表現?”
壹個高度贊揚的回答是:
“有了‘長遠的思維’,長遠的眼光和極大的耐心,放長線就能釣到大魚。”
在生活中,困難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很少有人能壹舉成功。那些偉大的人,只是在大多數人放棄的時候,看著遠方。
他們用每壹小步的堅持為自己的未來鋪路。
韓國圍棋大師李昌鎬被譽為“棋手如山”。
只要看過他下棋的人都知道,李昌鎬的棋子似乎沒有壹個是“妙招”。
但是每次對手以為自己壹招就能贏的時候,他發現自己被李昌鎬壓了很久,已經上氣不接下氣了。
李昌鎬曾說:“我每盤棋只想要565,438+0%的勝率,從來不想壹舉擊敗對手。”
他的棋看似慢而笨拙,實則穩而實用。走了兩三百步後,他的優勢會逐漸顯現,最終取得勝利。
俗話說:“壹日之拱,無貢獻。”
我們面對的很多事情,就像下棋釣魚壹樣,需要拉長戰線,步步為營。
做好當下,不回頭。
老子說:“無用之人,大用之人。”
有時候,我們認為最近的捷徑其實是最遠的彎路。
而那些看似曲折無用的路徑,卻是通往目標的必經之路。
“只怕山高路遠,進則有壹寸歡喜。”
妳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積累的人脈,學到的技能,總有壹天會融入妳的骨子裏,成為妳內心的自己。
請記住,這個世界上沒有自願的魚。想要釣到大魚,壹定要長線,要有耐心,要慢慢來。
路要壹步壹步走,魚要堅持不懈抓。
每壹次妳覺得壹小步沒用的時候,都是妳未來的壹大步。
用對了餌,大魚就來了。
我看過壹個藝術家的雕塑。
從遠處看,這座雕塑沒什麽特別的,只是壹個大寫的不。
但是再走兩步,換個角度,NO就變成YES了。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當我們陷入壹個沒有的死胡同,也許只是因為我們站錯了角度。
這時候不要否認真相,也不要壹路黑下去。
換個角度,換個思維方式,找到問題的根源,妳會發現YES就在眼前。
古時候有個讀書人,家裏有很多書。
為了防止壹些珍貴的古籍丟失,秀才把它們封在壹把特制的舊傘裏,準備搬到鄉下相對安全的地方。
然而,在轉移的過程中,這位學者不小心丟失了他的雨傘。
他非常擔心,在人群中找壹把傘就像大海撈針壹樣困難。
苦思了壹夜,書生豁然開朗。
他在市場上擺了壹個傘架,旁邊是壹本大書,上面寫著:舊傘換新傘。
正如這位學者所料,他很快就找到了丟失的雨傘。
試想,秀才如果不懂得變通,走向黑暗就會找到年月。
但他稍微繞道換了個角度,馬上就解決了問題,找到了書。
劉潤曾經說過:
“平庸的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最先進的人改變思維。”
角度決定思維,思維決定出路。
有些東西不堅持到最後也可以無敵。
只有換個角度,才能找到出路。
《周易》中有壹句話:
“窮會變,變會過去,通則久。”
不管釣什麽魚,都是在壹個地方只用壹個餌。堅持的越久,失去的越多。
不如挪個位置,換個餌,用對餌,魚就來了。
做人和做事是壹樣的。通往羅馬的路不止壹條。
懂得轉彎,才能改變緊張,前進的腳步才能自信從容。